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的这位志愿军战斗英雄,名叫潘学仕,跟其他战斗英雄不同的是,潘学仕早年曾是一名国民党军士兵。

潘学仕1922年生于云南省弥勒市一个贫民家庭,9岁时就出来打工,后来被国民党军抓了壮丁,一直到1947年12月,才跟着部队起义,加入了人民的队伍。

唯一活着的一级战斗英雄(这位战斗英雄双腿被炸断)(1)

一开始,潘学仕对解放军不了解,以为和国民党的队伍一样,就想拿点遣散费回家。可他的家乡在云南,太远了,就暂时留了下来,想看看解放军的队伍到底怎么样再做决定。

没过几天,潘学仕便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因为在这支队伍里,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欺负他,便决定留下来。

1951年,潘学仕随部队入朝作战,时任第38军114师342团2连的一名班长。

1951年11月28日凌晨,土耳其旅200多人准备向价川方向逃窜。潘学仕所在的连,受领了肃清阳站街里的战斗。

当时,土耳其旅凭借着炮兵的掩护,占据了阳站的至高点,严重阻碍了我军前进的步伐,土耳其士兵以为我军突破不过来,毫无防备地睡起了大觉。

他们没想到,潘学仕与全连官兵悄悄摸进了阳站街里,发起了攻击。敌人的战斗素养也不差,遭遇我军突袭后,他们一边防卫,一边迅速启动了在广场上的20辆汽车,准备乘车逃跑。

唯一活着的一级战斗英雄(这位战斗英雄双腿被炸断)(2)

潘学仕最先发现了敌人逃跑的迹象,因此,他不顾一切地冲出敌人的火力封锁,来到了广场上,端着冲锋枪向敌人的车辆轮胎猛烈扫射,然后再扔手榴弹。没多久,20多辆汽车全部报废,敌军也很快被我军围歼。这一战,潘学仕立下首功!

1952年2月,潘学仕随部队参加汉江南岸守备战。当时,敌我双方打得十分激烈,后来,连队又突然受领了其他任务,准备撤出战斗。潘学仕向连长请求,他带领全班据守276.8高地,掩护连队其他人员撤退,得到了连长的批准。

敌人在炮火的配合下,用两个连的兵力向这里发起了连番进攻。潘学仕早已摸清了敌人打仗的规律,当炮火袭来的时候,他就带着全班躲进坑道,敌人炮火停下的时候,他就带人迅速就位。

可是,敌人毕竟占据数量上的优势,打退了敌人4次进攻后,全班只剩下了3个人,潘学仕的双腿也被炸断。

这时,营部通讯员爬了上来,传来了命令,要他们迅速转移到350.1高地。潘学仕看着黑压压扑上来的敌人,再看看自己被炸断的双腿,又看了看远处山坳中还没有转移出去的伤员,他立即对3名战士说:“你们先走,我掩护,先把伤员转移了。”

唯一活着的一级战斗英雄(这位战斗英雄双腿被炸断)(3)

其他战士不肯放弃他,坚决要背着他一起走,可是,潘学仕却命令他们赶紧撤,否则就没有时间了,大家谁都撤不了。

敌人再次攻了上来,3名战士将手中的弹药全都交给了潘学仕,含着泪背着伤员向350.1高地转移,并迅速向营里报告了情况。副营长得知后,拿着望远镜观察276.8高地的情况,发现潘学仕还在继续战斗着。

就在副营长准备组织人员增援潘学仕的时候,潘学仕的机枪突然没有了声音,肯定是他没有子弹了。副营长清楚地看到,敌人挥着旗让他投降,并一点一点将他包围,突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敌人围住的地方冒出一团烟火,潘学仕与敌人同归于尽!

副营长亲眼目睹了这一幕,非常痛心,立刻组织人员冲过去,抢回了潘学仕残缺的遗体,将他隆重安葬。

战后,志愿军总部鉴于潘学仕的英雄事迹,为其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荣誉称号。

历史客栈作者:荒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