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是春秋后期齐国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相国(宰相),官位很高,俸禄也很优厚。

节俭宰相晏婴(三朝相国晏婴的)(1)

但是,晏婴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常常是粗茶淡饭,肉荤只是偶尔食用,一件裘袍穿了30多年,已经很破了也舍不得扔掉。

晏婴节省的俸禄不是送给穷苦的亲友,就是用来赈济贫苦的百姓。

齐景公知道了这件事,便打算把物产丰厚的都昌封赠给晏婴,晏婴坚决不接受。晏婴说:“我一直把俭朴作为自己的老师,时时告诫自己不能奢侈、纵欲。如果我接受了您的赐封,岂不是把老师丢掉了吗?”

晏婴认为,节俭是一个贤人的基本品质。所以,他对那些富贵骄奢,铺张浪费的人或行为从心底里抱有一种反感。他曾经对齐景公的穷奢极欲进行了多次的批评。他自己则从节俭要求和约束自己。

晏婴一直对“两旧”情有独钟。

何为“两旧?”旧车,旧房子。

晏婴平时上朝,总是乘坐一辆劣马拉的破旧车子,有时甚至走着去。齐景公知道后,便派人送去新车骏马,可使者连续送了两趟,都被晏婴谢绝了。然而,齐景公还是觉得晏婴乘坐的车马与他的身份太不相称了,所以仍坚持要送他一辆由几匹良马驾的好车,于是第三次派人送去,可还是被晏婴谢绝了。

节俭宰相晏婴(三朝相国晏婴的)(2)

齐景公非常不高兴,责问晏婴为何不收。晏婴说:“您让我管理全国的官吏,我深感责任重大。平时,我反对奢侈浪费,要求他们节衣缩食,以减轻百姓的负担,我若乘坐好车好马,百官们便会上行下效,奢侈之风就会流毒四方,假如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再也无法禁止了。”

齐景公听了,深受感动。

晏婴家的住房条件也不好。齐景公打算赐给他一座新房,说:“你家的房子地处低洼,狭小、潮湿,距离闹市又近,连觉也睡不好。我给你换套好房子,搬到高爽僻静的地方去,好吗?”

晏婴又谢绝了,说:“我先辈能住的房子,如果我不能住下去,那就太奢侈了,也对不起祖先。住在靠近闹市的地方,买东西便利,而且经常身处闹市还能随时体察民情,我愿意住在这个地方。再说,造新房子既麻烦又浪费钱财,就免了吧。”

后来,晏婴出使晋国,齐景公趁机给晏婴换了新房子。晏婴回到齐国后,说服了家人,并向齐景公表示了谢意,又把家搬回到旧房子去了。

节俭名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

——朱柏庐

节俭宰相晏婴(三朝相国晏婴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