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将军,是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曾领导过南昌起义,抗战时期担任新四军的军长,率领全军积极抗日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可是1941年,抗战还没有完全胜利的时候,国民党发动了二次反革命行动,制造了皖南事变,叶挺将军率领部队和国民党顽固派激战八天,最终因弹尽粮绝被俘。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1)

叶挺

被俘虏后叶挺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先后被转移到桂林,重庆、上饶等地,一共被监禁了五年两个月

抗战胜利后叶挺将军被解救释放,党内的领导都在盼着他回来。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乘坐飞机返回延安的叶挺等人,遭遇了空难,整个飞机上无一人生还

周总理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首先想到的就是:

这是一场有规划的阴谋。

可惜周总理到最后,也没能查出来背后的蹊跷,叶挺将军的死,也成了周总理心中难以放下的一件事。

那么叶挺将军遭遇空难,究竟是一场纯粹的意外事故,还是有人刻意而为之,故意策划伪造了一起,人为的灾难呢?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2)

叶挺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1945年

当时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国终于打跑了日本侵略者,在全国都沉浸在喜悦情绪中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当初国共之所以合作,是因为日军侵略中国,有了这个共同的敌人,双方才得以联合,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如今这个共同的敌人没有了,国共又该如何相处?

其次两党在抗战中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侵略者被打跑之后,国内又由哪一个党派来执政?这些都是各方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蒋介石看来,抗战结束后执政党非国民党莫属,所以他的内心其实已经决定要发动内战了。只不过表面上的工作还是要做,起码在开战之前,也要装装样子。

于是在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向延安发报,邀请伟人来重庆进行商谈,以此来掩盖自己的野心。

在当时的局势下,任谁看这都是一场鸿门宴,如果要赴约,那么一定会爆发一场明争暗斗。但是为了国家利益考虑,伟人还是应下了蒋介石的邀请,带着周总理王若飞等人,一同飞往重庆,和蒋介石进行商谈。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3)

重庆谈判时期毛泽东与蒋介石

在初步的谈判结束后,伟人就坐着飞机回到了延安,留下了周总理等人,和国民党继续谈判和接洽。对于叶挺将军的营救,也是在这时开始的。

在谈判的过程中,我方代表提出要尽快释放被监禁的叶挺将军。为了双方的谈判继续进行,国民党释放了叶挺将军,在出狱三天后,叶挺将军再次恢复了党籍

紧接着叶挺将军就收到了中央军委发给他的电报,希望他能够尽快从重庆赶回延安,因为有一场紧急会议,需要叶挺将军去参加。

在收到电报之后,叶挺将军也是心急如焚,一方面被监禁了5年之久的他,被释放后很想去见见大家,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投入到中央的工作中去。

可是当时国内的交通还不够便利,如果要坐车去延安的话,最短也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这样一来肯定来不及参加会议了。巧的是当时留在重庆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王若飞,博古等人,也要返回延安汇报工作。当时王若飞和博古,作为我党的谈判代表,在重庆开展的谈判工作并不顺利。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4)

王若飞

我方提出的全国停战协定,进行整军等一系列方案,都遭到了国民党方面的否决,谈判进程一度搁置。

对于这一情况,二人需要回延安进行汇报,由中央商议之后,再做后续的谈判决定、因为他们是谈判人员,所以乘坐的是飞机,能够尽快返回延安。

想到了王若飞,叶挺将军心中也有了主意。

叶挺将军找到了谈判代表王若飞同志,并表明了希望能够和他们一同乘坐飞机,返回延安,这样他就能够按时参加紧急会议了。

就这样叶挺将军搭上了这班返回延安的飞机,心中承载着无限的希望和期盼,带着对同志们的思念,登上了美军的C47运输机,和谈判人员们一起返航了。

五年没有回延安,没有见过同志们的叶挺将军,心中既高兴又紧张,飞机上的其他同志,也是心事重重。

从国民党的表现来看,对方根本没有要和平解决问题的打算,接下来该怎么办,又是一项新问题,唯一能够让他们感到欣慰的就是,那位领到过北伐起义,屡建奇功的叶挺将军又回来了。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5)

叶挺(右一)

在叶挺将军等人返航的途中,延安的机场也热闹起来了。

在得知叶挺和重庆谈判的同志们要回来后,中央的领导人早早地在机场等候了,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准备迎接谈判代表团和叶挺将军。

可任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等来的不是飞机降落,而是飞机已经遭遇空难,无一人生还的消息。

这艘运输机是由飞行员兰奇上尉驾驶的,除此之外还有瓦伊斯、迈欧和马尔三位上士,在叶挺将军等人上了飞机后,兰奇发动了引擎,驾驶着飞机开始飞离重庆。

经过短暂的飞行后,这位有着3000多小时飞行时长的驾驶员,发现飞机似乎有些异常,于是他立马让三位搭档,调查并报告数据。

在得知数据一切正常后,兰奇上尉虽然心中有疑惑,但是也没有过多地去追究,只是认为自己的直觉或许错了,毕竟直觉不会有数据精准,于是他就这么安心地驾驶着飞机,虽然飞行高度比预计的要偏低一些,但是这并不妨碍她们顺利飞往延安。

此时的兰奇还没有意识到,他的直觉是正确的,这次的误判,让一场危机降临到了众人身上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6)

C47飞离重庆后,并没有直接飞往延安,而是在西安进行了中转,途中加了一次油,才从西安出发开始飞往延安。

可是让人疑惑的是,再次起飞后的C47,并没有朝着延安飞去,而是飞到了山西境内的黑茶山地区。在这里飞机遇上了大雨和暴风,受天气影响,C47在空中颠簸得很厉害,好在飞行员兰奇经验老道,驾驶着飞机逐渐稳定了下来。

被大雾包围的飞机,只能借助飞机上的磁罗盘辨别方向,意外也是在这时发生的,依靠着磁罗盘。C47飞进了一片浓雾,最后因为飞行高度不够,飞机和山体撞击后坠毁,飞机上包括飞行组的17人全部身亡,无一幸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八空难”,消息传回延安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

领导人在接机的当天,还在机场听到了飞机的引擎声,从声音来判断,当时飞机距离延安的距离应该已经不远了。可是没过多久,声音变得越来越小,到最后完全听不到了。原本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的C47迟迟没有降落,众人悬着的一颗心,也始终没能放下。等待,似乎成了一种煎熬。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7)

一直到4月11日之前,延安方面一直都没收到任何关于C47的消息。领导人心中也开始变得不安,得不到消息大家只好以天气不好,飞机延误的理由来安慰自己。

可是当大家得知,美国方面也失去了和C47的联系后,众人心中的不安被再次放大了,没过多久,美国就确认了一个消息:C47运输机失踪了

这艘运输机上乘坐的,都是我党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安危是不可轻视的。

在得知飞机失踪后,中央立马派人,和美方人员共同进行调查,甚至发动了解放区的居民们,去寻找飞机的踪迹。

仅仅花费了一天的时间,调查人员就找到了C47,只不过此时的C47已经变成了残骸碎片,现场一片狼藉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8)

根据山西省黑茶山地区的书记报告,他们在山区里发现了一架,已经坠毁在地,并且有燃烧痕迹的飞机。

在得知消息后,美方人员和我党的调查人员共同前往,经过确认后,认定在黑茶山的飞机残骸,就是失踪的C47运输机。

经过进一步地调查,飞机上的17人,全部遇难身亡,无一幸免

在消息传回中央后,领导人的心情十分沉痛,周总理看到调查人员提交的报告,甚至忍不住流出了泪水,等了好几天,等来的却是空难的报告,心中唯一的一丝希望也被浇灭了。

刚刚被放出监狱的叶挺同志,还没能回延安看一眼,就这样离开了人世,还有重庆的谈判代表团,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汇报工作。

对于这场空难事故,周总理怎么都不相信,这就是一场单纯的空难。

因为在传回C47已经遭遇空难后,调查人员又深入调查了,C47是如何撞上黑茶山的。

根据调查人员的调查,排除了他人引爆飞机的可能性,从现场的痕迹来看,飞机是在撞击到黑茶山之后,才爆炸起火的,这肯定不是人为制造的。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9)

4月8日那一天,黑茶山地区下的是雨夹雪,整体的能见度较低,致使飞行员驾驶的飞机,误撞到了黑茶山,最后造成了这一场令人痛心的空难事故。

不过调查人员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原本应该向北飞的飞机,可为什么又会跑到黑茶山地区呢?

黑茶山的高度只有2000尺,根据调查当时飞机的高度是6000尺,高度差这么大?飞机是怎么撞到山体上的?

调查人员提出的这些疑惑,都让这场空难,不能轻易地盖棺定论,定义为一场意外事故。

调查人员提出的问题都从侧面证明了,一定是飞机出现了问题,被人做了手脚,才会使飞行员迷失了方向,甚至连飞机的高度都无法判断。

周总理在看完这些报告后,坚定地认为,这一定是国民党特务一手策划的一场阴谋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10)

可惜的是当时飞机已经坠毁,乘坐飞机的所有人都已经遇难,想要从飞机方面着手调查难上加难。再加上四八空难发生之后,国民党和美军方面,先后表明这一场空难,完全是因为恶劣天气造成的,国共双方正处于谈判阶段,双方的关系页比较紧张,无奈之下只好对外宣称:“想系在浓雾中撞山失事的”。

不过从“想系”二字中也不难看出,当时中央虽然发表了声明,可是在声明中,却不是百分百肯定这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空难事故,对于国民党,还是持有怀疑的态度。

出于为和平建国的计划考虑,我党也没有再继续追究此事,在1946年4月15日,我方举办了追悼大会,哀思此次空难中遇难的烈士们。

这件事虽然就此收尾了,但是中央的领导,始终都没有忘记这场空难,尤其是周总理。

周总理和叶挺将军,年轻的时候就相识了,相交了几十年,又一同参加革命,既是同志又是挚友,叶挺的死,对周总理是很大的打击,没能查到空难背后的阴谋,揪出背后的指使者,也是周总理心中的一个遗憾。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11)

周总理深知,如果当时向国民党提出质疑,但是手中没有确凿的证据,蒋介石是绝对不会承认的,反倒是有可能会利用这件事倒打一耙,这是不利于国共谈判,推动和平建国的。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四八空难的真相已经被定性,难以揭开重重迷雾的时候,有一个人把当年的真实情况全盘托出了。

时隔50年后,当初的那个计划,被一五一十地记录了下来。

和领导人的猜想相差无几,这根本不是一场普通的空难事故,而是有人刻意而为之,故意制造出来的,只不过手段比较隐蔽,事后飞机爆炸烧毁,又销毁了证据,所以一直都没有被人们发现罢了。

交代这件事的是一位叫杜吉堂的老人

隐居在台湾的杜吉堂,心中一直有一个秘密,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但是在他病重快要临终前,把这个藏了近50年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

他把自己的儿子叫到了床边,详细地告诉了他,当年的那场空难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至此,这场空难的真相才公布于众,让人们所知晓。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12)

原来,这位名叫杜吉堂的老人,并不是一位普通人,在隐居之前,他的真实身份是国民党的特务,同时也是一手策划了四八空难的头目。

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国民党特务之所以要制造这起空难,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开展了谈判工作,我方希望能够和平建国。但是国民党方面,一心想要挑起内战,破坏谈判,所以在谈判开始后,国民党就一直在寻找机会,派遣了大量的特务,对我党开展的工作进行破坏,以此来打破双方和谐谈判的氛围,达到挑起内战的目的。

另一方面,国民党的特务把戴笠的死,归结到了我党秘密情报领导人,邓发的身上,认为是邓发同志害死了戴笠,致使他们的大老板遭遇空难身亡。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13)

戴笠

在1946年4月7日的晚上,也就是C47起飞的前一天,国民党空军调度科的科长王平虎,接到了一项上级的命令,要求他安排一架飞机,去送王若飞,博古等重要谈判人物回延安。

接到命令的王平虎,并没有立马着手去办,而是给南京的军统主管打了一个电话, 并且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对方。

此时的王平虎,除了是调度科的科长之外,还是国民党军统的特务,当时军统无时无刻都在找机会进行暗杀,可始终都没有发现好机会。

这一次的机会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他们自然是不能放过的。王平虎在通报了消息后,还把要乘坐飞机的人员名单,发给了军统的主管,让对方来制定计划。

这一次计划原本是针对我党谈判人员的,可是军统的主管在名单里还看到了邓发同志,军统的人都认为,这也是一次报仇的好机会。

于是他们立马针对此事召开了会议,并且把这次的任务,交给了杜吉堂。当时的杜吉堂是中美特别合作所特工队的队长,也是军统内部的骨干力量之一。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14)

邓发

在上级打来电话的时候,杜吉堂还在睡觉,听到指示后困意全无,上级的意思是,要让C47在飞行的过程中出现“意外”,而且绝对不能让人看出来,这场意外是人为的。事后既不能留下线索,也不能留下把柄,就算是对方怀疑这是人为的,也绝不能被查出任何的蛛丝马迹,这样的要求可难倒了杜吉堂。

杜吉堂苦思冥想,愣是没想出来一个好主意,眼看着天快要亮了,距离C47起飞的时间越来越近,顾不上那么多的杜吉堂,半夜里给自己手下的骨干打电话,把他们叫来开了一个会议,让这些骨干聚在一起想办法。虽然人变多了,但是特工队的队员们,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毕竟平日里做任务,也不需要如此严谨。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位队员开口了,因为他对飞机的构造非常了解,所以提出把磁铁吸附在飞机的仪表盘上,受到磁铁的影响,飞机的仪表盘一定会出现偏差,到时候飞行员无法准确判断高度和方向,飞机很容易出现迷航的状况,如果再遇到糟糕的天气,必定会引发一场空难事故。

杜吉堂听完他的建议,当机立断就采纳了,他相信这名队员对飞机的了解,而且这个计划也符合上级的要求,虽然是由磁铁引发的,但是空难是真实的,并没有人为的痕迹,更何况飞机一爆炸,所有的证据都找不到了,他们军统自然能够撇得一干二净,即便被怀疑,只要拒不承认,对方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15)

在确定了计划方向后,杜吉堂和他手下的队员,调来了C47的飞行记录以及内部构造图,共同完成了一份详细的计划。

4月8日上午8时,即将要起飞的C47运输机,进入了检修和检查阶段。军统的杨耀武,假扮成了飞机的维修人员,在王平虎的掩护下,顺利地进入了C47飞机,开始实施计划。

因为拿到了飞机内部的结构图,进入飞机后,杨耀武很快就找到了驾驶舱,把提前预备好的磁铁,吸附在了高度表和磁罗盘背后。

完成任务后,杨耀武不急不慢地走出了飞机,按照指定的路线离开了机场。

45分钟后,C47飞离了重庆,兰奇飞行员感觉到有异常,其实就是受磁铁的影响,仪表盘不准确了。

飞机在西安加完油重新起飞后,遇到了恶劣天气,大雾笼罩了飞机,能见度非常低,飞行员只能按照高度仪和磁罗盘的数据调整路线。

之后高度仪出现了严重的偏差,飞行员只能根据经验,在大山之中来回穿梭,此时C47,其实已经完全偏离了原本的路线,只不过是飞机上的飞行员不知道罢了。

叶挺乘坐飞机遇难(叶挺乘坐飞机遇难)(16)

飞行经验虽然能够确保飞机一时的稳定,但是却不能保证飞机能够按照预定的路线和高度飞行,从6000尺降到2000尺,飞机上的驾驶员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这才撞上了黑茶山,引发了爆炸。

这次的空难事件,也被军统认为是一次出色的任务。

但是因为涉及到两个党派的问题,所以任务虽然成功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敢曝光,更没有人敢承认,这就是国民党军统所做的。

杜吉堂作为一手策划了这起空难的领头人,对于此事再清楚不过。这也成了他心底的一个秘密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向人提起过。

可是临终前的他,觉得这件事情像一块儿大石头一样,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因为当时飞机上,还有叶挺将军的两个孩子,他俩是非常无辜的。

每每想到这里,杜吉堂心中倍感愧疚和煎熬,于是在临终前,他决定把这件事告知自己的儿子,让他把真相揭开,叶挺所乘飞机空难的真相,在时隔50年后,终于浮出了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