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可爱多和秋天妈妈为了孩子上好幼儿园伤透脑筋

最近@vivi可爱多和@秋天妈妈要努力分别更了一条vlog,都是关于“学区房”。

ViVi的双胞胎明年三月要进幼儿园了,他老公屁屁去看了一些幼儿园择校的文章,被一个幼儿园的描述打动——“上了这所学校后英语能力有所提高,并且这所学校的孩子敢质疑大人,不害怕老师”,认为这种幼儿园对孩子性格成长很有帮助,保护了孩子天性和探索能力。

而这所学校学费是一年一个孩子将近十万,两个娃是二十万,三年下来是六十万。为了供孩子上贵族幼儿园,可能还需要卖房减轻经济压力。ViVi觉得教育理念好,但是这种需要持续牺牲自己,牺牲生活品质,才能勉强够得着的教育,是没有必要的。

因此夫妻为此大吵一架。

为女儿买房的二三事(为上十万一年的贵族幼儿园卖房子)(1)

秋天今年两岁了,明年也可以上幼儿园了,现在和妈妈住在外婆家,秋天妈妈考虑到秋天上学的问题,打算去看看房子。

为女儿买房的二三事(为上十万一年的贵族幼儿园卖房子)(2)

于是一天跑了五套房子,好的学区房年龄比刘慧年龄都大,房子采光不好,面积小,但是价格都很高。

秋天妈妈说想要靠自己的努力买学区房,秋天外婆觉得靠一个人努力不可能实现,还是别折腾。而秋天阿姨则是鼓励秋天妈妈加油,总是能实现的。当然秋天外婆是刀子嘴豆腐心,还是表示可以卖了旧的一套支持秋天妈妈去买一套,前提是落户她的名字。

教育选择权作为房子的附加值,一直是“学区房”不断增值的砝码。

为女儿买房的二三事(为上十万一年的贵族幼儿园卖房子)(3)

不管是秋天妈妈的选择还是ViVi可爱多的选择,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孩子的未来。

秋天妈妈为了让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选择继续努力,把学区房当做奋斗的目标,而ViVi可爱多选择拎清教育的本质,坚持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必要为了孩子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四,甚至卖房,更不能到孩子的教育比房子重要。

这两种观点看似不同,其实并不冲突。因为孩子的教育,原本就是一场求仁得仁的选择。


养育的选择

今天,认识二十年的闺蜜聚会,一起去看了电影《阳光姐妹》,这是我们这四个妈难得的相聚时光,从青春无悔的年少,到如今的三十而立,也只有在这种知己的场合,我们才不是谁谁谁的妈,而是我们自己。

为女儿买房的二三事(为上十万一年的贵族幼儿园卖房子)(4)

但是,话题绕来绕去最后还是落到孩子身上。而我们是完全不同养育态度的妈妈。

好友L:L是一个富贵贤妻,经济实力足够她支撑买最好的学区房,鸡最棒的娃,她不辞辛苦地“孟母三迁”,不仅仅是因为那所小学是泉州市最好的小学,更重要的是在意学习的氛围,朋友圈的氛围。

经济实力带给她带来的是锦上添花,而夫妻同心,家庭和谐一直是他们砥砺前行的动力,她也从来没有停下“鸡娃”的脚步,一天围着孩子团团转。一边“鸡娃”,一边担心孩子负担过重。

但是,她从未停止脚步,一直为孩子们提供“海陆空”全方位的支持和陪伴。

为女儿买房的二三事(为上十万一年的贵族幼儿园卖房子)(5)

好友X:X是一位单身妈妈,你不会在她的神情中找到丝毫的“不幸”或者“人间沧桑”,相反地,很多人都觉得她一定生活在“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美满婚姻中。她是一个十分果敢而且内心无比坚定的女人。

她的生活里有过不好的经历,但是她能很快地“断舍离”,就算单身她的生活也不会只有儿子,更多的是她自己。她积极向上,独立自强,就算周围的人纷纷议论她的“不合群”,她也照常健身,舞蹈,钢琴。

为女儿买房的二三事(为上十万一年的贵族幼儿园卖房子)(6)

一个这么“酷”的女子,育儿方式自然也是“清新脱俗”,“看透本质”。从不私下追问班主任,孩子的成绩,在上三年级的儿子连续考了两次70几分被老师约谈后,依然从容不迫,不焦虑。老师只能委婉地说她是年级里面最佛系的妈妈

她的格局高,而不是盲目的自信,“孩子的出路不只是上大学”,她教育孩子的细节反馈不在考试的成绩上,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比如孩子可以自己对自己的成绩负责,可以自己分析自己的成绩下降的原因。她的孩子是一个综合能力很强的小朋友。

好友H:H是一位十分善良的人民教师,我们小时候看老师,老师是辛苦的园丁,伟大的“知识搬运者”。现在,通过H我们再看教师这份职业——教书育人,更多的还有育儿的观察者。她所在的教育一线,很多时候最直接地反馈了不同父母家庭教育的选择。

为女儿买房的二三事(为上十万一年的贵族幼儿园卖房子)(7)

她的孩子是一个十分外向活泼甚至有点调皮的孩子,6岁的孩子,和我们一起看《阳光姐妹》,里面镜头一直在时空切换,他完全可以看得懂,而对于人物情绪的捕捉也都一步到位。

生活中面对大人的挑衅和为难,他也可以“四两拨千斤”的化解,当然,他是幼儿园的淘气鬼,H经常被老师投诉。

淘气的孩子往往具有很独立的人格,他们不容易因为别人的评价或者羞辱而受伤。他的天性保留得这么好,自然和H的陪伴和规划分不开。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育儿理念,不同的选择

我们四个的育儿方式不尽相同,鸡娃和佛系都有存在的理由。盲目去跟随或者评价都不是明智之举。

当孩子呱呱坠地,文化就像空气一样通过家长的一举一动渗透在孩子的生活中,影响着孩子的长大。

为女儿买房的二三事(为上十万一年的贵族幼儿园卖房子)(8)

孩子要不要喂母乳,喂到多大;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把尿,纸尿裤要穿到什么时候;孩子是分床睡还是和父母一起睡;是严格教育立规矩,还是尊重孩子放开天性……很多看似不值一提的小事却反映了每个家庭的文化习俗,反映了每个育儿负责人的价值观。

生活在两种文化之中,我见过太多不同文化里的家长互相不理解。

你看,我的孩子不到一岁就把尿,你的孩子三岁多还穿纸尿裤;

你看,我让孩子穿着纸尿裤省心省事,直到他身体发育成熟能完全自理,而你却硬逼着不到一岁的孩子按照你的指示来大小便。

为女儿买房的二三事(为上十万一年的贵族幼儿园卖房子)(9)

你看,我的孩子每顿饭我都一口口地喂饱饱,营养全面,而你却只顾着自己吃喝,把这么小的孩子晾在一边让他们自理;

你看我让我的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自由自在地锻炼一个重要地自理能力,学习感觉自己地温饱,而你却强压式地按自己地医院指挥孩子的嘴巴和胃口。

为女儿买房的二三事(为上十万一年的贵族幼儿园卖房子)(10)

每个文化里家长的不同做法都是多年演变出来的,在某个具体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最能帮助一个家庭生产的。

不同人不同时期的育儿理念的选择,也不会是一成不变。

比如秋天妈妈,或许她现在还没有能力去买学区房,她可以先就近上学,经过不停地努力,在有实力后,选择学区房。

那些勉强踮着脚能够得上”贵族学校“的家庭,打算砸锅卖铁去把孩子送去“高级的社交圈”,有父母的苦心,但是也可以再审视一下,“怎样才能提供给孩子最需要,最重要的东西?”

全球化愈演愈烈,人们面对的挑战愈来愈趋同,但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不需要趋同。

老祖宗提炼成最简单的四个字就是:“因材施教”

“治大国如烹小鲜”,育儿又何尝不是?摆盘精美,颜色艳丽的未必好吃;五星级酒店大厨做的美食你未必喜欢吃;能温暖我们的胃的,很多时候是家的味道。

现在网络时讯快报,当我们在看别人的育儿经验时候,不必太当回事,太较真。

别人的分享就好比在告诉你,“我做的这个红烧肉很好吃,我是这样做的。”

别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听听就好,形式并不重要,结果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选择一种适合孩子,适合我们这个家庭的方式来育儿。


结语

每一种养育的选择,都是一场求仁得仁的旅程。

世界上,很多爱的维持需要双方的努力,而很多父母的爱是单向的,不求回报的,不求回应的。

当我们真心为了孩子去努力,不管做的是什么决定,都不必纠结。孩子不必完美,父母也不必完美。

只有我们成为独立的自己,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独立。

为女儿买房的二三事(为上十万一年的贵族幼儿园卖房子)(11)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请帮忙点个爱心吧,关注西柚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带娃路上不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