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是最普遍的评价肾功能的指标。当肾脏的排泄功能受损后,体内的肌酐排出受阻,而此时吃进肚里的食物和自身的肌肉又源源不断地产生肌酐,导致血液中的肌酐浓度升高。

很多患者一看到自己的血肌酐升高了,便觉得自己的病没救了,很快就会变成尿毒症,害怕得不行,也失去了治疗的信心。

很多肾病患者认为,只要肌酐超过707μmoI/L,就是尿毒症了,就要终身透析了。实际上,只要下面两个指标正常,哪怕肌酐上千,也不必过于担心。

第一:肾脏体积

大部分肾病患者看B超单子的时候,只关注光斑和无回声区域的大小,却很少关注肾脏体积的变化。肾病真正发展到尿毒症期意味着超过80%的肾单位萎缩坏死,肾脏体积会严重缩小,所以,那些肾脏体积完全正常的肾病患者,肌酐虽然上千,但应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比如感染、高血压、药物损伤等这些原因属于临时性的,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慢加急”

只要解决了这些“临时性”原因,肌酐就会自行下降。

第二:尿量

正常人尿量应该是每天2000-3000毫升左右

如果在400毫升以下,就被称为“少尿”,如果在100毫升以下,就被称为“无尿”。

尿毒症期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少尿或无尿,那些明明还有2000毫升以上尿量的肾病患者

仅仅因为肌酐升高,就认为自己到了尿毒症期确实有些过于焦虑了。尿量正常就意味着肾脏排水功能正常也意味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并未受到严重损伤。

那么肌酐上千怎么办?

正常情况下,医生会想办法寻找血肌酐升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突发感染、药物损伤、血压升高、饮食失常、运动不当等等,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关键在于消除这些引起血肌酐升高的真正原因。因为肾脏体积和尿量正常意味着残存肾单位仍能承担大部分人体需求。此时,降肌酐并不重要保护这些肾单位才是关键。

只要这两个指标正常,意味着残存肾单位仍能承担大部分人体需求。这些肌酐上千,肾脏体积却正常的患者,可能是感染、高血压、药物损伤等“临时性”原因引起的。此时,一味降肌酐并不是关键,把引起血肌酐升高的真正病因消除掉,以绝后患,保护肾脏才是关键!

因此,肾病患者肌酐高选择透析时,一定要重视这两项指标,并且要多和医生沟通,根据自身肾功能的情况,严格遵医嘱治疗。

肌酐升高是不是肾病唯一判断(肾友只要这两个指标正常)(1)

肌酐升高是不是肾病唯一判断(肾友只要这两个指标正常)(2)

肌酐升高是不是肾病唯一判断(肾友只要这两个指标正常)(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