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知道抓周是什么,他是宝宝长到一周岁的时候,想通过宝宝对某个东西的兴趣从而看出宝宝将来能够从事怎么的工作,当然这种抓周的方式是从老古人流传下来的,不知道准不准,但是很多宝妈宝爸们都希望通过这种娱乐的方式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宝宝,也是觉得非常有趣的行为。


邻居家玥玥去年生了一个宝贝男孩,一家人高兴的不得了。就在前几天孩子过了一周岁的生日,生日的当天妈妈为孩子准备了一份大礼,就是让宝宝抓周。客厅的地毯上放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其中有人民币,玩具,扑克还有篮球,包括书籍等物品,看看孩子对什么比较感兴趣,家人们也非常期待。

宝宝抓周抓了勺子和锤子(拿起一样东西不撒手)(1)


周岁男宝抓周,拿起一样东西不撒手,宝妈愁的睡不着觉。只见孩子看到一样东西非常好奇,于是爬过去要拿,妈妈以为孩子看到了那个大大的篮球,心想篮球是一项体育运动,如果孩子喜欢体育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励的事情,想到这里突然孩子停了下来,把篮球旁边的扑克拿在手里,看着孩子对手中的扑克爱不释手,妈妈瞬间失望了。

这么小的宝宝虽然什么都不懂,在妈妈眼里也是通过这种娱乐方式来给家人带来欢乐,不过说实话妈妈还是希望宝宝能够选到一些积极有帮助的东西,比如书后者篮球,用妈妈的话来讲,宝宝选择了扑克,到时候可千万不要因为贪玩或者赌博走上歪路,那到时候妈妈和家人可是愁的睡不着觉了。

宝宝抓周抓了勺子和锤子(拿起一样东西不撒手)(2)


抓周到底准不准?

如果把抓阄当成是一种迷信认为孩子抓到之后就是喜欢,从而开始从这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那么这种的出发点是错误的。其实宝宝抓周的出发点只是对一个东西好奇,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意识什么是兴趣,通过视觉来判断外界的感知,而不是真的对某个东西产生喜欢,这种是暂时的,如果在让孩子选择一次他可能会选择其他的。

通过抓周的方式只是一种大人的娱乐方式,他不存在任何的未来或者对孩子将来产生什么影响。在家长心里孩子是天真可爱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大人所关注,在孩子心理只是存在好奇,并没有兴趣或者未来可言,所以家长们要把心态放平,不要因为这种抓周娱乐的方式而硬性的对孩子的未来干涉,那样就违背了抓周的原则。

宝宝抓周抓了勺子和锤子(拿起一样东西不撒手)(3)


想要孩子成才,家长不妨试试这几招

1: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这就是意味着孩子的最重要的老师就是家长,家长首先要想教育好孩子,自己先做好榜样。

家长对自己要求高了,孩子也看在眼里,要不然孩子就会说家长为什么不自己做总是要求自己。比如想要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家长需要陪同孩子一起阅读,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也自然习惯了阅读,最忌讳的就是硬性管教孩子阅读,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和叛逆。

宝宝抓周抓了勺子和锤子(拿起一样东西不撒手)(4)


2:学习是通过慢慢的培养来让孩子产生兴趣开始的,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从学习当中找到乐趣,找到学下去的理由。家长们先要耐心的让孩子感受到这一点,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互动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特点,这也是成才的一个重要条件。

宝宝抓周抓了勺子和锤子(拿起一样东西不撒手)(5)


3:不管孩子做任何的选择,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孩子是需要大人的支持,最忌讳的就是家长反对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允许做。孩子的兴趣特点有时候让大人无法理解,但是孩子也不能总是按照大人的想法做事,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和主意,他们也需要被尊重。

对于如何才能让孩子成才,小伙伴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吗?欢迎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