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美育为辅,丰润灵魂

周国平先生在谈到教育时曾提出,在让孩子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对其进行德育、美育。“如果说德育的目的是灵魂的高贵,那么美育的目的则是灵魂的丰富。”孟子有言:“充实之谓美。”而这般充实不仅来自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需凭借美的滋养达到丰盈。

美育滋养脾性。据调查显示,在各个行业中,从事音乐工作的犯罪率最低,可见,音乐之美激发了人向真向善的一面,而摒弃犯罪此种恶行。再如,江南佳丽地,自古是诗与歌的聚集处,听一曲吴侬软语的悠悠评弹,内心便如这细雨桂花,流水绕环的水乡般平静温柔,再大的痛苦与焦躁似乎都会在江南诗情美的滋养下涤荡消散。

美育激发潜能。古代王公贵族在通习四书五经之余,为何仍要学习六艺。于其日常用事,行军用兵之道中可窥见一二。礼、乐、射、御、书、术使其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写诗,在内能治理朝纲,在外能运筹帷幄,把控好作战御敌的时机。此皆出于美育所带来的能力的均衡。再者,正是由于沙利文小姐对海伦.凯勒进行美的教育,令其细嗅花草的芳香,感受清流的凉澈,自然万物的运作,以自然之美哺育一个受伤的灵魂,海伦对生命的追求才由此激发,其坚强又柔软的一颗心振奋着多少人于逆境中涅槃奋进。

有了美的调和,知识才能更有用武之地。乔布斯对书法之美的热情给予他苹果手机经典样式的灵感,于是从90年代起直到今天,初代“苹果”也一直是智能手机中不可替代的“封神”之作。苏轼、白居易惨遭贬谪,抑郁寡欢之际,身处江南的他们被这片水乡的诗歌治愈,激励其心志转变,重新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佳作。

而我们又不可一味求美,知识的应用,服务于社会才是基础,二者切不可本末倒置。诚如车马与雕饰,华丽的雕饰固然美,而若是奔车朽索,车马不可行进,那么这雕饰也只是金玉其表罢了。

只有在运用知识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不时以美来滋养自身,我们才可达到顾城所言“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的境界,孟子所言“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的高度,获得无需声张的厚实,以实现灵魂的丰富,人生价值的提升。

美育作文800字议论文(人生价值与美育类作文及范文)(1)


14.美育滋养丰茸人生

“生活”往往是以真枪实弹的劳动来换取物质财富与社会认同,而“美育”则在逸笔草草,斜晖脉脉中提粹炼而出以谋求知识与感情的调和。自古以来,美育在生活的外延中发展,生活在美育的精神中丰润。而新时代的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也必不能缺少美育的滋养。

我们于总角之年便已然开始拿水彩笔在白纸上探寻美的含义;在浅唱低吟,笔墨素笺中,我们惊叹于美的广阔与多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转,在消费主义、娱乐至死、低俗审美等时代风沙的冲击下,美育已悄然退离我们的人生。

正如王开岭所感叹道:“现代人的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游客。”当社会庸俗的风雨扑面而来,我们不应任其吹灭我们心中对美的渴望与主动探寻,“美”与“生活”从来都不是错位的。王安石在致力改革时也能在对美的追寻中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美育不仅不与生活对立,更是在与生活看似错位的交锋中,将我们的生命推向新的高度。在草盛豆苗稀的南山下,陶渊明将堂前的桃李与归巢的飞鸟的美留在心上,化成了的‘’心远地自偏‘’的平静;苏轼将杭州的明月与琼州的海风留在心上,化成了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史铁生将郁郁的合欢与无边的菊海留在心中上,化成了精神上的自我救赎与超脱。

美不仅仅属于专家,属于诗人,属于学者,而是“吾与子之所共适”。我们要学作周作人,‘’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我们要做做世界的行人而非乘客。不必在意学鸠游蜩、夏虫井蛙的冷眼与讥讽,追寻美的过程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始终属于我们自己。

诚然,一味地追求美的体验与感悟而全然脱离社会,不事生产,便是踏入了另一个极端。正如梭罗所说:“离群索居者不是神明便是野兽。”游离于系统之外去追寻美,那便背离了美育的初心,如树叶脱离大树,即使得到了飘飞的快意,终也会因失去坚实稳固的根基而昙花一现。

静言思之,何不藉草倚树,看那新拭的蓝天?何不养成一颗纤巧敏锐之心,在生活中捕捉美的踪迹?何不记下万千思绪,在内心修篱种菊?

莫让美在生活中全然退场,莫在闭目塞听中丢失了认识世界的另一种维度,睁开眼吧!

美育作文800字议论文(人生价值与美育类作文及范文)(2)


15.文明时代,美育入局

美育是什么?蔡元培先生给出了解释:“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万千事物都以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人类又可以以独特的鉴赏赋予其别样的神韵。由此看来,美育于人,十分重要。因而文明时代,美育当入局。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强调审美教育对人格的培养作用。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因而,孔子的思想影响后世延续至今,苹果造就了科技行业的天花板。由此可见,美育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刚需。

“掬水月在手”,叶嘉莹是中国古典诗词领域卓有成就的大家,诗词是她的生命,她的生命亦是诗词。年少的苦难并没有打磨掉她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却使她立志发展古典诗词,传承诗词精神,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发扬光大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倘若她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没有体会到古典诗词中流淌的生命,又何以去从容地面对命运的一切掠夺与馈赠?美育塑造了一个人的品格,熏陶着一个人面对生活逆境的心态。

美育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近些年,央视的《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综艺,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元宵《芙蓉池》,清明《折扇书生》、端午《祈》等火爆节目,都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之美,为人们拔亮了精神灯火渲染出了美育底色。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可见文化传承离不开美育的传播与教化。

而如今的人们却一味注意着经济大发展,沉迷于物质世界的纸醉金迷,忘记了生活中忽隐忽现的迷人的美,他们抱怨着工作的不顺利,责怪命运的坎坷,却失去了体味生活凌乱中的美的享受。罗曼罗兰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倘若静下心来用心热爱生活赐予的酸咸涩苦,又何尝不能从中品味出美的甘露?

文明时代,美育入局。青年应认识到美并不是一种需求,而是一种狂喜。我们应带着一颗滚烫的心,一个愉悦的灵魂,参与到国家建设当中去,翱翔于苍穹之上。

美育作文800字议论文(人生价值与美育类作文及范文)(3)


16.美育伴身,荡涤人生

美是什么?它可以是歌赋之美是《霓裳羽衣曲》的华美盛大,也是《广陵散》的悲壮慷慨;它可以是诗词之美,是“桃李春风一杯酒”的豪放洒脱也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缠绵排侧;它可以是绘画之美,是《清明上河图》的写实震撼,也是《富春山居图》的缥缈恢宏。正是这无数种美支撑起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赋予了我们民族风骨、民族意气、民族精神,让我们不是在山洞中茹毛饮血的野兽,而是拥有高尚精神品格的人。

(排比的开头现在已经为高考阅卷老师所厌弃,一定要谨慎,开头最好还是简单概括材料,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由是观之,美育伴身,即可荡涤人生。

美育,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人生来只是一张白纸,后天的教育让这张白纸上出现了各种线条、框架,由此决定了人的善恶、喜恶。如果将人后天受到的教育比作线条在纸上绘画,那么除开美育,我认为其他各种教育所代表的线条都是黑白的,只有美育的线出现才能让这幅画有了色彩,有了灵魂。孟母尝三迁其宅,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受到美的熏陶,拥有一个良好的美育环境。如果没有孟母迁宅这一举动,那么孟子可能是一个屠户,可能是一个为人抬棺的雇工,但绝无可能是那么个心忧天下百姓的亚圣。所以,美育赋予我们的是更加广阔的视角,让我们得以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

美育,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加高雅的情趣。朱子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若整日混迹街坊与市井流氓为伍,那他终会深陷低俗之泥淖,若一个人通晓诗词歌赋并苦心孤诣去研究,那必然会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正如东晋谢公之女谢道韫,一次叔叔谢安问大风扬雪之景何如,终日耽于玩乐的哥哥谢胡儿只吟出“空中撒盐差可拟”,而整日浸淫诗书的谢道韫却吟出“未老柳絮因风起”,名动时人。所以,美育可以提高我们对“美”的认知,从而拥有更加高雅的情趣。

美育,让我们拥有更加高尚深邃的思想。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去寻找光明”,罗丹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以及莎士比亚的“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等等,无一不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接受美育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思想智慧之美,从而拥有更加高尚深邃的思想。

于个人而言,接受美可以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人生价值得以升华;于国家而言,“真善美”是社会所提倡的品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国家对我们的要求。所以,接受美育于个人于国家都大有益处让我们一起,美育伴身,荡涤人生!

(作文贵在打开了思路,但是论据的选用不够合理,论证不够严密)

美育作文800字议论文(人生价值与美育类作文及范文)(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