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历险记》(1984)
没有人会质疑福尔摩斯的魅力。
260多部相关的电影,1000愈集电视剧,以及衍生而来的电子游戏、漫画……
阿加莎是他的超级粉丝,毛姆说没有任何侦探小说能够和福尔摩斯相比,连那个叫工藤新一的高中生靠着“柯南”之名行走江湖……
一个世纪以后,他依然完全不受年龄、地域与时代的限制。
独特的外形、伦敦贝克街的神秘住址、绝妙的医生搭档华生、无懈可击的推理天赋,所有人对他身份的熟知,就好似他是我们身边的朋友。
贝克街地铁站
毫无疑问,福尔摩斯是文学界的神话。
而这个神话则诞生于一位伟大的作家之手——亚瑟·柯南·道尔。
柯南·道尔
很多人的认知里,柯南·道尔只是一位出色的推理小说家。
但在作家身份之外,身材高大结实的柯南·道尔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运动员。
他得过板球冠军,擅长拳击与台球,热爱滑雪,还是一位发明了速降滑雪用的救生衣与充气筏的发明家。
他与生俱来一颗冒险之心,无所畏惧的骑士精神。
柯南·道尔滑雪
所以似乎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柯南·道尔,他都是标志性的存在。
2019年5月22日,是柯南·道尔诞辰160周年。
1930年,他逝世之时,英国《每日先驱报》在讣告中写:柯南·道尔死了,但夏洛克·福尔摩斯永垂不朽。
福尔摩斯的首次发表:扑街!
其实柯南·道尔的家庭本身就具有艺术氛围,父亲和叔叔都是知名的画家。
没有选择绘画的他,却把野心都放在了文学之上。成为作家,一直都是他的心愿。
受母亲热衷中世纪的影响,写历史小说始终是柯南·道尔的追求。但是新婚不久的他,因为开支的增多,便想——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犯罪悬疑的短篇小说呢?
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处女作竟然创造出一位影响世界的侦探形象——福尔摩斯。
《神探夏洛克》(2010)
在情节之外,华生也是不得不提关键性人物。
约翰·华生,一位从阿富汗受伤回国的军医,见证着福尔摩斯冒险的搭档,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所向披靡的宇宙无敌CP。
而同样重要的是,作为最佳“配角”的华生也是福尔摩斯与读者之间的润滑剂,是绝妙的讲述者。
也就是围绕着这样后来广为人知的框架设定,这部处女作最初被命名为《纷乱如丝》,后来改为我们都熟知的《血字的研究》。
《血字的研究》
令人诧异的是,这部有着福尔摩斯出色基础的处女作屡屡遭到退稿,折腾重重,最终才出现在了《比顿年刊》上。
在出版商看来,当时的市场到处都是廉价的推理小说,所以只好以非常低的价格买断了这部作品的版权。
关于柯南·道尔首次在福尔摩斯商业上的尝试,失败了。
但这丝毫没有让他觉得难堪,相反他舒了一口气,心想,我终于可以回归真正的文学了!
“情景剧”是柯南·道尔开创的先河?结果,事情能这么简单的结束吗?答案是,NO!
一位美国编辑偏偏相中了这个故事,路过伦敦,便邀请了壮士柯南·道尔与美男奥斯卡·王尔德共赴晚宴。向他们抛出邀请,希望能够在杂志《利平考》写他们的故事。
奥斯卡·王尔德
接下来,奥斯卡·王尔德交出了著名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急需用奶粉钱的柯南·道尔,只好再一次“背离”文学,回到福尔摩斯的世界。
虽然这一次的尝试并没有让福尔摩斯火起来,但接下来1891年在《河滨杂志》出版的《波西米亚丑闻》,竟然一夜大红。
杂志开始向柯南·道尔续订故事,他也开始逃不出被催稿的命运。
于是接下来,柯南·道尔几乎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系列登稿方式,情节独立,但主角不变,好似情景剧《生活大爆炸》一般,读者每集必追,还纷纷催更。
《波西米亚丑闻》
雾气笼罩的伦敦,夜幕下的古建筑折射出诡异的光,罪行在夜色的包庇下上演。而永远会有一个高高瘦瘦的人从贝克街出没,深入犯罪的现场,侦破一个个扑朔迷离的谜题。
他以一人之力,对抗着那些警方无力单独对抗的黑暗势力。
《福尔摩斯》(1916)
他无所不能,却又平易近人。
完全就是那个时代里的精神化身,在工业革命崇尚着科学,在推理里战胜着所有的邪恶。
而福尔摩斯那不太合群又有着超凡天赋的形象,看似与以往光环型的英雄角色不相符,实际又恰恰是他的魅力所在。
与周遭世界的格格不入,让他变得更加令读者喜爱。而再通过华生普通人的视角,让他那些“自命不凡”都有了根基。
也可以说华生就是读者本身,哪怕知道福尔摩斯的恶习与坏脾气,但依然对他着迷。
这段文学作品里非常深入人心的友谊,也是成就这个故事伟大的一部分。
福尔摩斯巨大的辐射力而言,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现代侦探小说都受到福尔摩斯的影响。
柯南·道尔是杀死福尔摩斯的凶手当福尔摩斯这个平面的人物形象变活以后,柯南·道尔却有了自己的担忧。
福尔摩斯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可以逃脱柯南·道尔的笔尖之后,他作为创始者本身,是很难接受的。
在读者的追捧与催更的压力里,他的创作日益疲惫,他抱怨过“我对他的名字(福尔摩斯)深感厌倦,就像吃了大量鹅肝,东西虽好,但仍会反胃。”
他虽然尝试了历史小说的写作(如《白骑士》),但读者呼声最高的还是福尔摩斯。
《河滨杂志》还是每月催稿,为了保证质量,柯南·道尔还是在尽力写作。但这些都无法掩盖,他内心对福尔摩斯的厌烦。
直到某一天,柯南·道尔,决意杀死福尔摩斯。
为了打消《河滨杂志》让他继续连载念头,柯南·道尔提高了远超过去3倍的报酬,本以为杂志会拒绝,但没想到他们欣然接受了。
无法抵挡的柯南·道尔只好再一次做起了金丝雀。
读者们的热情越高涨,作者的心情就越烦闷。越来越多千奇百怪的读者来信充斥在柯南·道尔的家中。
甚至很多人以为丘吉尔是虚构的,福尔摩斯才是真实的。
福尔摩斯的光环远远压过了创作者本身,成为了一个远不止是纸上的“真实”人物。
福尔摩斯之死
1893年,实在忍无可忍的柯南·道尔在《最后一案》里,杀死了福尔摩斯。
尽管频频收到读者的恳求或威胁,他还是终结了福尔摩斯的生命,从牢笼里得以解脱。
但福尔摩斯能够那么轻易被干掉吗?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1901年,柯南·道尔以福尔摩斯的前传故事《巴斯克维尔的猎犬》重新杀出江湖,再次一售而空。
在高昂报酬的诱惑,也在读者与自己母亲以“不孝子”的抗议与威逼利诱之下,1903年,他让福尔摩斯在《空屋》里复活。
这也可以算是全球最牛X的催更了。
创造科学推理的人,却崇尚招魂?只是没想到这个如此正经的推理小说家,居然是一个相信鬼魂的人!?
相信灵魂不灭的他,经常跑到世界各地与灵媒打交道,参与各种降神会、招魂术。
还为了证实自己的鬼魂学说,硬生生和自己的铁哥们儿魔术师哈里·胡迪尼分道扬镳。实在是出乎世人的想象!
不过回到柯南·道尔的个人经历来说,因为第一任妻子路易斯与小儿子金斯利的去世,再加之母亲与弟弟的离开。
“通灵”似乎成了他与家人之间的情感慰藉,晚年之后对唯灵论的沉溺也算是情有可原。
他甚至在访谈里坦然表示,晚年,他在灵媒这类事上的投入会比文学多很多。
柯南·道尔的余生,也确实如他所说的那般,为了给招魂术辩护,满世界乱跑。
1930年,精力耗尽的阿瑟·柯南·道尔死于心脏病,享年71岁。
一个多世纪以来,福尔摩斯的魅力丝毫未减。
我们似乎也在记忆里抹除了对创作者的认知,把所有的喜爱都给了虚构的角色福尔摩斯。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对福尔摩斯的故事侃侃而谈,却对柯南·道尔的生平以及在创作里的挣扎了解甚少。
想起柯南·道尔所说:我们追求,我们想抓住。可最后我们手中剩下什么东西呢?一个幻影,或者比幻影更糟——痛苦。
在福尔摩斯的巨大光芒之下,身为读者的我们或许也不应忘了身为凡人的创作者背后的那些阴影与苦痛。
他曾经说“如果人们只记得我创造了福尔摩斯,那我这辈子就失败了。”
然而在与福尔摩斯长达几十年的斗争里,他的输和赢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