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阶学习部分:

老莱子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他侍奉父母,非常孝顺,想尽一切办法讨父母的欢心,使他们健康长寿。他七十岁时,父母还健在,为了不让父母见他有白发而伤感,他做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时装成小儿跳舞的样子使父母高兴,以尽孝道。“彩衣娱亲”又称之为“莱子斑衣”。

后用此典故形容尽心孝敬奉送父母。

有关归雁家书的成语(形容尽心孝敬奉送父母)(1)

------------------------------------分割线,以下是进阶部分---------------------------------

典故的来源:

《初学记》卷十七引《孝子传》 曰:“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彩褊襕衣, 弄雏鸟于亲侧。”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曰:“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太平御览》卷四一三引师觉授《孝子传》曰:“老莱子者楚人,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着班(斑) 兰 (斓) 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 胅(跌),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孔子曰:‘父母老,常言不称老,为其伤老也,若老莱子,可谓不失孺子之心矣。’”

有关归雁家书的成语(形容尽心孝敬奉送父母)(2)

典故的用法示例:

【戏彩】清 汤斌:“到日高堂应戏彩,御香未散绕衣襟。”

【戏彩】清 杨宾:“戏彩愧老子,挽须同小儿。”

【莱衣】宋 苏轼:“归心正似三春草,试著莱衣小。”

【莱衣】清 龚自珍:“只将愧汗湿莱衣,悔极堂堂岁月违。”

【彩衣】唐 杜甫:“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

【彩衣】唐 罗隐:“珍重彩衣归正好,莫将闲事系升沉。”

【彩服】唐 李商隐:“仙舟尚惜乖双美,彩服何由得尽同。”

【彩服】宋 苏轼:“爱君五十著彩服,儿啼却得偿当年。”

【彩服】金 元好问:“彩服庭闱趋,绣衣霄汉立。”

【斑衣】宋 范成大:“斑衣误作长裙曳,三年思归今得归。”

【斑衣】明 程本立:“一官淹白首,万里梦斑衣。”

【五彩服】唐 刘禹锡:“贪荣五彩服,遂挂两梁冠。”

【老莱心】唐 刘方平:“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

【老莱衣】唐 李商隐:“雪中东郭履,堂上老莱衣。”

【老莱衣】唐 赵嘏:“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老莱衣】宋 陆游:“不如御史老莱衣,世彩堂中奉春酒。”

【老莱衣】宋 陈与义:“愁边潘令鬓先白,梦里老莱衣更斑。”

【老莱戏】宋 陈与义:“中间共作老莱戏,世上乐复有此不?”

【老莱裾】宋 苏轼:“忍把还乡千斛泪,一时洒向老莱裾。”

【莱子衣】唐 岑参:“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

【彩衣斑】宋 张孝祥:“年年今日彩衣斑,兄弟同扶酒盏。”

【斑衣侍】宋 张元干:“满泛椒觞献寿,斑衣侍,云母分屏。”

【斑衣舞】清 顾炎武:“荻字书犹记,斑衣舞尚寻。”

【舞衣斑】清 归庄:“酌酒升堂惭玉润,回看左右舞衣斑。”

【舞莱衣】清 秋瑾:“忆昔椿萱同茂日,登堂喜舞莱衣。”

【舞斑衣】宋 郑域:“泛绿依红无个事,时舞斑衣而已。”

【衣同莱子】唐 罗隐:“衣同莱子曾分笔,扇似袁宏别有天。”

【弄乌莱子】宋 陈与义:“避地梁鸿不偕老,弄乌莱子若为心。”

【服彩老莱】唐 孟郊:“服彩老莱并,侍车江革同。”

【莱子戏庭】金 元好问:“彩服仙童画不如,直疑莱子戏庭除。”

【斑衣儿啼】宋 黄庭坚:“斑衣儿啼真自乐,从师学道也不恶。”

【彩衣娱白发】明 唐寅:“阶暗彩衣娱白发,月明黄鹤下青天。”

有关归雁家书的成语(形容尽心孝敬奉送父母)(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