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格拉底的生平

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哲学家生活在同一时期,苏格拉底出生于公元前470年,死于公元前399年,是雅典的首位哲学家。在我们这个时代知道苏格拉底的人所占比例也不会太大,毕竟课本中盛行的是马列、文化中徜徉的是孔儒,也许更多的是通过他那最著名的据说以德尔斐神谕的口吻说出的"认识你自己","我唯一知道自己的是我一无所知""知识即美德"等名言而知晓苏格拉底这个人,然而这些名言是否真正出自苏格拉底之口是可以存疑的,因为苏格拉底本人并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哲学、他的关于政治和伦理等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实践之中,存在于他在雅典集市与各色各样的人的辩论的过程中。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维(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1)

记载苏格拉底的思想与言行的主要是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与柏拉图。据罗素《西方哲学史》介绍,色诺芬是一位军人,他认为这位头脑并不是很有智慧的军人是不会真正理解苏格拉底的智慧的,但是他对于苏格拉底的尊重与苏格拉底被无理判刑而致死的事确实耿耿于怀,并将这种不满以及其中的悲剧色彩用以美化苏格拉底而写在了他的著作《回忆录》中。而苏格拉底的另一位伟大的弟子柏拉图则在他的著作《对话录》里叙述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但是参见多个版本的《哲学史》的说法,也很正常的是没有人会完全认为柏拉图是完全客观的以不掺杂自己的思想的做法完整的将苏格拉底的思想说了出来。 不过,显然,后世的学者们也无从他处获得苏格拉底更多、更系统的思想了。

苏格拉底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是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一系列哲学家有智能的鼻祖,他的观念和理想统治西方文明达两千年之久,而且继续影响今天的思想"——梯利《西方哲学史》

"通过柏拉图的《对话录》,苏格拉底成为对西方精神产生最重大影响和鼓舞的人物之一"——G·希尔贝克 / N·伊耶《西方哲学史》

站在传统中国人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苏格拉底的伟大恐怕是他们难以理解的,因而他们眼中的圣人也只能是孔子那样的。苏格拉底的伟大完全不仅在于他的思想,更由于此人的人格魅力与智慧上的实践。苏格拉底的出身并不富裕,对比多种说法,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石匠,母亲是接生婆,罗素认为苏格拉底出生于中产之家,如果这几种说法一致的话,则显然石匠与接生婆的收入是不菲的。并不像被后世的帝王所封为圣人的孔子那样,苏格拉底更注重于精神生活,而不是到处去求得一官半职为诸侯效力。苏格拉底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机智、直言不讳、幽默、豪爽、道德、正义,有耐心、克己、高尚,没什么物质欲望、敢作敢为等等"。我们通过《对话录》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得出苏格拉底的为人。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维(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2)

苏格拉底

与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们不同,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只留下一本古书《道德经》便西行出关而去,孔子到处求官希望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他虽然也教授弟子,但他的弟子们的名气与影响力显然比不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一系列西方在哲学上受到苏格拉底思想影响的人物。 而墨子虽然在经验科学上、在实践、学术与教育上都有所成就,然而也是后继无人,颇为可惜。其他的法家、农家、名家等更不必说,前者专为帝王服务,后者也已经完全落寞。

二: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的关系

苏格拉底的目的主要是鉴于当时价值虚无主义以及怀疑主义盛行,因而站在智者学派的对立面上通过论辩引导的形式试图找到一个普遍的大家认同的价值观,从而挽救这个民主国家赖以生存的文化与道德基础。他的谈话对象遍及各行各业,而非仅仅拘泥于当权者,也是通过这样的形式,苏格拉底得罪了多数的雅典公民,因而在审判过程中被判死刑,相关的诉讼的过程在柏拉图的《申辩篇》中。

据说苏格拉底并未出过雅典,不像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人会得到古埃及以及其他文明智慧的影响。苏格拉底的学术理论主要体现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之中,而苏格拉底本人则通过实践的方式一直在践行他的理想,他的哲学的理念上正是与智者学派的相对的、怀疑主义的哲学相反的。 苏格拉底同样是从认识论哲学的角度开始他的论辩 。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维(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3)

苏格拉底之死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他们的本体论思想多种多样,对世界本源的观点莫衷一是,也是由于雅典的扩张使得哲学家们有机会接触更多不同民族的思想。智者学派在此基础上走向了对认识主体的认识论层面的反思的道路上,延伸出了怀疑论与相对主义的哲学、政治与伦理的观点。智者学派通过教授那些自备束脩的雅典市民们以实际的辩论术、生活技巧等来展现他们的相对主义的思想,我们实际上可以说他们的观点是为:只有相对的个人利益,没有普遍适用的道德观念,每个人的观念无论他们是否对立、不问是否正确,都是合理的(所以最终只能只看权力的大小而已)。

苏格拉底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会动摇国家原有的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 出于对真理的热爱,苏格拉底通过与雅典集市和街道上不同阶级的人的论辩,一则是找寻普遍适用的真理(无论苏格拉底有没有预设普适真理的存在,都不妨碍他这样的行为),一则是通过理性谈话的方式反驳相对主义的观点而实现启示公民的目的。

三.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

1.苏格拉底的认识论

道德既是实践意义上的,同时首先是理论意义上的,是认识论哲学意义上的(了解康德的读者可能比较容易理解这两者的关系,康德批判理性的目的即是为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划清界限,同时又为信仰留下地盘,而崇高的信仰与认识是实现善行的基础。) 苏格拉底认为对美德的正确认识,其中就包含了洞见自我的本质、洞见行为的规范、以及拥有对人所处情景的相应的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知道什么是美德,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具体案例记住什么样的行为是正义,什么样的行为是勇敢,什么是幸福等等,我们也能够学到通过什么样的规范来实现这些美德。但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概念的分析,直觉的体悟(这点是辅助的方法,苏格拉底主要采用概念分析的方法)洞见到这些概念的真实含义,能够使美德、勇敢、正义这些抽象的概念与自我的行为规范合二为一,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的思维、言行的方式,就像孔子所说当我们达到"从心所欲不逾己",用现在的话来说自律反而是实现自由的前提,那么我们才算是真正得道了可以说在苏格拉底那里洞见到普遍性的善其实就已经等于会自在的行善了。

希腊语中表示"美德"的词是arete(卓越),这主要不是一种狭义的、道德意义的美德,即不去作恶。相反,arete意味着一个人在社会中实现他的真正潜能。因此是积极美德,而非消极美德。Arete 的根本含义,与英语中的virtue(美德)一词相似,与优秀的观念有关,这种优秀无论是指道德的优秀还是指一个人尽可能好地履行被赋予的职能或角色的优秀。拥有arete的人会以恰当的方式实现他/她的职能。教师的优秀体现在教得好,铁匠的优秀体现在能制作出好的工具。而人的美德在于能尽其所能,即实现人之为人的真正潜能。[ G·希尔贝克 / N·伊耶《西方哲学史》]

人的认识从幼稚到成熟一般是经历辩证的过程,即使这样大多数人也往往拥有很大的偏见。以往的经验局限于个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局限于他的所见所闻和具体的人生体悟,这样的生存经历往往使他形成根深蒂固的思想,不仅如此,这种思想已经在大脑中合理化,并成为他们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因而多数情况下,与他观念不同的人要么被斥之为不合理,要么以一种表面包容的态度容忍它的存在,这样"合理"的观念包含着他为人的尊严与生存的意义,尽管那是拥有很大偏见的观念。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要想达到通过澄清概念而澄清观念进而剔除偏见的目的,他的难度之大往往足以使人只能通过发动战争来解决,战争当然是最后的、也是不智的办法。我们也能进一步看到这里蕴含着人的本质同一性的问题,也只有同一性的本质才能引申出共同的、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念。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维(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4)

2.苏格拉底的实践方法

苏格拉底正是看到了这些偶然的、片面的建立在沙土之上的价值观念,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具有相对性、而且经不起推敲,更是阶级矛盾的来源。所以苏格拉底的目的是要通过与人轻松自由的谈话方式使谈话者认识到自己观念的片面性,之后进一步的引导他们发现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仿佛是他们自己发现一样。因而一个公开、自由、没有权威的讨论环境至关重要,每个人的观点都要达到必然性与普遍性的程度时,我们才认为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那意味着在无论何时、何地自在的保持善行,当人们自己认识到这样一种普遍的善的时候,那就成功了。 所以,苏格拉底认为只要人们洞见到这样一种普遍的善,他们必然会依照这样的理念去行为。

下面摘录色诺芬《回忆录》中苏格拉底的与人讨论的部分。

苏格拉底:但是,必然有某些行为真正出于正直,正如出于其他职能和技巧一样。

欧提德穆斯:毫无疑问。

苏格拉底:那么, 你自然能够告诉我那些行为是什么?出于正直的是什么?

欧提德穆斯:我当然能够,而且我还能告诉你出于非正直的是什么.

苏格拉底:很好,让我们在相反的两行中写出什么行为出于正直,什么行为出于非正直。

欧提德穆斯:我同意。

苏格拉底:好吧,虚伪怎么样?虚伪放在那一行?

欧提德穆斯:当然放在不正直那一行。

苏格拉底:欺骗呢?

欧提德穆斯:放在同一行.

苏格拉底:偷盗呢?

欧提德穆斯:也放在那里.

苏格拉底;还有奴役吧?

欧提德穆斯:是的。

苏格拉底:没有一样这类事情可以放在正直的一行里吗?

欧提德穆斯:唔,要是那样搞,可没听说过。

苏格拉底:好啦。但是,如果一个将军必须惩处那极大地损害其国家的敌人,他战胜了这个敌人,面且奴役他,这不对吗?

欧提德穆斯:当然不能说不对。

苏格拉底:如果他运走敌人的财物,或者在战略上欺骗他,这种行为怎么样?

欧提德穆斯:噢,自然这完全正确。但是,我想你刚才要谈的是欺骗或错待朋友。

苏格拉底: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同样的行为就得分写在两行里,是不是?

欧提德穆斯:我想是这样.

苏格拉底:好, 现在就让我们来专门讨论对待朋友的问题吧。假定一位将军所统率的军队已丧失勇气, 又分崩离析。 如果他告诉他们生力军即将到来, 欺骗他们相信他,使他们鼓起勇气,取得胜利。这种欺骗朋友的行为怎么样?

欧提德穆斯:唔,我想我们也得把这个写在正直的一边。

苏格拉底: 假定一个孩子需要吃药可又不肯吃。 他的父亲欺骗他, 使他相信药是好吃的, 哄他吃了, 救了他的命。 这种欺骗怎么样?

欧提德穆斯:那也得归入正直的一边。

苏格拉底:假定有人发现一·个朋友处于极端疯狂的状态,怕他自杀,偷走他的剑。你怎样看待这种偷盗?

欧提德穆斯:那也得算作正直。

苏格拉底:但是,我想你是说过不能欺骗朋友的吧?

欧提德稳斯:噢,请让我全部收回。

苏格拉底:很好.但是,还有一点,我想问你。你认为一个有意破坏正直的人比一个无意破坏正直的人更不正直吗?

欧提德穆斯:哎呀, 苏榕拉底, 我对我的回答已经失去 了信心。 因为整个事情已经变得同我原来想象的恰好相反."

通过上述的对话我们可以发现苏格拉底试图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出"正直"这一概念的定义,并将这样的定义代入具体的情景中以考察它的内涵是否正确。但显然最开始的这一定义并未经受住考察,所以进一步的,苏格拉底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提问来获得它的准确定义。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维(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5)

那么,苏格拉底口中的美德到底是什么呢? 它显然和我们传统中华文化所定义的美德完全不同。

美德(virtue)即是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潜力使自己变得卓越(arete),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够在各行各业中做到最好,做到最好的人就是创造了善的人,也是实现了为人的尊严与意义的人。而为了使自己变得优秀,我们应当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哪些方面是无知的,进而通过获取知识而提高自己,所以苏格拉底又说美德即知识。

除此之外,诸如正义、勇敢、真理现实也是知识的一部分,这些品德同样能使得我们更好的发挥自己、实现自己。虽然苏格拉底最终被判死刑,但他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这与他的道德观念以及抛弃物欲、享受精神幸福是一致的,为什么? 一个伟大的教师不就是助自己的学徒实现自己的人生从而实现自己吗?《全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