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德字,就不得不说一下“多一横、少一横”的问题。研究一下历史上“德”字的写法,可发现其原因并不简单,它反映了这个字在我国文字书写史中的演变过程。

毛笔德字怎么写(德字到底应该多一横还是少一横)(1)

德的甲骨文由外面四个折角(行,四通大道)和中间部分(直,不曲折,不犹豫)组成,表示大道直行;有的甲骨文将四通大道“行”简化为“彳”。德的造字本义表示: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大道坦然直行。

毛笔德字怎么写(德字到底应该多一横还是少一横)(2)

除此之外,“德”字最早的写法,见于周代的青铜器《麦彝》,“双人旁”的半边,只写个“四”字,上无“十”下无“一”无“心”。而在周代的《散氏盘》中,其写法已与后代的写法相近,但“德”字中间无一横。这种写法从先秦至汉魏六朝至隋至唐初,在大篆、小篆、竹简、帛书以及汉隶、魏碑中,“德”字中间无一横的写法都一贯未变。(在此要说明一下,书法字典查到的“汉印”虽然是有一横,但找不到其出处,不清楚是否是出土的汉印里的还是后来人制的,但从“汉·帛书”可以看出“德”字是无“一”横的,而帛书的可信度是实实在在的。包括后面王羲之的小楷“德”有一横,我也没找到出处,写过王羲之帖子比较多的朋友可以留意下。)

毛笔德字怎么写(德字到底应该多一横还是少一横)(3)

唐高祖李渊在李世民出生后,曾专门向寺院写过文章为李世民祈福,碑文收录在《全唐文》第三卷中,其中德字亦无“一”横。原文如下:

草堂寺为子祈疾疏。郑州刺史李渊,为男世民因患,先於此寺求佛。蒙佛恩力,其患得损。今为男敬造石碑像一铺,愿此功德资益弟子男及合家大小,福德具足,永无灾鄣。弟子李渊一心供养。

毛笔德字怎么写(德字到底应该多一横还是少一横)(4)

有说法认为:“德”字中间多写一横,在唐代中期始见。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李白的族叔,开元天宝年间人。李白曾赠诗“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他始学李斯《峄山碑》,在秦小篆变势又变体,而在他书写的篆书《千字文》中,“德建名立”的“德”字,在字中间添写了一横。这是“德”字有一横的始见。

毛笔德字怎么写(德字到底应该多一横还是少一横)(5)

几乎与其同时,书法家史惟则在《荐福寺大戒德律师碑》中,“德”字也加了一横。但在碑文(隶书)当中,德字却无“一”横。这个就很有意思了。

毛笔德字怎么写(德字到底应该多一横还是少一横)(6)

《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刻立于唐代宗大历六年。撰文者韩云卿(据说是韩愈的叔父),以文辞独行于中朝;书碑者韩秀实是隶书名家韩择木之子;篆额者李阳冰,人推为秦汉而后,篆书第一手。三人的合璧之作人誉为“三绝碑”。

可见中唐时期,在篆书中出现了 “德”字加了一横的写法(隶书写法貌似没有),但这只是书法中出现标新的异体,在典章文献中并不通用,如唐碑《郭府君墓志碑》,字体为楷书,写“大唐武德七年……”,“德”字中无一横,武德为唐高祖李渊年号,可认为这是唐代通行文字书写的范例。“德”字的这一写法,从唐初至明末清初,均循旧例未变,延至明代仍可以找到一些佐证(查找资料时发现一些“大明宣德年制”的器物,上面的落款是没有横的,但文物收藏这部分真假实在是不好说,尤其还是网图,所以也就不拿来说了,自己有兴趣可以去查一查)。

毛笔德字怎么写(德字到底应该多一横还是少一横)(7)

到了清初,事情来了一次出人意料的颠覆。康熙49年(1710年),下旨编《康熙字典》。康熙55年(1716年)书成,在《康熙字典》中,收入的德字,赫然是有一横的“德”字。这样的结果是,清以前,无一横的“德”字是通用的规范字,有一横的“德”字是书家偶一为之的异体字,《康熙字典》问世后,这种情况就倒了过来。

清代在典籍文书中必须使用有一横的“德”字,民间亦通用成例,但对书法家的书写则并不限制。

如《篆书字典》中收入了清代邓石如的两个篆书“德”字,一字有一横,一字无一横;《中国书法史图录》收入成亲王永瑆的一幅格言,在:“以道德为广宅”一句中之“德”字即无一横。

毛笔德字怎么写(德字到底应该多一横还是少一横)(8)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康熙字典上“德”字有一横,而康熙手书“大学碑”里的“德”字却没有横。

毛笔德字怎么写(德字到底应该多一横还是少一横)(9)

赫赫有名的北京烤鸭“全聚德”,始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上书“德”字同样没有横。民间虽然对该“德”字无一横有诸多故事版本,但想想当时的文化教育水平,笔者认为大多是后来人杜撰的,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或许“德”字在有清一代,可写无一横的“德”字只限于书法家,毕竟官方编制的《康熙字典》中的规范字,在当时也是不可随便逾越的。

建国以后我们使用的简化字就延续了有“一”横的这个写法,但是我们在学书法、临古帖时依旧是愿意写没有“一横”的这种写法;包括繁体字,我们依旧还是愿意学习古人的写法,因为这是我们的历史文化不可磨灭的一个部分。

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永远无从得知,我们也只能从历史文献和留下的这些蛛丝马迹去揣摩一个接近真相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