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流传至今一千五百多年了,全书虽只用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但却有相当的知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毛主席说《千字文》里讲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历代大书法家里有很多人用多种字体书写过《千字文》,成为传世的名帖。

《千字文》通篇用四字韵语写成,很适于儿童诵读,问世后,迅速成为了中国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识字课本。

千字文是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吗(千字文唯一能确定作者和年代的蒙学读物)(1)

《千字文》作者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

.

周兴嗣,字思纂,陈郡项(今河南项城)人,在当时,可谓是梁武帝最信赖的文学侍从。

在梁武帝称帝时,周兴嗣便上奏《休平赋》,因文辞华美,受到梁武帝重视。后来,梁武帝对周兴嗣愈加情有独钟,著名的《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等。

《千字文》一夜写就

据传,梁武帝萧衍一生戎马,希望自己的子侄博学能文,在他统治的太平年代成为饱学之士。

他要求子侄们学习王羲之的书法,称道其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

据《梁史》记载,萧衍让大臣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供子女临摹之用。

由于所用字例都是东寻西找地个别挑选出来的,因而拓印之时,“每字片纸,杂碎无序”,临摹起来十分不便。

因此,梁武帝萌生了将这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编成一篇通畅又有韵味的文章的想法。他召来散骑常侍周兴嗣,吩咐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

周兴嗣接到诏令后,立即返回家中,闭上房门,将这一千字摊在桌上,摆在地上,逐字揣摩,反复吟诵。

直到天刚放晓,豁然开朗,将这一千个不同的字,连缀成一篇内容丰富的韵文,这就是著名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即《千字文》。

周兴嗣因一夜成书而用脑过度,次日已是鬓发皆白了。据《独异志》载:“归而两目俱丧,及死,开视之,心如掬燥泥。”

千字文是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吗(千字文唯一能确定作者和年代的蒙学读物)(2)

《千字文》一传一千五百年

《千字文》全书共250句,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始,“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结束。

《千字文》共计1000字,互不重复。中国实行简化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有人则统计《千字文》有6字重复。

《千字文》最大优点在于融知识性、可读性和教化性为一炉,诵读一遍即感到文采斐然,合辙押韵,琅琅上口,易诵易记。

从此,不仅中国帝王之家有了一本集识字、书法和思想内容为一体的启蒙读物,而且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教育史上也有了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蒙学教材。

千字文是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吗(千字文唯一能确定作者和年代的蒙学读物)(3)

《千字文》的影响

《千字文》流传了1500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千字文》最初由王羲之法书单字缀集而成,《千字文》自然而然与书法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人不但把它当作一部启蒙教材,而且将其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

宋元以后,因《千字文》人人诵习,烂熟于心,《千字文》在生活中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在日本也有多种版本的《千字文》,而且出现了很多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

这本书与佛教一起由中国传入韩国,被认为是汉字应用于韩国语言的推动力量。

我不是尚书

胡适说他从五岁时就念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两句话,当了十年大学教授以后,还是不理解以上两句话的意思。

千字文是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吗(千字文唯一能确定作者和年代的蒙学读物)(4)

【学国学网】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