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自然之书排行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1)

工作上不顺心,生活中不如意,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烦心事,都会扰乱我们的内心。

本期书单关键词:【静心书单】,每一本都能让我们摆脱浮躁的心情,让内心回归自我、平静下来。

1《庄子》

十本自然之书排行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2)

白居易说: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

作为普通人,闲时翻看三五页《庄子》,可以给浮躁的心灵寻得一片慰藉、一番宣泄。

《庄子》,是一部比《论语》更入世的智慧神作。

因为,庄子比孔子更关心个体,更关心我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存和幸福。

孔子希望我们前赴后继,“朝闻道夕死可矣”。

而庄子知道,在战国乱世这个烂泥坑中,理想主义无异于与虎谋皮,如何生存下去才是终极奥义。

而且,我们读完《庄子》会发现,孔子是庄子笔下的反面教材,从盗跖怒怼孔子一文中,可见一斑。

庄子说我们要屠夫庖丁一样,活得从容自得、游刃有余;那怕成为盗跖一样的强盗,也要珍惜生命、不为名声所累。

在竞争激烈、内卷严重的社会之中,有时间就读一读《逍遥游》《秋水》,感受庄子意境宏大、荡气回肠的美妙精神世界。

或者读一读《养生主》《盗跖》,体验贩夫走卒、一草一木的生命乐趣和自由气息。

2《正见》

十本自然之书排行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3)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无时无刻地变化,而这就是我们会被情绪左右的根源。

大至历史兴衰、王朝更替,小至个人命运、权力财富……这些一直都处在变化之中的事物,其实都是“无常”。

而我们的情绪变化,就来源于对无常的恐惧。

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真正斩断源于无常的七情六欲,都是不可能的事。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在佛教中,找到对抗尘世烦恼的方法秘诀。

《正见》这本书的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说,当我们不再去追逐这些梦幻易逝的东西后,我们就做到了秘诀。

这个秘诀,就是“正见”。

用“正见”去看待我们的生活,我们仍然能感受到酸甜苦辣的各种情绪,但却不会再被情绪所左右。

这样,当我们面对人生的低谷、挫折时,能更坚强淡定;面对成功、收获时,也能更清醒低调。

3《悉达多》

十本自然之书排行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4)

释迦牟尼的俗姓是乔达摩,名字是悉达多。

所以,悉达多就是佛陀,一个彻底觉悟了的人。

乔达摩悉达多,虽然是佛教的创始人。

但这里的佛教,本质上是佛陀的教育。

佛陀的教育就是,一场持续终生的追求自我的旅程。

《悉达多》作为一本关于佛陀的小说,我们读完之后,内心一定会产生一直持续很久的感动。

感动自己第一次感受到人类与自然,心灵与万物的相生相应,也是第一次真正的正视了自己的内心。

原来,人类历史上,竟然真的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个活得如此真实,如此透彻明白的人。

以致于我们只是读一遍关于他的故事,内心就可以获得一种力量,让我们在人生的迷茫中,看见一束超越时空的光。

4《佛陀传》

十本自然之书排行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5)

《佛陀传》写的是佛陀(释迦摩尼)的完整一生。

佛陀其实是一个凡人,他有困惑,也有痛苦,更会经历生老病死。

但是,他依然穷尽一生去修行,去寻找自我,想要成为一个彻底觉悟的人。

读《佛陀传》,就像你我们真的坐在佛陀身边跟着他修行。

伴随着2500年前的伟大灵魂,一起用餐,一起冥想,一起用心体悟世界上存在的所有事物。

只有全神贯注投入眼下每一刻,感受到活在当下的喜悦,我们才有可能像佛陀一样找到那个本真、安宁的自我。

5《次第花开》

十本自然之书排行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6)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

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或苦或乐,都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是修行。

在《次第花开》中,随处可见这样散发着佛家智慧光芒文字。

作者希阿荣博堪布,是当今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心灵导师,他曾改变了十几万人的生命轨迹。

这本书是他根据现代人遇到的种种心灵困境,给出的佛法开示。

如果你正经历人生困惑或痛苦,强烈建议你读一读这本通俗的佛法智慧之书。

即使你现在对佛法不感兴趣,没有遭遇大的挫折,这本书一样能帮你学会用内心的智慧去面对生活的起伏波折。

6《幸福之路》

十本自然之书排行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7)

动物只要不生病、不挨饿,就会幸福。

对于人类来说,要想幸福起来,要困难得多。

我们一生的道路上,要扮演无数个身份角色,要经历无数次悲欢离合,即使尝遍酸甜苦辣,也未必会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快乐。

争强好胜、无法忍受寂寞、嫉妒、被害妄想、社恐等任何一个因素,都足以破坏我们的幸福之路。

但罗素说,幸福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立足于自我。

大草原上饱餐后踱步的动物们,从来不会感到生活的枯燥烦闷,因为他们已经习惯这样的日子。

现代社会中,我们所感受的枯燥烦闷,与忽视自我、脱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些有钱人,为了逃避简单的枯燥无聊,反而在物欲的包围和感官的刺激中陷入了更高级的烦闷空虚。

幸福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只是宁静的生活,只有宁静的气氛才能孕育真正的幸福。

7《瓦尔登湖》

十本自然之书排行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8)

《瓦尔登湖》是一本使人安静的书。

隐居在瓦尔登湖畔林间小屋的梭罗,一直过着怡然自得的与世隔绝生活。

梭罗在向我们展示瓦尔登湖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物质上简朴至极、精神上丰盈充实的生活状态。

他吃着自己种的粮食,住着自己造的蜗居,与大自然和谐而愉快地相处。

梭罗对这些简朴生活的尝试,目的是探索生活的真谛,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大问题。

之后,他把两年多的隐居生活,写成这本《瓦尔登湖》。

透过诗意一般的文字和生活,相信我们即使居住在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一样可以返璞归真,心向自然。

读书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希望我们在读书中,也能够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感受到宁静的巨大力量,寻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

8《人生的智慧》

十本自然之书排行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9)

如何幸福地度过一生?

很多人误以为是获得物质上的满足,却忽略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力却是有限的。

除了极少数幸运之神眷顾的,大多数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很可能是失望,甚至是心理失衡导致的崩溃。

所以,叔本华认为,追求幸福,一定是向内走,回归内心。

正如书里所说,一个人的自身,也就是那些别人无法予夺的内在素质,比你所拥有的财富,以及别人的目光,都更加重要。

不愧是大师,书里随便一句话就足够我们品味良久。

待回过神时,内心满是豁然开朗的感动。

这,或许就是我们四处找寻而一无所获的人生智慧。

9《正念的奇迹》

十本自然之书排行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10)

读书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这取决于我们什么时候对生活失去了好奇心。

佛陀选择挑战生老病死的传统轮回,思苦修行、顿悟成佛;

孔子选择挑战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周游列国、传经布道;

哥白尼选择挑战封建神学的迷信权威,坚持真理、身死殉道……

我们作为普通人,未必要成为影响世界的伟人,也不需要那么多暖心鸡汤和空洞口号。

只需要认真读书、认真学习、认真思考,用知识充实内心、改变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一行禅师是旅法的越南人,他说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间,真切感知自己身体状况的状态就是正念,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奇迹。

正念就要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

面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状况和我们内心的焦虑,通过时刻微笑、保持放松、感受呼吸来修炼自己的正念,才能体味不一样的人生。

10《知行合一王阳明》

十本自然之书排行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11)

王阳明思想的最高精髓就是“知行合一”,而这本书恰恰把“知行合一”讲得直白通透。

比如,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简简单单的认知。

而是“良知”,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知行合一王阳明》让我们了解王阳明如率领文吏弱卒,一举扫清广西匪患的伟大。

更认识到“知行合一”是如何让王阳明,从一个普通人一步步成为军事专家和心学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