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玉雕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每一件玉雕的“出世”,不单单取决于玉料本身的天然价值,还需玉雕师对玉料有高度的敏感度,根据料子的自身的独特性,设计出有灵魂的作品,赋予它深远的意义。

五子登科楷书(刀刀琢意笔笔刻情)(1)

玉雕作品的好坏不仅考验玉雕师的雕刻技术同时蕴含了玉雕师走过的路,看过的景,读过的书,摸过的翡翠。一件美玉,经细致雕琢之后,便会更有灵气和魅力。可以说,“功力”好的玉雕师,便能够赋予玉石独特生命力。一个雕刻师的雕刻技艺水平,直接影响着玉雕作品的最终价值。

五子登科楷书(刀刀琢意笔笔刻情)(2)

玉雕师周见亮在设计作品《五子登科》时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周老师说雕刻题材、元素合乎常理的大小比例,能使玉雕无限可能贴近于真实。也只有拥有强大比例把控的雕刻大师,才能驾驭比例繁琐的玉雕。

五子登科楷书(刀刀琢意笔笔刻情)(3)

他的作品《翡翠-五子登科》在2020年“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荣获优秀奖。历史上“五子登科”的典故,在《三字经》中有这样的讲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五代时期,说的是有个燕山人叫窦禹钧,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考上了功名,真可谓光宗耀祖。现在的“五子登科”延伸为人生五个方面,涵盖了学业、事业、婚姻、家庭、财运、健康等范畴。

五子登科楷书(刀刀琢意笔笔刻情)(4)

《五子登科》这件作品,鸡笼旁边大鸡带五只小鸡,鸡笼上面有金灿灿的稻穗,小鸡们都朝着稻穗努力攀爬,定将衣食无忧。鸡舍就是家,有家有爱,也谐音大吉大利。五只鸡啄食麦粒,象征“五子登科”,对子孙寄予了希冀和祝愿。此处采用了鸡来象征无字,只因其源远流长的吉祥寓意。

五子登科楷书(刀刀琢意笔笔刻情)(5)

对于鸡的吉祥寓意,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化的动物,鸡却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凤的形象来源于鸡。传说鸡为日中鸟,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五子登科》原料皮色呈块状分布,白玉莹润通透,细腻油润,黄料色泽莹润饱满。整件作品生机盎然,新颖独特,寓意吉祥,为子孙带来无尽福缘。

五子登科楷书(刀刀琢意笔笔刻情)(6)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这种想法可以说从古至今从未改变。在封建社会,平民子弟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方法就是参加科学考试。如果能够在考试后被录取,那么就有了当官的筹码。所以古代学子的终极理想,就是可以考中进士。

五子登科楷书(刀刀琢意笔笔刻情)(7)

唐代诗人孟郊一生坎坷,但是在金榜题名之后,却也风光过一阵子。他在《登科后》一诗中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登科”对古人来说有多么重要。史书记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由于这五子相继进士及第,因此逐渐演变为对科举考试的一种期许。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能够学习好、身体好,将来长大之后有一个好前途。

纵使现在许多玉雕皆由机器代替,但周见亮始终相信好的作品得用双手一刀一刀的雕刻,一笔一笔的勾画,这样的玉雕才是有灵魂的,有价值的,值得珍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