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有人求而不得,有人有恃无恐,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快速备孕是不是容易怀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快速备孕是不是容易怀孕(为啥有人一碰就怀孕)

快速备孕是不是容易怀孕

有些东西,有人求而不得,有人有恃无恐。

比如生娃这件事,不想要的人,明明做了避孕,却偏偏一次就“中奖”;

想怀的人,怎么折腾也怀不上,只能干着急!

“易孕体质” VS 怀不上,问题出在哪?

“易孕体质”,顾名思义,就是容易怀孕的一种体质。

但其实,身体健康的女性(伴侣身体也无异常),只要不避孕,或不采取正确的避孕措施(此句要划重点),都容易怀孕。

所以说,并不存在什么易孕体质。我们平时所说的“易孕体质”,实际上是指有一个好的身体状态,而折腾来折腾却总也怀不上,大多和身体状态不好有关。

“易孕”还是不“易孕”,和这几个因素息息相关(这里仅从女性角度分析):

1. 年龄

24~30岁,是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在这个年龄段,卵子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高。

而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尤其是35岁之后,不仅卵子数量大大减少,质量也会急剧下降,受孕率明显下降。

而且,发生流产、胎儿畸形、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死胎的风险都显著升高。

2. “大姨妈”

包括了“大姨妈”周期、经血量、经期。

正常月经,24~35天为一轮回,经期持续2~7天,平均经血量20~60毫升。

其中,规律的月经周期最为重要,它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如果月经不规律,也就是排卵不规律、甚至不排卵,那自然就难孕了。

所谓的“规律”,不是严格到“大姨妈”一定得在每个月相同的时间到来。偶尔提前或推迟几天,也是正常的。

但要注意:如果月经推迟超过两周,或者经常推迟超过一周,最好及早就医。

3. 体重

体重处在正常范围内,怀孕比较容易。体重太轻或太重,都会对月经和怀孕造成一定的影响。

长期节食导致营养不足时,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减少,使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生成也跟着减少,使得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降低,甚至导致无排卵。

而过度肥胖的女性,特别是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脂肪含量增加,其分泌的瘦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黄体生成激素、雄激素等分泌也增多,继而发生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这些也同样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导致受孕困难,甚至不孕。

怎么判断自己体重正不正常?

可以看BMI[身高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²(米的平方)],BMI在18.5~23.9之间比较合适。

一碰就怀孕?其实是没有好好避孕!

很多人声称自己是“易孕体质”,其实不过是没有做好避孕措施而已,导致给人一种“明明戴了套,却还是中招”的错觉。

避孕时这几个“雷”,不想喜当爹妈的都别“踩”!

1. 中途才戴避孕套 ×

体液交换并不是从“发射”才开始的,半路才戴套,“小蝌蚪”很可能已经游出去好久了,如果进入阴道,就可能让女性受孕。

记住了,避孕套要次次戴,全程戴,一勃起就要戴上,疲软后快摘掉。

2. 安全期避孕 ×

按照安全期的算法,女性在月经前后一周不易受孕。但是,为什么我们仍然说安全期不安全?

俗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你想想就知道,现代女性,有几个月经周期是规律的?

“大姨妈”会受心情、外界环境、压力所影响,就算你把安全期的算盘打得多响,还是会有受孕的可能。

3. 哺乳期避孕 ×

哺乳期也要合理避孕。虽说婴儿吸吮乳头能抑制女性的下丘脑分泌激素,从而抑制排卵。

但如果婴儿吸吮乳头动作减少、泌乳减少、乳汁浓度降低、停止哺乳,或者其他环境因素干扰,就会减弱对下丘脑的抑制,卵巢会开始恢复功能,排出卵子并逐渐恢复月经周期。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妈妈刚生完,又“吭哧吭哧”地怀上了。

4. “我就蹭蹭我不进去” ×

在外面蹭蹭,不射,理论上讲会让女人怀孕的几率比较小。

不过,男人说“我就蹭蹭不进去”,就跟女人说“我就逛逛不会买”一样,能控制住的很有限。

有谁真的会控制得住只蹭不进的啊,所以约等于体外射精,还是有怀孕的风险。

备孕怎么提高卵子质量?

想提高卵子质量,就得知道决定卵子质量的因素是哪些。

首先是女性自身的年龄。上面已经说过,卵子的数量和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所以,早些备孕是一个关键点。

其次,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如果因病必须使用有致畸风险药物的,要先避孕一段时间。

还有,避孕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和环境,例如放射线、高温、铅。苯、砷、农药等。

再来,适当补充叶酸,注意营养,但是切忌盲目进补,保持健康的体重。

最后,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少熬夜,卵子质量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