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正义好不容易战胜邪恶的时候,也将成就邪恶。

正义当然不会迟到,但是正义不在的时间里,邪恶就是绝对的主角。

《除暴》这部戏,吴彦祖也是绝对的主角,而且是独角。

吴彦祖的除暴应该看国语还是粤语(除暴是一部吴彦祖的独角戏)(1)

王千源不是主角,当我在看他的时候,看到的不是他,看到的是千千万万的人民警察。

哪怕他再智慧过人、孔武有力,他也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一个“咬死不放”的符号。

他同他身后为国捐躯的同侪们,是同一个符号。没有任何区别。

吴彦祖的除暴应该看国语还是粤语(除暴是一部吴彦祖的独角戏)(2)

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王千源饰演的钟Sir,他的表演是苍白的,因为内心的信仰太过坚定,剧中没有显示出任何他有价值观动摇的时候。

没错,他就是一个正义的符号,永远不会犯错。

不会犯错的警官不是一个好演员。

所以即使电影中出现了两人同框的画面,如下图,虽然王千源是彩色的,吴彦祖是灰白的,但让我觉得,吴彦祖是彩色的,王千源是苍白的。

吴彦祖的除暴应该看国语还是粤语(除暴是一部吴彦祖的独角戏)(3)

吴彦祖却不同,他智慧过人、孔武有力,但是让他成为主角的,也不是他的智慧过人、孔武有力。

而是他,会犯错。

他的犯错让同伴陆续都死了。

他的犯错让警察有机可乘。

他的犯错让老婆孩子都牵连了。

他的犯错让老母亲一辈子都有阴影了。

会犯错的暴徒,是一个好演员。

吴彦祖的除暴应该看国语还是粤语(除暴是一部吴彦祖的独角戏)(4)

正如剧中女刑警和王千源说的,是不是吴彦祖不再次出手,他们就一辈子找不到他,一辈子破不了案了?

虽然王千源说了,咬死不放。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如果吴彦祖不再次犯错,他就是可以逍遥法外。

而如果我是导演,我不会那么容易让吴彦祖再次现身的,因为实在是缺乏动机。

接下来谈谈动机。

《除暴》这部戏,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塑造了吴彦祖这个暴徒的外在形象,吴彦祖表演很成功。

《除暴》这部戏,最失败的地方,就是缺少关于暴徒心理的描写,以及犯罪动机的铺垫。

由于没有讲吴彦祖犯罪的动机,这部戏就显得苍白无力,表面热闹,实则空虚。

遥想当年陈凯歌拍无极,最后都讲清楚了谢霆锋闹事的动机——一个馒头。

吴彦祖的除暴应该看国语还是粤语(除暴是一部吴彦祖的独角戏)(5)

没有动机,吴彦祖在回到家乡,回到母亲经营的澡堂的时候,还想再动手,也就显得苍白无力。

为什么团队都已经灰飞烟灭了,吴彦祖还要动手呢?只归结于“手痒”,那也太苍白无力了。

如果是母亲得了癌症,急用钱,不得不最后再干一票,可能还合理一些,虽然也是老的桥段。

动机,还是缺动机。

《麦路人》里面张达明没几个镜头,就这样还是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就是因为,他再次被抓进牢里的时候,讲清楚了犯罪动机——

我就想每天一起来就有饭吃。

吴彦祖的除暴应该看国语还是粤语(除暴是一部吴彦祖的独角戏)(6)

这是底层人的悲哀,让我们对张达明恨不起来。

我是多么希望吴彦祖在最后也有这么一下升华,毕竟,当他在枪决的时候,那个表情,跟张达明一样,是有故事的。

吴彦祖的除暴应该看国语还是粤语(除暴是一部吴彦祖的独角戏)(7)

遗憾啊遗憾。

不过也不能苛求太多,毕竟这部电影给我们贡献了几段非常精彩的枪战戏和肉搏戏。

吴彦祖的除暴应该看国语还是粤语(除暴是一部吴彦祖的独角戏)(8)

而且,我非常喜欢剧里的一段首尾呼应。

前面,春夏在30楼的塔顶对着吴彦祖说:同一个地方,从三楼看,就是满地垃圾,从三十楼看,就成了好美的风景。

后面,王千源对着女警说,这城市表面上看着很美,但是可能有偷,有抢,有很多见不得光的事。

吴彦祖的除暴应该看国语还是粤语(除暴是一部吴彦祖的独角戏)(9)

人生也是如此,表面上很美,但内心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有些人表面上很脏,但换个视角再去看他,就会发现他闪着光。

这是《除暴》这部电影教会我的人生道理。

吴彦祖的除暴应该看国语还是粤语(除暴是一部吴彦祖的独角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