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岛崂山区梅岭路上的青岛市博物馆是岛城的文化瑰宝和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青岛唯一的一处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地方综合地志类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有12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的文物就有9000多件,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岛市博物馆是一座青岛这座海纳百川的海滨之城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的文化桥梁,也是一处引领游客们徜徉青岛历史长河的文明津渡,更是一片涵养游客美好心灵的精神家园。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1)

青岛市博物馆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2)

青岛市博物馆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3)

青岛市博物馆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4)

青岛市博物馆

在青岛市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有一对被称为镇馆之宝的佛像,那就是著名的丈八佛,到过青岛博物馆参观过的游客一定有很深刻的印象,这对高大的佛像就立在青岛市博物馆的一楼大厅之中。

这对石佛造像雕刻于北魏时期,距现在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佛像身高一丈八尺(6米左右),重约30吨,很多人都称之为“丈八佛”。很多朋友都知道北魏时期崇尚佛教,全国上下兴起了一阵崇佛运动,不但在全国兴建了很多佛寺,还雕刻了很多石佛造像,这对丈八佛就是那个时候雕刻的。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5)

在临淄龙泉寺中的丈八佛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6)

青岛市博物馆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7)

丈八佛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8)

丈八佛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9)

丈八佛介绍

青岛市博物馆中的这对石佛像造型优美,衣纹细致柔和,神态栩栩如生,佛像的头部雕刻着高高的肉髻,面部瘦削清秀,神态祥和、超然。两尊佛像都是赤足立于莲花基座上,在莲花的基座上还雕刻着四方形的须弥座,须弥座的佛龛内还雕刻着几尊比较小一点的佛像,也是惟妙惟肖。

虽然被称为青岛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是这对丈八佛原来并不属于青岛,而是属于淄博临淄,最早立在临淄的龙泉寺内。根据《临淄县志》记载:“六朝石佛,在龙池村龙泉寺故址,佛高丈余,有荷兰人见之,谓形容与印度古石佛相同,真六朝物也,欲购之不可乃止。”从临淄龙泉寺到青岛市博物馆,这对丈八佛又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颠沛流离的过程呢?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10)

丈八佛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11)

丈八佛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12)

丈八佛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13)

丈八佛

根据资料介绍,1928年日军入侵山东时,日本的商人曾两次想要将龙泉寺的佛像偷盗运回日本,因为他们对龙泉寺的石佛古碑垂涎已久。据说日本人来到临淄龙泉寺后,将寺里的佛碑全部劫取,用卡车运到了淄河店火车站,准备通过火车将石佛运往日本。然而当时正好济南刚刚爆发了“五三”惨案,中国的抗日斗争正风起云涌,迫于当时的抗日形势,日本人才没有将这批文物盗走。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14)

丈八佛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15)

丈八佛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16)

丈八佛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17)

丈八佛

两年后的1930年,原胶济铁路四方工厂的厂长为了保护石佛不再被盗,通过努力安排一辆卡车将这对丈八佛运到了相对比较安全的青岛,先把它们安放在工厂里的花园里,此后抗日战争胜利后,这对丈八佛仍然被放置在铁路的工厂里面,一直到1979年7月才把它们移到青岛市博物馆中公开展览,此时距离这对丈八佛离开它的家乡淄博临淄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

从青岛市博物馆的二楼看丈八佛,这对石佛的高度几乎有两层楼高,石佛后面火炬的造型都高出了二楼的楼层。虽然我国在室外的大型石佛造像比较多,但是在室内的大型石佛造像并不多,尤其是博物馆里陈列的石佛。在我国的博物馆室内陈列的古代石造像中,这对丈八佛应该是体量最大的。如果按照两佛并立的标准衡量的话,这对北魏时期的石佛造像也是我国最大的两佛并立式佛像,全国独一无二。

千年顶级国宝佛像(国宝背后的故事)(18)

青岛市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xiaoyao游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