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连着三期给大家介绍了关于极端宗教的惊悚电影,看的鲤鱼后背发凉手心冒汗。这一期换换口味,不整那些神叨叨玄而又玄的东西,回归到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

香港电影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时代。那个时期,一部电影在人口只有几百万的香港本埠,就可以拿下三四千万港币的票房。同时在东南亚、韩国和日本都极具影响力。而在内地绝大多数影迷,是从港产片入门的。鲤鱼本人就有严重的港片情结,毕竟那些经典之作,陪伴鲤鱼度过了无数的美好时光。

这一期鲤鱼给大家盘点一下,我心中的香港电影十大爱情悲剧。

香港电影爱情故事结局(多情自古空余恨)(1)

十,1995年版的《夜半歌声》

这部由于仁泰导演,张国荣、吴倩莲、黄磊主演。1911年,法国侦探小说家勒鲁的哥特风格爱情惊悚小说《歌剧魅影》发表,之后被多次改编成电影、舞台剧。其中1937年中国马徐维邦导演,金山、胡萍主演的一版,由冼星海作曲,田汉作词。在众多的版本中,英国音乐剧大师韦伯1985年创作的音乐剧,是影响力最大的一版。

1995年于仁泰导演版,与原著小说的联系不大,人物和故事基本脱胎于,1937年的马徐维邦版。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歌剧演员宋丹平与富家小姐杜云嫣相爱,二人悬殊的社会地位,注定了这将是一场令人神伤的爱情悲剧。

在1995年的这个版本中,哥哥不仅出演了宋丹平这一角色,同时也是这部的监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在哥哥的建议之下,采用的是国语现场录音,这在港产片中是十分罕见的。张国荣和辛晓琪联袂演唱的电影插曲《深情相拥》,也成为了二十多年之后,仍然被歌迷传唱的经典曲目。

香港电影爱情故事结局(多情自古空余恨)(2)

九,1993年版《新不了情》

尔冬升自编自导,袁咏仪、刘青云、刘嘉玲主演。刘青云扮演的阿杰,是一名怀才不遇的音乐人,在事业受挫之后,开始迷失彷徨、意志消沉。这时候他遇到了袁咏仪扮演的庙街少女阿敏。自小患有绝症骨癌的阿敏,天性活泼乐观,勇敢面对人生。阿敏对生活的热情,感染了处于人生低谷中的阿杰,令其寻回失去的信心,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相处的过程中,二人渐生情愫,可惜甜蜜的爱情到来不久,阿敏旧疾复发,死神的阴影,正一点点的向她逼近。

这部冷门的小众爱情片,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给我的印象都是一部老套的传统苦情戏。第一次看的时候,吸引我的地方完全是小宝和刘青云,感觉有这两个人导演主演,即使是粤剧也不会太难看。看过之后我还是会为这个俗套的故事而觉得感动,直到现在我也说不清原因,可能是中国人骨子里,都多少有点儿关于爱情的悲剧情结吧。

觉得这部故事俗套,可能不只是我一个人。1992年香港电影产业一片繁荣的高峰期,尔冬升的这个剧本仍然找不到投资商,后来也是自己筹资拍摄的。而女主角最初邀请过张曼玉和周慧敏,二人都因档期的原因无法参与拍摄。最后只好启用当时还是新人的袁咏仪,没有想到的是,二十二岁的袁咏仪,凭借此片捧走了,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桂冠。而电影也在香港本埠,取得了三千多万的票房好成绩。

香港电影爱情故事结局(多情自古空余恨)(3)

八,1994年版《梁祝》

徐克导演,吴奇隆、杨采妮主演。在改编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白蛇传》,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年之后,徐老怪再次将《梁山伯与祝英台》搬上了银幕。

东晋年间,贫苦书生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官宦小姐祝英台,是在书院读书时的同窗好友。在耳鬓厮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二人情义相投、相得甚欢。当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儿身以后,两人彼此相爱、私定终身。梁山伯发奋读书,希望考取功名然后迎娶祝英台。此处电影出了个乌龙,科举制度是隋唐以后的事,在“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东晋的门阀制度下,梁山伯无论怎么刻苦也无法取得功名。

祝家早已将祝英台许配太守之子,梁山伯郁郁寡欢、悲愤而死。祝英台在被迎娶之日,花轿绕道至山伯坟前祭奠。风云突变坟墓裂开,祝英台纵身而入,二人化作蝴蝶翩翩飞舞、结伴远去。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徐老怪1993年拍摄了《青蛇》,次年执导的这部。当年看完以后,鲤鱼还以为后面还有另外两部。虽然徐老怪这两部,都是走旧瓶装新酒的路子,《梁祝》相较之下比起《青蛇》略逊一筹。这种家喻户晓传承几百年的传统故事不好拍,徐老怪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很大原因是两位主角的形象,符合了绝大多数观众的心理预期。尤其是杨采妮演绎的祝英台,活波开朗、俊俏顽皮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香港电影爱情故事结局(多情自古空余恨)(4)

七,1993年版《白发魔女传》

于仁泰导演,张国荣、林青霞主演。改编自梁羽生同名武侠小说。与其说是改编,不如说借用了原著的一些主要元素,而进行的再次创作。在风格和情节上,电影与小说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之处。

从小在武林正道大派武当长大的卓一航,桀骜不驯、天资过人,一直被师门极为看重,视其为之后领导武林正道的盟主接班人。成年之后卓一航行侠仗义、浪迹江湖,偶遇妖女练霓裳,两人彼此倾心、互生爱意。可惜正邪不两立,注定了二人的爱情悲剧。

前面说了这部电影与原著小说的改动比较大,据说拍摄之前导演于仁泰,曾经亲自拜访小说作者梁羽生,希望取得授权能够对原著大幅修改。去时于仁泰的想法是,能够得到作者的同意,就将项目进行下去,否则将终止拍摄计划。幸而梁羽生老先生爽快的答应了于仁泰的请求,才让电影得以顺利完成。

电影最初的风格定位于高来高走的动作场面上,女主角也邀请了能打的杨紫琼,不成想杨紫琼档期冲突。于是邀约林青霞,林青霞当时档期排的本来也很满,知道是与张国荣搭档演对手戏后,便干脆的答应了邀请。而剧本也从原来的武侠风格,重新改写成了现在的浪漫爱情主调。

这部电影的造型非常唯美、华丽。人物塑造上也很有特点,不说哥哥与林青霞一对俊男美女绚烂夺目,里面吴镇宇、吕少玲二人扮演的妖人姬无双,雌雄同体、邪气逼人,乖戾诡异、阴森恐怖,也是港产片中让观众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

香港电影爱情故事结局(多情自古空余恨)(5)

六,《和平饭店》

韦家辉自编自导,周润发、叶童主演。是九零年代发哥去好莱坞之前,拍摄的最后一部港产片,演绎充满浪漫主义悲剧色彩的江湖故事。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滩,江湖传说杀人王在击杀了上百名的马贼之后,创建了一家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江湖人物避难所“和平饭店”。江湖恩怨不许带进和平饭店一步,无论江湖上结下什么仇家,只要踏入和平饭店,就会受到杀人王的庇护,在和平饭店任何势力的复仇行动,都意味着与杀人王宣战。

和平饭店的设定,和后来基努·里维斯主演的John Wick系列中,酒店的意义差不多,后者应该借鉴了《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在恩恩怨怨、纷争不断的江湖之中,独树一帜、屹立不倒。直到有一天一位落难的舞女躲进了饭店之中,而杀人王为了她破了自己立下的规矩,黑帮人马大批杀到,一场你死我活的血雨腥风,在所难免的必将爆发。

1995年的香港电影已经出现了走下坡路的疲态,发哥、吴宇森、徐克、林岭东在这一时段先后都尝试过前往好莱坞,寻找新的突破口。有人后来再创辉煌、红极一时,有人一直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二十多年之后的现在,回头再看,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就像韦家辉构建的和平饭店一样,理想主义的化外之地,最终结局注定是灰飞烟灭、不复存在。

香港电影爱情故事结局(多情自古空余恨)(6)

五,《天若有情》

陈木胜导演,刘德华、吴倩莲主演。陈木胜的导演处女作,刘天王后来在采访时曾经说,自己一直不知道陈才是导演,他一直以为监制杜琪峰是导演,因为拍摄现场杜sir一直指手画脚、唠叨个不停。

华仔是游荡于街头的小混混,在一次抢劫中阴差阳错,将富家小姐Jojo绑为人质。成功逃脱警方追捕之后,角头大哥喇叭意图杀掉Jojo灭口。华仔却担保她不会向警方泄密,并将Jojo安全送回家中。大小姐患上重度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爱意泛滥爱上了桀骜不驯的华仔。街头浪子与乖乖女的爱情童话开始了,可惜幸福来的太过突然,就必然短暂。华仔在黑白两道的夹击之下,渐渐举步维艰。

这部现在的豆瓣评分还有8 ,挺意外。我一直觉得只有当年没见过市面的,70后、80后才会被这样耍酷的电影迷得头晕转向,这里包括我,我也给的八分。“让青春吹动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就像主题曲的歌词一样,《天若有情》是那个时代的少男少女,一个关于青春和爱情的梦。驾着机车,与心爱的人不顾一切的远走天涯,简单而又浪漫的梦。电影中刘德华举起垃圾箱,砸碎橱窗的玻璃取走婚纱的桥段,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我都觉得是港产片中,最令人难忘的热血桥段之一。

香港那个时代不仅是电影的黄金时代,说是整个流行文化的黄金时代,可能定义更加准确。比如由Beyond和罗大佑打造的,本部电影的原声小碟,只有四首歌十七分钟,最多算的上一张小碟。而正是这张小碟的制作水准,不用说今天的香港乐坛难以复刻,就是在整个大华语圈的音乐界,也属于几年难得一见的精品。

香港电影爱情故事结局(多情自古空余恨)(7)

四,《胭脂扣》

关锦鹏导演,梅艳芳、张国荣主演。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一个悱恻缠绵、哀婉凄美的爱情故事。

故事从幽怨的女鬼,来到报馆想要刊登寻人启事开始,牵出了几十年前的一段旧情往事。三十年代烟花柳巷的花魁头牌如花,爱上了英俊潇洒的纨绔子弟十二少。两人谈婚论嫁之时,如花的卑微出身,不被十二少的家族接纳。十二少一怒之下,离家出走与如花同居。

十二少风花雪月的本事样样精通,却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不久之后二人生活拮据难以维持。走投无路之时,二人相约携手自杀。如花死后在阴间苦苦等候,却始终没有见到十二少前来相会,于是重回阳世试图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可惜几十年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如花最终还是独自一人黯然神伤返回阴间。

如果让我选香港导演里,谁最会塑造女性角色,我不会选许鞍华、张婉婷这样的女性导演,而会选本部的导演关锦鹏。如花这个角色把握的实在是太到位了,以至于每当想起这部电影,我都能感到如花郁郁无言的幽怨。

李碧华好像特别钟情于,时空交错、阴阳两隔的故事,这部和《古今大战秦俑情》、《潘金莲之前世今生》都有着时代变换的落差与生死难忘的羁绊。或许在李碧华的心中,死了都忘不了的,只有爱情吧。

香港电影爱情故事结局(多情自古空余恨)(8)

三,《青蛇》

徐克导演,张曼玉、王祖贤主演。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取材于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白蛇传》。

虽然还是青城山下白素贞的故事,还有法海、小青、许仙和水漫金山。但是经过李碧华的神来之笔,加上徐老怪剑走偏锋、离经叛道,这一版与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相比,早已改头换面。

其实说到底是一个为情所困的故事,法海是对“情”的否定者;许仙是对“情”的逃避者;白素贞是对“情”的执着追求者;最有意思的是男女通吃的小青,最初虽可化为人形,却因道行不够并不知“情”为何物。只能学着姐姐装模作样,骨子里是对“情”觉悟的过程之中。小青就好像是懵懵懂懂的天真少女情窦初开,对“情”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在大起大落的悲欢离合之后,众多的人物里,真正对“情”彻悟的只有小青,这也是电影片名不叫《白蛇传》,而叫《青蛇》的缘故吧。

小桥流水、烟雨江南,一对风情万种的尤物,一路扭啊扭啊的款款走来,想起这幅画面就感觉徐克是名副其实的老怪,能拍出这么诱惑销魂的镜头,导演没点儿邪气绝对是不可能滴。后来在央视电影台看过这部的纯情版,感觉失去了徐老怪天马行空的精髓,好像多少明白了一点,香港电影一步步沦为昨日黄花,原因真的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清楚的。

香港电影爱情故事结局(多情自古空余恨)(9)

二,《大话西游》

刘镇伟导演,周星驰、朱茵主演。这部可能是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内地网友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一句台词一句台词,进行全方位解构的第一部电影。

电影最初在内地院线上映时,票房成绩绝对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现在很多网上的资料,都说这部的讨论是从北影开始的,我可能记忆发生了偏差,记忆里当时每天去看帖子的是一个叫做水木清华的BBS,我一直觉得对于这部电影的全民讨论,是从清华开始的。

而这种讨论最终将《大话西游》解构成为了,当年华语影坛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作,这一观点我基本上同意。而对于这部电影后来所达到的高度,无论是刘镇伟还是星爷,在最初构思这部作品时就有意为之,还是一不小心鼓捣出来了一部传世杰作,我始终感到困惑。没有小看二位的意思,很多电影作品在拍摄之初的立意,与最终达到的效果大相径庭,是十分常见的事。不经意间的浑然天成,恰好是: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至高境界。

许多年后都无法忘记,结尾时至尊宝黯然转身,默默离开时的寂寞身影。人们总是豪情万丈的想要成为踏着七彩祥云、万众瞩目的英雄,可是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从前 现在 过去了 再不来”,而在我们心底最脆弱的地方,“开始终结总是 没变改”的还是那一滴眼泪的柔情吧。

香港电影爱情故事结局(多情自古空余恨)(10)

一,王家卫版《东邪西毒》

王家卫导演,张国荣、林青霞、梁朝伟、张学友、张曼玉、刘嘉玲、梁家辉、杨采妮主演。1994版和2008终极版略有不同,可以将后者视为导演剪辑修复版。

这部勉强可以视作是一部武侠片,毕竟还有剑客、江湖和恩恩怨怨。说改编自金庸《射雕英雄传》的,还是算了吧,除了借用了小说里的几个名字,电影和小说没有一毛钱关系。

电影的叙事风格,即使过了二十多年之后的今天,看起来还是非常前卫另类。基本上是堆砌了大量碎片化的镜头,然后靠着哥哥充满磁性的旁白,讲述了一个多线索彼此纠缠的爱情故事。电影影像语言极端个性化,一方面使用了大量零碎散乱的镜头,一方面也有张曼玉那个十来分钟的经典长镜头。

曾经看过一个访谈,张艺谋说起,梁朝伟跟他谈起王家卫,梁在现场拍摄时,他自己一直以为自己演的是东邪,可是电影剪出来才知道自己是西毒。大致就是这个意思,角色到底是谁我记不清了。如果从这部解构回去,演员真的不必要知道自己演的是谁,王家卫在创作过程中是出名的善变,他如果在剪辑的时候,把拍摄时的剧本彻底推翻,从头来过完全是没有任何障碍的,大华语圈中敢这么折腾的导演,除了王家卫应该没有第二个人了,这也是当年他一直是票房毒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在本片单的十部中,鲤鱼最喜欢这部,武侠的诗意与爱情的惆怅,混搭的独特风格让我感到着迷,说到底这部还是王家卫擅长的爱情片。有多少因为勇闯天涯而放弃的爱情,在许多年以后陌生城市夜静无眠的晚上,会想起这部电影,想起那句“在我最美好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人都不在我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