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横渠四句、王阳明的四句教、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贯穿了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而当我们分析毛泽东的五种人所蕴含的内在儒家底蕴时,发现毛泽东所提倡的五种人,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通俗化表达,不仅影响了一代人,今天仍有价值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横渠四句为什么叫横渠四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横渠四句为什么叫横渠四句(横渠四句)

横渠四句为什么叫横渠四句

张载的横渠四句、王阳明的四句教、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贯穿了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而当我们分析毛泽东的五种人所蕴含的内在儒家底蕴时,发现毛泽东所提倡的五种人,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通俗化表达,不仅影响了一代人,今天仍有价值意义。

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的是士大夫的人生理想与抱负,从学究天人、立德成人、继不传之学到开太平盛世;王阳明的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王阳明对儒学理想人格塑造的探索,其提出的致良知,是对张载为生民立命的具体化: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就可以立德成人;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在描述人的四种境界基础上,鼓励和推崇的是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要人们追求一种有道德、无私忘我的人生信仰。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在总结了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之后,提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要求,给普通民众和共产党人提出了精神标杆和人生理想。

毛泽东提出的五种人,是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人生理想和精神境界而提出来的,与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有内在的联系。

高尚,是指道德品质高雅与行为端正,这种人不庸俗,不卑鄙,是儒家所推崇的正人君子;纯粹,要比高尚更进一步,是道德修养的极致,至纯至善,纯粹如精金,是圣人的思想境界;有道德的人,是对大众的要求,即使做一个公民,也要有基本的做人的道德,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之事,否则禽兽不如;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对人的日常修为的要求,要有向上的精神追求;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要做对人民有利的事,要为人民谋利益,不能伤害人民的利益。

毛泽东在这里是先从大处着眼,为人树立一个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纯粹至善的境界目标,这里类似于冯友兰四境界中的至善境界;而有道德的人,则与冯友兰的道德境界是一致的;至于有益于人民的人,则是对共产党人的要求,类似冯友兰的第四境界,要有无私无我之境界。

毛泽东是政治家、革命家,可从毛泽东的人生理想、胸怀气度、洋溢在诗词歌赋、文章中浓郁古典文化底蕴,他实际上是一个儒家,从他为共产党确定的立党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倡共产党人要大公无私来看,正是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以他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儒家的以民为本、治国平天下理想落实到现实中来,而他提倡的五种人,正是儒学理想人格的通俗化表达,我们今天如能都做到五种人,达到五种人所具有的思想境界,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正气、和谐向上的社会。(2019年9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