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打冷”,又名潮州“鱼饭”,通俗一点,可以理解为海鲜的冷盘,鱼蟹做熟之后再冷吃或冻吃,海鲜原型原色依然完好如初,鲜味不失,最大限度的、安全的演绎了原汁原味的含义。

春节潮州特色美食(最适合夏季享受的美味)(1)

潮州打冷“黄墙”

打冷的海鲜,可以下酒下饭,但最妙的,还是下粥。一大碗白粥,蒸透自然晾凉的整鱼,鱼肉紧实鲜甜。说给没有吃过的外乡人听,可以理解为“鱼肉”咸菜,虽然没有咸菜的那种咸味。如果家里头天做鱼,第二天冷吃,唔,基本就是那种感觉。但打冷更有风味。

春节潮州特色美食(最适合夏季享受的美味)(2)

潮州的“麻叶”

弹性极大的潮菜,既能贵气逼人,成为时下国内宴客最高级别的大菜系;同时又能屈能伸下里巴人,做成纯粹街边的大排档。平民化的潮菜,大都少不了“打冷”以及大碗粥的形式出场。

打冷“红杉”

曾有外地客人吃了潮州“那哥”鱼饭后询问鱼名,潮州人告之,这个鱼就是“那个”(那哥)鱼,对方一头雾水。潮州盛产海鲜,鱼的名字带有很强的地域色彩,造成语言的窘境,往往就是因为实在难于言传。

那哥、巴浪、花仙、三梨、乌尖、红鱼、海鲈、黄墙、斑猪,潮州临海,海鲜充足,但名字大都乡土且生僻。潮州大排档的打冷档,一口气可能排开十几种甚至更多的海鱼,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如果没有本地人指点,潮汕之外的食客连点菜都难。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每一种都很好味。

春节潮州特色美食(最适合夏季享受的美味)(3)

打冷“秋刀鱼”

虽然很多深圳的潮汕酒楼都自己制作打冷,但潮汕一带仍有许多传统的制作作坊。很多已经上了年纪的老师傅,坚持用传统手艺在加工海鱼,方法神秘。他们不出家门,觉得外地的水土不符,做不出正宗的打冷味道。

春节潮州特色美食(最适合夏季享受的美味)(4)

打冷的灵魂“大碗粥”

大碗的白粥,地瓜粥,都是打冷的好搭档。潮州人煮粥,无论选米以及方法,都不同于广州香港等地。标准是煮出来的米粒清晰,吃到嘴巴里没有“一踏糊涂”的混沌,而是一种“爽”的口感。很多潮州粥店,粥的讲究都堪比肯德基和麦当劳,煮出来多久之后没有卖完就会倒掉,因为时间一久,就会失去品粥的最佳时机。

春节潮州特色美食(最适合夏季享受的美味)(5)

打冷“巴浪

刚刚打捞上的新鲜海鲜才能制作,材料实在做法讲究。所以,充满地域色彩的“打冷”,也仍然成为了整个广东“真味”的一支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