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由于他不学无术,又不求上进,因此将自己弄到几乎没有办法混饭吃的地步。

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听集体吹竽,可是乐队的人员又没有那么多,于是南郭先生便冒充乐师混进了乐队。他拿着竽看来看去,模仿别人的样子,放在嘴边假模假样地吹奏,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

为齐宣王演奏的时刻到了, 300名乐师一同吹响竽,声音洪亮,气势很大,响彻王宫内外。齐宣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给300名乐师很丰厚的待遇。南郭先生又惊又喜,他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生活也能安定富裕。

就这样,他在乐队里平安的混了许多年。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继承了王位,这位新任的国君也非常喜欢听吹竽,南郭先生听后很高兴,以为能继续混下去,谁知齐湣王不喜欢听合奏,偏偏要乐师们一个一个单独演奏给他听。于是乐师们个个紧张地练习乐曲,准备在齐湣王面前大显身手。只有南郭先生一人惊慌失措,因为他这几年来根本连一个音也没吹奏过,这下再也无法滥竽充数了。于是便 36计走为上策,南郭先生只好悄悄地溜走了。

滥竽充数:没有真实本领在行家里面充数,也比喻以次充好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真人版 古代成语故事滥竽充数(1)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真人版 古代成语故事滥竽充数(2)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真人版 古代成语故事滥竽充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