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至13日,根据19世纪法国文学巨匠司汤达经典小说改编的戏剧《红与黑》将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同时开启该剧2022年全国巡演之旅。3月8日,导演孟京辉,主演梅婷、张弌铖、罗欢与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空花组”演员共同出席发布会,谈到了他们对《红与黑》这部作品在不同时期的感受,以及对人物、对爱情的理解。

黄定宇和梅婷现状(孟京辉携手梅婷)(1)

经典名著《红与黑》自1830年出版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被歌德称为是司汤达最好的作品。司汤达在理想与现实、爱情与阴谋、命运与人性这些复杂难辨的议题之上,用近五十万字描摹主人公于连·索黑尔的一生,展现出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波折,纠结呐喊与自由放纵的永恒人性,稍纵即逝的少数幸福。由孟京辉导演的《红与黑》演出长达3小时8分钟,该剧将这场命运风暴置于3层钢架搭建起的欲望楼阁之中。舞台上,于连生命中的转折来自两次非同寻常的爱情,而两位恣意闪耀的女性角色编织着于连的成长,也深刻雕琢着她们自身。

在剧中扮演德·瑞纳夫人的梅婷坦言,自己当年第一次看小说《红与黑》的时候,“对于连印象并不好,觉得这个人好讨厌”,但当孟导邀请她来排这个戏时,她发现自己“爱上于连了”,“看到了他身上很多可爱的地方,可能年龄阅历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了。”梅婷认为德·瑞纳夫人这个角色非常有爱也非常激进,“司汤达没有用世俗的道德和规则去要求她,这使得德·瑞纳夫人脱离了麻木的生活,被爱情点燃,真正活了过来。尽管她是一个已婚、有孩子的女性,但她是一个人。德·瑞纳夫人被爱点燃,我被这个角色点燃。”

黄定宇和梅婷现状(孟京辉携手梅婷)(2)

扮演于连的张弌铖也表示,自己对《红与黑》的理解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我对《红与黑》的理解是随着演出的场次加深的,通过每天不同的情感体会,我对这部作品的感受也越来越丰富。”在剧中扮演玛蒂尔德的罗欢认为,无法用三言两语描绘出人物和人性的复杂:“德·瑞纳夫人看上去柔弱,但其实内心特别强大,玛蒂尔德外表狂野、咄咄逼人,但其实玻璃心,一碰就碎。有一场戏演出时,于连看到玛蒂尔德的泪水,他想要去擦但又没有,在那个时候,我感受到于连很复杂,而他也感受到我很复杂。”

孟京辉导演则表示,自己是在上大学时第一次看《红与黑》这部小说的,“当时是当做爱情小说来看的”。如今,孟京辉认为这是一个有关“成长”的作品。“那个时候我就是一个年轻人,现在我也在成长,对待社会和生活很多问题,我可以让自己的观点和别的东西共存。而于连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很多混乱的东西帮他成长,还有他面对的两个女人帮他成长,他的朋友帮他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也有矛盾,有犹豫不决,有脆弱,但他有特别坚信的东西,一直没变的东西。当我们在创作时突然找到他一直没变的东西时,都很振奋。我觉得这是他成长的理由,是成长的驱动机。”对于自己这部作品所想表达的内容,孟京辉表示:“爱情是用来追寻的,梯子是用来攀爬的,信念是用来思想的。在这个攀爬、追索和思想的过程中,所有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都会在舞台上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