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嫁苏家五兄弟(荣鸿紫苏之恋)(1)

荣鸿/白发渔樵

壬寅六月

三年前刚搬进小区时,看到楼下南边墙角一块尽是破砖乱石的地面孤伶伶地长着一株约10厘米高的紫苏,紫红瘦小的茎上才长着三小片叶儿。心想如此干涸的地方,这紫苏一定活不了多久。谁知,两年的酷暑严霜,它不但顽强地活了下来了,而且还发展成了一大丛。两尺来高的茎杆上枝繁叶茂。碧绿的心型叶缘长着锯齿,紫红色叶底。叶片丛中还长了不少花穗。太阳下紫苏散发出一阵阵浓郁的辛香。

我特别喜爱紫苏特有的辛香味。这是母亲培养成的。

记得60年代,我才10来岁。春夏之季常常从镇外水塘边的草丛里钓些靑蛙,或从一些湖沟河叉里弄些小鱼和泥鳅回家。经母亲用鲜紫苏叶、生姜与辣椒一炒,那紫苏特殊的辛香味总叫人胃口大开。于是,纵是红薯絲中白米少得可怜的饭,也会吞上两碗。那年月,母亲常带我去郊外打柴挖野菜,也常采回一些紫苏。母亲将苏梗与蔸用绳子捆了吊在屋檐下晾干备作药用,苏叶则洗浄涼干后同生姜絲与盐拌好密封在玻璃瓶中。因为饥饿与喜爱紫苏的味道,我常常偷偷地拿了母亲制作的盐拌苏姜嚼食着充饥。后来生活好了,母亲常用新鲜的紫苏叶炒黄瓜,炒豆角,炒辣椒豆豉,炒肉絲、作鱼汤……那美味竟让我认为这就是世上最好的佳肴……至今只要一吃到用紫苏做的菜,我便想起了母亲的音容笑貌,心里充满了幸福快乐的回忆。

母亲不但让我知道了紫苏 的美味,还常常用紫苏给我治病,也教了我不少用紫苏治病的知识。

小时每当受凉感冒或腹痛时,只要母亲用紫苏生姜煎水叫我喝,病立即就好了……母亲说,她的堂兄吴汉仙(民国时湖南著名中医学家,现“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的创始人)告诉她:紫苏是一味很好的中药。苏叶与生姜同用,不仅可作菜的辅料,而且能解鱼虾之毒,若再加陈皮还有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伤寒感冒咳嗽的作用;苏叶与黄连同用,能治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苏梗能理气止痛,配当归煎水煮荷包鸡蛋放红糖服,能治疗女孩受凉后痛经;紫苏蔸煎水煮荷包鸡蛋放红糖,治妇女怀孕胎动不安的腹痛,有极好的效果;紫苏籽与萝卜籽,芥菜籽同用,能治老人慢性支气管炎喘气咳嗽吐痰涎……我们常说母亲是一位家庭医生,一大家人伤风感冒小伤小病从不去医院。母亲还常把这些单方告诉隔壁邻居治病。

最难忘的是“文革”中的一件事。

那是1969年初秋的一个下午。当时我在岳阳县公田区药材站工作。因大半年没回家了,于是利用集中休假的机会回家一趟。谁知当我来到荣家湾镇家门口时,只见大门紧锁,门前满地落叶,窗户上也结了尘网。我莫明其妙地找到在镇邮电局工作的父亲。才知道母亲与家里的弟妹几个月前,在又一次城镇居民下放运动中,已被下放到了农村老家一一荣湾乡去了。

当我找到母亲的住处时,只见一家4口租住在一户农民约30平米的房里。小弟小妹睡在只有一半楼板,屋顶瓦片透着光,弯着腰才能进的楼上;父母则睡在既是客厅,又是厨房与餐厅的楼下;家俱把房子挤得满满的。半年不见,52岁的母亲满头花发,脸色腊黄,身形瘦削,全然不像春节时的模样了。我含着泪哽咽地叫了一声:“嗯妈……”再也说不出话来,只是满屋乱看。骤然情绪低落下,我突然发起了高烧头痛,喉咙冒火,扁桃体发炎喉咙痛讲不出话了。母亲急忙从门前的田坎边摘了一把紫苏叶与生姜煎水,煮了一个荷包蛋让我喝汤呷蛋。还用热水给我擦背,又作头部按摩。已是十九岁的我,躺在母亲的身边,作儿子的幸福感涌遍全身。我一声不吭,只是闭着眼流泪……奇怪的是,半夜醒来,居然烧退了,喉咙也不痛了!

母亲更让我懂得了紫苏的可贵品格。

母亲对紫苏很有研究。记得一次与母亲一起整理采回的紫苏时,我问母亲:“紫苏到处都可以成活,为什么长在路边与地里的紫苏特别香,而长在阴暗处的却没有辛香气?”母亲对我说:“紫苏不择地方都可以生长,那是它要顽强地活着,但它特别喜爱太阳,是太阳才让它具有阳刚之气的辛香味。而且紫苏虽气味辛,但不火不燥而不伤人,让人都喜爱她。”

我不懂便问:“怎么个既有阳刚之气,又不火不燥?”母亲笑着说:“你看,紫苏叶边有锯齿,梗又四方,有棱有角,可见它方正而不圆滑;但紫苏梗中间是空的,上下通达,又说明它内心很空灵;紫苏性味辛温能发汗驱寒,但又不辛燥伤人津液;而且紫苏的香味闻了令人心情愉悦,还让人胃口大开…… “ “吔,还真的是!” 我似有所悟,说:“难怪这紫苏总是让人喜爱而忘不了。”

作者简介:

紫苏嫁苏家五兄弟(荣鸿紫苏之恋)(2)

紫苏嫁苏家五兄弟(荣鸿紫苏之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