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物理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752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在费地做了有名的“风筝实验”,证明打雷是自然界里的一种放电现象,天上的电和地面上的电没有本质的区别。

富兰克林指出,在建筑物上装一根尖的金属杆,杆的末端通过导线和大地连接,建筑物就可免遭雷击。他由此发明了避雷针。

英国自卫战(富兰克林参与反英战争)(1)

富兰克林

1772年,英国为保护军火仓库避免雷击,组织了一个研究对策委员会,富兰克林被任命为委员 ,在讨论中,对避雷针的顶端形状展开了争论。有人提出顶端应做成球形,捧场的人说,圆形看起来美观,更显得完美无缺。

富兰克林对这些无知者的喧嚣很气愤,他反驳说:安装避雷针的目的是避雷,是为保护建筑物的安全,不是为了美观漂亮,只有做成尖头,才利于放电,这样才能避免雷击。他据理力争,最后,他的主张被采纳。

英国自卫战(富兰克林参与反英战争)(2)

避雷针

1776年,美国为摆脱英国的殖民压榨,爆发了反英战争,富兰克林积极为之奔走呼号,英国人憎恶他,对他发明的避雷针也表示憎恶,真可谓恨屋及乌了。

1780年,英王乔治三世发布命令:“把克攸王宫以及其他地方尖头避雷针砸掉,统统换上圆球的。”国人对国王这种丧失理智的神经病做法不解,因为这样做会招来损失,所以对这个愚蠢的决定拖着不执行。

气急败坏的英王乔治三世为彻底铲除富兰克林的尖头避雷针,叫来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约翰·普林格尔(1707——1782),让他宣布,圆头避雷针比尖头的更安全可靠。

英国自卫战(富兰克林参与反英战争)(3)

乔治三世

但是,普林格尔没有亵渎科学的尊严,不能违心从命。乔治三世咆哮着把他哄了出去,第二天,普林格尔愤然辞职,尖头避雷针仍安装在英国的建筑物上。

科学自有科学的尊严,它并不屈于权力,亵渎科学的神圣,得到的只有科学的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