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电影《夺冠》终于上映了。

《夺冠》,原名《中国女排》,是一部以中国女排30多年风雨历程为故事主线,向大家展示“女排精神”的电影。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1)

这部电影从立项那天起,就备受关注。

因为中国几代人,都对女排有着难以言说的特殊情感。“女排精神”,也是传承了好几代人的响亮口号。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2)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光里,女排经历过巅峰,也经历过低谷,有过“超级一代”“黄金一代”创下的辉煌,也曾在08年北京主场同冠军失之交臂,随后青黄不接几乎掉到二流球队。

直到2016年,她们在里约奥运会时隔12年重新拿下了世界冠军,王者归来。

女排姑娘们向大家证明了,只要敢拼,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可以说,中国女排早已不是一支简单的球队,而是中国人精神的某种象征。

正因为如此,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也就格外的高。

昨天下班后,乌鸦立刻就冲到了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但看完后,乌鸦却略有些失望,电影不差,基本把中国女排几十年的起起伏伏说清楚了,但也没有特别好,还是有不少很明显的缺点的。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3)

1

作为一部半纪实类的电影,故事其实是大众们都比较熟悉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剧透一说,我就放心大胆地讲了。

先说说电影的优点吧。

电影主要选了中国女排发展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场重要的比赛:

第一场,1981年日本女排世界杯中日决赛,女排战胜“东方魔女”日本队,开始五连冠的王者之路;

第二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大战,女排在北京主场令人惋惜的失败,后面长期低迷的开始;

第三场,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对战巴西的生死之战,这一场绝地反击,女排王者归来。

这三场选的非常准确的,都是中国女排生死攸关的局。

其次是演员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4)

巩俐的演技非常好,饰演的郎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据说女排运动员朱婷在到达剧组时,看到郎平扮相的巩俐后,都有一阵的错愕。

朱婷作为对郎平最熟悉的人之一,都能被巩俐的扮相吓到,可见巩俐下功夫之深。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5)

多说一点,青年郎平是由郎平的女儿白浪饰演的,还原度非常高。看电影时,我听到了旁边有人在窃窃私语,为啥这个演青年郎平的演员,和郎平本人那么像。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6)

还有女子排球队的姑娘们。

中国女排现役队员朱婷、张常宁、袁心玥、丁霞、颜妮、曾春蕾、刘晓彤、龚翔宇等以及已退役的惠若琪,都在片中本色出演,生动形象向大家表现了什么叫我演我自己。

她们的出现,也拉近了观众和冠军们之间的距离,片中比赛的场景都十分还原,让人挑不出毛病。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7)

达康书记吴刚饰演的初代女排教练袁伟民,形象也十分到位。

袁伟民教练一直奉行魔鬼训练法,对于姑娘们可谓是十分严苛。无论是言语上还是训练强度上,都可以称得上是铁面无私。哪怕是大年初一,球练不好,照样别想吃饭。

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还贡献了本片的第一个泪点,人物形象立住了。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8)

一些细节的部分,比如女排姑娘们练习时候在墙上砸出的球坑、因为场地太差导致身上擦伤过多等等,也都很加分,让人深深感觉到了女排姑娘们训练的不容易。

但也正是这些闪光点,反而反衬得片中另一个重要角色形象的单薄,那就是彭昱畅和黄渤饰演的陈忠和。

倒不是说黄渤演得不好,黄渤的演技是很不错的,问题出在剧本——导演给这个角色的戏出现了大问题。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9)

2

其实,早在电影立项开始,网友们的期待声之中就夹杂着不少质疑。

尤其是在电影的几支预告片放出来以后,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

因为无论是黄渤还是彭昱畅,他们演出来的人,都和大家印象中的陈忠和太不一样了。

在预告片里,饰演青年陈忠和的彭昱畅,出现了许多搞笑的片段,最出名的就是抢鸡腿的那场戏:

训练馆的食堂加餐,给姑娘们吃鸡腿,陈忠和作为陪打教练,没有得到这个待遇。他很不服气,认为自己也是女排的一员,于是从餐盘里抢过一只鸡腿,恶狠狠地啃了起来。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10)

除了啃鸡腿外,还有被姑娘们用排球砸晕、高空抛起等片段,以及被称“胸无大志”,时常“茫然失措”。

另一边,黄渤饰演的中年陈忠和,也同大家印象中的陈忠和形象不够符合。抛开外形不谈,黄渤自带三分喜感,而陈忠和则比较儒雅。

反倒是饰演袁伟民的“达康书记”吴刚,更加符合陈忠和教练的形象。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11)

陈忠和人如其名,为人和蔼儒雅,虽然在训练场上十分严格,但一直都是一名儒将。

在赛场上无论发生多大的事,陈忠和都挂着他的招牌微笑,令人倍感亲切。

结果在预告片里,陈忠和虽然也笑了,但是怎么看都是“搞笑”。电影为了突出主角郎平,增添戏剧性,故意把陈忠和的形象丑化了。

为此,网络上甚至发酵出声,流传出了疑似陈忠和写的一封信,要求电影中把与他相关的镜头全部删掉,说电影是对他的“丑化”。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12)

尽管信中慷慨激昂的语气,并不像陈忠和的风格,但网友们还是为他打抱不平,认为这是对陈忠和的拉踩,不能这样对待陈忠和。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13)

本片的导演陈可辛喜欢通过突出主角和配角的矛盾来增加戏剧性,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比如之前的《中国合伙人》,他把黄晓明扮演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描绘成了一个大众喜闻乐见的‘“穷屌丝逆袭”的人物形象,然而俞敏洪本人就公开表示过电影对自己形象的歪曲,还写了几千字长文。

《亲爱的》中,赵薇所饰演的角色原型高永侠公开表示:电影中关于她的情节其实并不属实,她看了之后心里感觉很难受。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14)

电影上映后,我发现电影中关于抢鸡腿、被用一堆球砸晕等之前颇有争议的片段都被删掉了。片方应该是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但是整体对陈忠和这个形象的塑造,还是成问题,明显没有下太多功夫。

用网友的话来说,黄渤像是在出演自己,而彭昱畅像是在演黄渤。如果不说,没人知道他们演的角色究竟代表什么。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15)

我们这一代人对陈忠和的印象,其实并不比对郎平的印象差多少。

大家对陈忠和的印象,主要来自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

从1979年到2009年,陈忠和陪伴中国女排走过了30个年头。在这30年里,他做过7年的陪打教练、10年的助理教练和8年的主教练。

30年里,他既见证了中国女排辉煌的五连冠,也经历过低谷时期的落寞。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16)

1976年,陈忠和进入了福建男排的队伍,正式成为了一名排球运动员。

没有一个运动员不想为国争光,但陈忠和知道,自己不可能上国际赛场。尽管自己的技术细腻,发展空间很大,但身高只有178cm,对一名男子排球运动员来说,这是非常致命。

彼时,世界女子排坛强手如云。为了能够脱颖而出,女排选择了一个创造性的训练方式——找男排运动员来对打,强化女排选手的抗击打能力。陈忠和就是其中的一员。

陈忠和模仿能力极强,能够模仿国际上知名球手的打法和球路,很得当时女排主教练袁伟民的欣赏。

1979年,22岁的陈忠和从福建省男子排球队退下来,就被袁伟民借调到北京,正式成为了中国女排第一批正式陪打教练的一员。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17)

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

“命运真的让我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堂堂正正穿上了一回‘中国’的球衣……

国内比我强,比我好的队员比比皆是。只不过在挑选陪打人选时,充分考虑到不能为此影响该队实力,尽可能不挑选那些主力队员。

而我正好具备这种‘不影响实力’的因素。”

不能以男排运动员的身份走上赛场,是他的不幸。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快他就在陪打教练的位置上,开始发光发热。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18)

陈忠和十分吃苦耐劳,他经常自己一个人刻苦模仿,找到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临场揣摩。

每到比赛的时候,他就在赛场边死死盯着人家的主攻手。一旦锁定目标,他就从前后左右各个角度观察研究,很快,他就能模仿各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了:日本的横山树理、美国的海曼、古巴的路易斯……

这可苦了女排姑娘们。本来袁伟民教练采用的就是魔鬼训练法,再加上体力比男运动员略逊一筹,因此她们经常叫苦连天。

不过女排姑娘们苦,陈忠和更苦。姑娘们伤了有替补,可以休息,但他却只能自己缓一缓,然后再继续。

曾经有记者采访问他,做陪打辛不辛苦,他直言道,不亚于主教练。每天几千次的起跳、挥手,好几次中午湿着衣服就睡着了。

在他的努力下,在女排姑娘们的共同奋斗下,中国女排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19)

而后,中国女排也经历了几年的低谷。

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任主教练胡进带领的中国女排小组赛2胜3负积7分,以小组第四的成绩惊险晋级。

结果在八强赛,面对另一小组第一的俄罗斯女排,中国队以0-3完败,惨遭淘汰。

奥运会后,排球管理中心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让大家选择新的女排教练。

在当时的排球界,像袁伟民、郎平这样众望所归的教练员非常难找。排球管理中心领导很是青睐陈忠和,因为他对排球十分热爱,同时经验丰富。

但陈忠和的得票很低。这也难怪,连他自己都把票投给了胡进。他认为自己既不是运动员,也不是教练,就当好一个副手就行了。

直到排球管理中心主任徐利两次找到他,直截了当问:“如果让你干,你有没有信心?”

陈忠和这才下定决心,接过了这副重担,被“架”上了中国女排主教练的位置。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20)

上任后,陈忠和启用了一批身高突出的年轻队员,用高负荷的训练强化她们的能力,磨练大家的意志,严厉程度堪比当年的袁伟民。

很快,在他的用心调教下,队伍战斗力开始回升,2001年国际排联大冠军杯,中国女排战胜诸强,获得冠军。

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冠军,搞得陈忠和有些畏手畏脚,生怕出什么差错,才在2002年世锦赛上搞出了一场“让球风波”

在预赛提前锁定出线资格的前提下,中国女排做出在预赛和复赛中两次“让球”的决定,从而选择比较弱的对手。

预赛为了避开意大利选择巴西而“让球”给希腊,复赛为了避开俄罗斯而“意外”败给韩国,八强赛成功战胜巴西晋级。

然而,事情进展并未如愿,女排半决赛负于意大利,3-4名决赛又败给俄罗斯,让球又只获第四的成绩让陈忠和受到前所未有的外界指责和舆论压力,他也因此险些引咎辞职。

在近两年接受采访时,陈忠和回首道: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非常难过的,也是不应该的。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21)

反思之后,陈忠和也更加看清了前进的路径,那就是竭尽全力用实力去说话。

2003年女排世界杯,攻击锐利、防守严密而又斗志高昂的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战绩夺回了失落了17年的世界杯冠军。

接下来就是雅典奥运会。无数人对中国女排充满了期待,但伤才刚刚好的主力赵蕊蕊在奥运的首场比赛中就再度受伤,无缘接下来的比赛。

在情况极为不利情况之下,陈忠和却依然带着队伍,一路闯关挺进决赛。

对手俄罗斯队开局强势,连胜两局。落后局面下,姑娘们临危不乱,在陈忠和的布置下不断打出进攻变化,奋力追赶。

在紧张的对垒中,场边的陈忠和始终面带微笑,十分从容。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22)

俄罗斯主帅卡尔波里反而显得有点紧张了,大声吼叫。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23)

正是陈忠和这种笑容,感染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那场比赛,中国姑娘们一分一分拿,连扳三局,三比二逆转了俄罗斯队。中国女排时隔20年,再次登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陈忠和几乎泪洒当场。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24)

2008年,陈忠和率领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上拿到了铜牌。第二年3月,陈忠和卸任离开。

带队八年,率领中国女排重返世界顶级,作为主教练,陈忠和做得是非常不错的。

然而在《夺冠》的电影中,为了突出郎平的作用,省去了不少陈忠和的戏份,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能引起他们共鸣的部分缺失了。

整部电影看下来,仿佛陈忠和的一生,就只是一个陪打教练,当主教练的时候也不够成功。更像是一个用来衬托郎平的角色,本人的魅力几乎没有了。

作为一部半纪实类电影,这是很遗憾的。

而且,因为这个角色塑造不成功,但又占了不少戏份,使得整个电影有点尴尬——陈忠和的形象没起来,新一代女排,尤其是朱婷和郎平的感情又因为时长限制描述得不够,导致无论是郎平和黄渤这边,还是朱婷和郎平那边,都差了一点意思,给观众的感动都差了一点点。

如果换一个思路,可能会更好:

既然要突出郎平,就突出到底,中国女排中间的低谷期不描写教练了,而去着重描写这个阶段观众们的心痛,社会大众对重现女排精神的呼唤。

同时,着重展现郎平在重掌中国女排之后,是如何像袁伟民当年培养自己一样,发现培养朱婷和新一批女排队员,重塑女排精神的。

最后,朱婷不负期望,在赛场上顶住压力,用神勇的发挥带领女排战胜强敌,其一锤定音的能力比当年的郎平尤有胜之,而女排姑娘们亲密无间的配合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那一刻,所有中国观众都知道——那个熟悉的中国女排回来啦!

郎平眼前有些恍惚,新时代的中国女排和当年那个五连冠的王者之师,在她眼中合二为一。

这一刻,女排几十年的精神,完成了一个传承。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25)

3

关于电影《夺冠》的另一个争议,是在其精神内核上。

女排精神是整部电影的魂,如何体现它,这是导演的任务。

陈可辛是一个好导演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陈可辛,早年监制并拍摄了黎明和张曼玉领衔主演的《甜蜜蜜》,该片获得了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和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到现在都是经典。

陈可辛本人,也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他是第一个完成金马奖、金像奖以及金鸡奖的华语大满贯导演。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26)

但在表现女排精神的时候,陈可辛还是做得不够好。

前半段讲述80年代老女排故事时,关于为什么要得第一,陈可辛给观众的回答是,因为刚刚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急切盼望着走出去,让世界上所有人都能看到中国人的实力。

的确,在那个年代,中国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不是他们心中那个羸弱的形象,而是一个有实力的国家。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27)

从一开始,袁伟民教练就一直把“为了国家而打球”这句话挂在嘴边:当队员们练不动了,他在提醒她们要努力;当队员们浑身是伤,他要求她们不许喊累,继续加练;当队员委屈落泪,他也告诉大家打球不只是为了自己……

到后面,袁伟民教练为大家讲述自己在60年代去美国打球,住在美国的宾馆里,发现每一个房间都有冰箱、有彩电,而我们自己的国家太弱了,所以才这么努力。

这个道理在排球上也是一样,我们没有外国队的训练条件,只能用加倍的努力去拼,去争那一口气。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28)

1981年的世界杯比赛,千家万户都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

他们中既有东北厂子里面的工人,也有北京机关大院的工作者;他们既有学生,也有普通的百姓。

大的,小的,老的,少的,所有人都只为了四个字,中国女排。

这就是非常强烈的时代特点,很真实。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29)

比赛赢了以后,大家一起举着国旗跑到大马路上欢呼、游行;08年奥运中国输了后,场边痛骂郎平的观众;16年里约赛场上,被巴西球迷包围了的中国人,依旧在哭着喊加油……

这些场景非常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30)

但到了后半段,这种家国情怀一下子就落下来了。

导演在后半段很用力地在诠释,女排精神在新时代有了变化,新的女排姑娘们因为动力不足,不想打排球了,郎平告诉她们,要享受体育本身。

女排队员们的生命里不应该只有排球,排球也不应该只是为了国家争光,队员们打球,是出于对排球的爱,是为自己快乐地打球,要让排球回归体育运动本身。

这是最后一场了,你是为了你们自己打的。

的确,对于队员个人来说,她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很重要的,每一个人都不是机器,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但这一点,和为国争光并不冲突,完全可以两点齐头并进。

试问,哪个国家的体育队员,不想以冠军的身份在赛场上骄傲地唱自己国家的国歌?

在登顶世界第一的同时,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为国争光两者同时达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但导演在后半段过于强调为国争光不是打排球的唯一,刻意到了为了说教而说教的地步,直接让电影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感情割裂了。

为什么“女排精神”就不能是集合了爱国与爱体育二者的呢?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31)

整部电影看下来,你说它不燃吧,有不少片段还挺燃的;说它很燃吧,好像又差了点意思。

三场比赛,三个高潮,但每次感觉要激动起来了,结果那个劲儿就那么过去了。

电影全篇前后的主题割裂,导致没有一个最终的情绪爆发点,是非常致命的。

如果是不了解女排的人去看,有的桥段很可能会无法带入。因为整部电影下来除了郎平和女排运动员有名字,其他的人连姓名都没出现过。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32)

想要把女排的故事拍好其实很难。

因为对于已经发生了的历史故事,最重要的不是历史本身,因为谁都知道故事的结局。重要的是能不能在叙事上翻出新花样。

在素材的取舍上,由于时间跨度过大,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感觉是处处都点到了,但处处都没有立住。

导演既想突出人物,又想拍出群像戏。

但女排注定是一个群像戏,就像片中说的那样,“女排没有我,只有我们”。这样两边都想要,结果就是群像中的很多人形象都比较单薄,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碎片化的拼接,平铺直叙的故事,后半段对新女排的描写只画出了她们的皮,没有写出她们的骨。

总得来说,《夺冠》算是一部达标的作品,值得一看,但离非常优秀还是差了一点,我个人给7.5分。

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

直到影片结束,我也没有找到答案,可能导演讲到最后自己也搞不清楚了,几种感情杂糅在了一起。

但实际上,女排精神从五连冠的时代到现在,一直都是连贯的,直到今天还值得我们学习。

女排精神是什么?

女排精神是明知前方荆棘密布,依然永不放弃,勇往直前;是明知背后是万丈深渊,依然稳扎稳打,绝地反击;是哪怕胜利就在眼前,依然不骄不躁,兢兢业业。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巩俐观战女排比赛(巩俐神还原女排队员参演)(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