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的落地玻璃窗后,一张圆桌、一把椅子、一张沙发和一盏落地灯,灰白基调的房间,伴随着阵阵海浪声。在夏日的某一天,一幢挪威峡湾边上的普通房子里,两个年迈的老妇人正在聊天,过往的记忆涌上心头……挪威戏剧大师约恩·福瑟代表作《一个夏日》中文版8月22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
《一个夏日》剧本于1999年问世,2000年获得北欧剧协最佳戏剧奖,是约恩·福瑟的代表作。该剧讲述北方寂静萧瑟的海边,一幢平凡的房子,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秋日,一对普通的夫妻,一场老友聚会,却改变了这对夫妻的命运。很多年后,在一个夏日,依然是这个北方寂静萧瑟的海边,依然是那幢房子,此时的女人已经年迈。生活是如何改变了女人的模样——过去和现在在这里交织,故事从这里开始……著名演员田水饰演的一位年老女人日复一日地眺望着大海,与记忆搏斗,时间被分成了“过去”与“现在”。重复、停顿、空白和沉默,福瑟赋予日常熟悉的语句全新的含义。瑞典戏剧评论家莱弗·策恩曾评论,“福瑟是在为一个尚未到来的时代写作。唯有在演绎者和观众共同的梦境中,这个戏剧的时代才能到来。”
福瑟是当代欧美剧坛作品被搬演最多的剧作家之一,有着“新易卜生”,“新贝克特”等美誉。他出生于1959年,长居挪威卑尔根,身兼剧作家,小说家和诗人等多重身份,先后创作了30多个剧本。自1994年首演以来,他的剧本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荣获易卜生文学奖、北欧剧协最佳戏剧奖、挪威文化部荣誉大奖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福瑟作品的缘分早在2014年便已开始,在2014年上海当代戏剧节的“福瑟单元”上呈现五部话剧,来自俄罗斯、伊朗、印度、中国和意大利的五家剧团上演《一个夏日》《秋之梦》《死亡变奏曲》《有人将至》和《我是风》。今年,上话与福瑟的缘分仍在继续,把《一个夏日》中文版搬上舞台。该剧的文学顾问及剧本翻译邹鲁路是福瑟中文剧本集的译者,因为她的翻译,让中国观众走进了福瑟。“就像是天外飞来一块大石头,‘嘭’的一声砸在我的心上。”这是邹鲁路第一次看完《一个夏日》剧本后的感受。“《一个夏日》的剧名来自莎士比亚第18号十四行诗。剧中那些语言和场景熟悉得令人发指,我们很容易不承认这种‘熟悉’。生活中有不愿意面对的真相,无论你身处人烟稀少的地方,还是身处在喧嚣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福瑟的作品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像诗歌、像音乐,又像是一幅有大量留白的绘画。导演王魏对于该剧有着自己的理解:“《一个夏日》讲的是人的心,是对于人际关系的一种疏离。没有一个人能完全体会到另一个人的内心,人心似海,剧中妻子没办法揣测阿瑟(《一个夏日》里唯一拥有名字的男主角)的内心,无法体会到他真正内心。这个戏探讨的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状况,人如何自处,如何与周围环境相处。”关于《一个夏日》的整体呈现上,王魏力图不做过度的表达,不刻意地表现诗意,“虽然我们认为福瑟的作品很文艺,但文艺不是虚假做作和戏不好看的挡箭牌。我想首先让观众看懂,让观众走近,让观众感受,感受到真实的交流和细腻的情感,而不是茫然地看完,然后努力地去思考去捕捉所谓的意义,希望《一个夏日》能给每个走进剧场的观众带来一场美好的体验。”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朱瓅
图片来源:外来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