乡情散文家乡的小吃(乡情散文烀酱豆)(1)

农家院里窗前的那一个个大酱缸,组成了乡村纯朴美丽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温馨家庭中的餐桌上,那一盘盘香喷喷的农家酱,将父老乡亲养育得身强体壮。

东北人喜欢吃大酱,几乎顿顿离不了。吃饭桌上没有一盘大酱,再丰盛的菜也感觉没有滋味。有了大酱,没有菜,弄几棵大葱,几个白菜叶蘸酱,也吃的有滋有味,口舌生津,喷喷香。

东北地区的大酱是用本地大豆做成的。做一缸大酱,不但需要有优质的大豆,同时,做酱块子、下酱等工艺都是手艺活,每个程序都忽视不得。否则,做出来的大酱就“瞎”了,有一股“臭脚丫子”味,没办法吃,扔了还可惜。如果让左邻右舍的妇女家知道了,肯定会笑话掉大牙。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也是从这天起开始筹备做大酱的事。

烀酱豆是做大酱第一道工序。烀酱豆之前要精心挑选豆子。过去,农村的大豆都是用马拉石头磙子在场院笨打下来的,扬场以后,大豆里面仍然掺进很多杂质,有小土垃块、草棍、砂粒、石头块等很多掺杂物。在烀酱豆之前必须把这些杂质去掉,不然,做出来的大酱肯定“牙碜”。

乡情散文家乡的小吃(乡情散文烀酱豆)(2)

过去在农村没有筛选机械,挑选黄豆用的是土办法,老百姓称之为“借坡挑豆”。把吃饭用的饭桌放在炕上,垫高一端,使其有一定坡度,坡度的大小足以让豆粒从上端滚落下来为宜。桌子两侧各挡一木板条,目的是限制豆粒往两侧乱滚。挑豆粒的人一边用手顺势往桌子下边的盛器里一点一点地扒拉黄豆,一边把滯留在桌面上的小土坷垃、砂粒、草棍等杂质拣出。同时,对豆子中混入的青豆子、有虫眼的豆子和没长开的瘪豆子等也清理干净。

大豆挑选出来后,把大豆洗干净,放进做饭的大铁锅里煮,就是烀酱豆。锅里填的水很有讲究,要不多不少,正正好好。水多了,黄豆烀稀了,做酱块子难以成型,水少了,黄豆烀不熟,也做不了酱坯子。烀豆子要用慢火,大约熟时要撤火,用灶坑的余火继续加温。过去农村用的都是两开的木头锅盖,锅盖的中间缝和四周要用抹布堵严或蒙上一层麻袋,保持锅里的一定温度。然后,经过一整夜的焐温,第二天早晨开锅,豆子呈赭红色就烀好了。

酱豆烀成赭红色后,用酱杵子捣成黏糊糊的泥状,便可以开始做酱块子。做酱块子就是把大豆泥做成固体状,有利于保管。把豆泥放到面案上或摔打或用手拍,做成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等。

酱块子做好以后,要进行“隔”,也就是为了使酱块子发酵而采取的方法和过程。酱块子做好后,用牛皮纸或报纸严严实实包上一层,然后用谷草绳将其捆扎结实,并放置好,让其慢慢发酵。所隔的酱块子必须放置在阴凉通风之处,太热,酱坯子就会变干,太凉就不会发酵。

我小时候在农村,看见的一般都是把酱块子吊在棚杆上,有的也放阴凉通风存放的案板上,酱块子底下垫上秸秆或木条,这样做目的是防止酱块子里面生蛆。

乡情散文家乡的小吃(乡情散文烀酱豆)(3)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这三天时间是下大酱的日子。下大酱之前,把酱块子拿下来,掰成一个个小块,放在阳光下晒一两天,然后,将上面的污秽之物刷洗干净,投入缸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水,下酱就完成了。

酱块子下到酱缸里面,一天要进行多次打酱耙,用酱耙把酱块子捣碎,加快发酵的速度。这样,经过半个月左右,大酱就做好了,掀开酱缸的开,香气马上溢出来,香满整个农家院。

乡情散文家乡的小吃(乡情散文烀酱豆)(4)

乡情散文家乡的小吃(乡情散文烀酱豆)(5)

乡情散文家乡的小吃(乡情散文烀酱豆)(6)

乡情散文家乡的小吃(乡情散文烀酱豆)(7)

乡情散文家乡的小吃(乡情散文烀酱豆)(8)

乡情散文家乡的小吃(乡情散文烀酱豆)(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