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雄甘地光辉事迹(甘地的暖心励志成长故事)(1)

第二十五章 我深感无助

取得律师资格容易,但当执业律师很难。我熟读法律书籍,但没学过如何执业。我兴致勃勃地读《法谚》(Legal Maxims),却不知道该如何将法律准则活用在律师工作上。其中有一项提到“伸张个人权限应以不伤害他人权限为原则”,但我依旧不明白一位律师究竟能如何援引这个原则,为客户谋福利。我读了所有援引此一原则的重要判例,但仍然不知道在执业时如何应用。

此外我对印度法律及伊斯兰教法律一无所知,我连诉状都不会写。我曾听说有位律师密赫塔爵士在法庭里意气风发,如雄狮一般诘问辩答,我很好奇他是怎么在英国学到这门法庭的艺术。要我学到像他在法庭上的尖锐简直是不可能,我甚至忧心自己当律师恐怕难以维生。

我就是满怀着怀疑、焦虑攻读法律,也把这痛苦告诉几个朋友。其中一个朋友要我去问瑙罗吉(见第十三章)的意见。先前我提过,当我刚抵达英国时,手上握有给瑙罗吉的介绍函,但我很后来才拿给他,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麻烦这样一位伟大人士拨冗见我。只是每回听说他有演讲,我就会去参加,坐在大厅里靠近角落的位置听,亲炙他的风采跟听过他精妙的演说后,我才离开。他还筹组了一个协会,希望多与学生互动。这类聚会我也会参加,每次看到瑙罗吉对学生极为关怀,而学生对他则是充满崇仰,我就会觉得十分高兴。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才鼓起勇气拿着介绍函去找他,他对我说:“你需要帮助时,随时都可以来找我。”但我从来没为了自己的事去找他,除非真有天大的事发生,不然我觉得麻烦他是不对的;因此我并没有听从当时一位朋友的建议去向瑙罗吉请教这些问题,现在我不太确定是否是同一位朋友推荐我去找品卡特先生。品卡特先生是保守党员,但十分关怀印度学生,真心为我们着想。很多学生碰到困难都会去请教他,而我也跟他约了会面时间,他也同意了。我永远记得这次的会面,他把我当作是朋友一样招呼,他朗朗的笑声驱散了我负面、消极的想法。他说:“你觉得每个人都得当密赫塔第二吗?密赫塔或巴卓定是成就非比寻常的人,尽管放心吧!当一名普通律师不需要特殊才能,律师只要有一般程度的诚实、勤勉就足以维生了,案子一般来说也不难。现在告诉我你平常读了些什么书。”

我把自己平常读的一些书告诉他,他露出颇为失望的神色,不过只是一下子。没多久他就愉快地微笑,对我说:“我知道你的问题在哪了。你读的书太少,对这世界一无所知。多读书是一名律师的先决条件,但你连印度历史都没读过。律师应该了解人性,必须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而且每个印度人都应该了解印度的历史。本国历史虽与律师执业无关,但确实是不可或缺的知识。你连凯恩与梅理森两人合著有关印度一八五七年动乱史的书都没读过,马上去找来读,然后再读两本有关人性的书。”这两本书是拉法特及史莫潘尼克所著、有关人相学的书。

我衷心感激这位可敬的朋友,看到他我感到所有的恐惧烟消云散,可是一旦与他道别,我又开始忧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从一个人的面相了解其人”这个问题与这两本书,第二天我就买了拉法特的书,但书店里买不到史莫潘尼克的书。我读了拉法特的书,发现比史耐尔的《衡平法》还难懂,而且一点也不有趣。我研究了莎士比亚的面相一番,但还是没能掌握窍门,看清楚伦敦大街上每日行走的人们中,有几个今日的莎士比亚。

拉法特的书对我没有太大帮助,因此品卡特先生给我的劝告不具直接效用,但他的和蔼对我影响甚大。我一直记得他开朗微笑的脸,也相信他所说的,要当一名成功律师未必得像密赫塔一般反应灵敏、博学强识、具有非凡才干,只需诚实、勤勉即可。我自己算得上诚实、勤勉,因此略略放心了些。

当时我没办法在英国读凯恩与梅理森的书,但我到南非后一抓到机会就读他们的书。

我搭乘“阿萨姆号”轮船,一路上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倍感绝望,在心情起伏中抵达了孟买。当时港口的海面起伏很大,我必须另外搭汽艇到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