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声响,醒狮起舞。6月2日,大沥镇盐步老龙起龙仪式在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举行,全国现存最老、珠三角久负盛名的盐步老龙抖落一身淤泥,再出江湖与世人见面,正式拉开了2023年“盐步老龙礼俗”全景活动以及“水上南海·龙腾大沥”大沥镇端午龙舟系列活动的序幕。

591岁盐步老龙“重出江湖”,不仅引起了央视等多家媒体关注,许多市民一大早也从各地赶来一睹老龙风采。

盐步龙舟老龙头(591岁盐步老龙出水)(1)

直击

盐步老龙,再出江湖

盐步龙舟老龙头(591岁盐步老龙出水)(2)

6月2日上午10时许,“龙床”旁已摆好了案台、龙头龙尾、祝文等。在盐步老龙礼俗省级传承人邵钜熙朗读祝文后,富有经验的盐步村民按部就班地进行祭龙、起龙、洗龙等仪式。

盐步龙舟老龙头(591岁盐步老龙出水)(3)

几名盐步社区的老师傅便开动起水泵,从老龙藏地向龙涌抽水,一段时间后,老师傅们跳进齐腰深的水中,拔除覆盖在涌面的水葫芦、用小桶舀出船身的水,并拉拽麻绳,不停地往外舀水……随后,老龙慢慢地从水中浮了起来,现场即时锣鼓喧天,迎接老龙重出江湖。“嘿!嗬!嘿!嗬!”伴随着阵阵鼓乐声,几名壮汉共同发力,沉睡的“盐步老龙”再次露出了“真容”。

盐步龙舟老龙头(591岁盐步老龙出水)(4)

盐步老龙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船身为坤甸木,全长36.8米(不含龙头、龙尾),座位68个,重约4吨,龙神为“五显华光”大帝,船中设5个罗伞,中间龙神之罗伞为白色。鼓后百足旗相传为慈禧太后所赐,全长为四丈八尺(约16.2米),上书“五显祖庙”,顶部孖金钱插12支雉鸡尾。2012年,盐步老龙礼俗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次年被推选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广项目。

盐步龙舟老龙头(591岁盐步老龙出水)(5)

致力于盐步老龙礼俗文化发展逾四十年的邵钜熙也于2014年被评为盐步老龙礼俗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据邵钜熙介绍,今年591岁的盐步老龙是珠三角诸多龙舟中的“明星”。盐步老龙,是大沥闪亮的文化名片,也是广佛同城的纽带之一。盐步老龙不仅是龙舟中的“长者”,更是当时珠江三角洲划得最快的五条龙舟,即“五京奎”之首。每一次,当盐步老龙从盐步大涌出发,经过广佛交接处密集的河网,最后进入珠江河面,总能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助力

以龙舟为引擎,中心大沥加速前行

龙舟,是大沥尤为特别的文化名片,“盐步老龙”更是岭南龙舟文化的耀眼明珠。当天的起龙仪式结束后,大沥后续还将于6月18日,进行盐步老龙拜华光庙、游三河活动,届时盐步老龙将在盐步大涌、河西、河东涌进行巡游,沿线乡亲将有机会一睹老龙风采;6月22日,盐步老龙将赴广州泮塘荔湾涌探“契仔”;6月23日上午,“契仔”泮塘老龙回访盐步老龙,当天还开展2023年南海区超级龙舟联赛(大沥站)暨盐步锦龙盛会;6月25日上午,进行黄岐龙母诞活动,当天下午举办黄岐锦龙盛会。

盐步龙舟老龙头(591岁盐步老龙出水)(6)

数百年来,盐步老龙与广州泮塘龙舟之间的“结契”情谊成为美谈,龙舟运动更是成为两地友好互动的桥梁,推动了广佛两地人民的和谐友好交往。多年来,它与广州泮塘龙船结契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以龙船为纽带,盐步老龙与广州泮塘、坑口、茶滘等地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五经魁”、“播液发灵”牌匾等故事流传至今。

盐步龙舟老龙头(591岁盐步老龙出水)(7)

典故

承载着记忆,弘扬着精神

根据《南海县志》记载,河东、河中(今盐步)、河西三个社区,被称之为“三河”。而在盐步老龙的典故和礼俗中,一直有着“三河”的故事。盐步老龙的龙舟建造于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相传,当时是华光庙庙前四约(文兴、西宁、绍蟾、凝禧)乡民发起,最终由盐步、河东、河西“三河”乡民共同出资制造。广州泮塘仁威庙大殿中,仍悬挂着“播液发靈”的木匾,这是盐步老龙与广州泮塘龙舟“结契”后,盐步三河赠予泮塘仁威庙。

盐步龙舟老龙头(591岁盐步老龙出水)(8)

“三河”,自古便是一体,不可或缺,“盐步老龙”更是“三河”深度交融的标志之一。端午期间,盐步老龙起龙船系列活动,已成为“三河”乡民最为重要、最为隆重的文化节庆之一。每当盐步老龙礼俗再现,巡游三河之时,盐步大涌、河西、河东涌两岸都挤满了“三河”乡民。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不仅仅是这艘有着五百多岁“高龄”的龙舟,更是“三河”乡民团结一心、同德同力的悠悠岁月,是他们亲水而居、守望相助所写就的田园诗话。

盐步龙舟老龙头(591岁盐步老龙出水)(9)

如今,“三河”乡民依然在演绎着同心同行的故事。三个社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宝贵的文化资源,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河西社区开展颜边村古村活化,建设公园、村史馆等,打造生态宜居的新时代乡村。河东社区践行“一路直联三产业,一河怡悦五安居”的发展思路,描绘新农村美景。盐步社区通过持续的整治,不仅刷新了社区“颜值”,更提升了内在“气质”。以盐步老龙为承载,“三河”乡民传承共同的文化记忆,弘扬共同的文化精神,创造共同的和谐美好生活,“三河”一体、携手共进的振兴画卷,正在掀开新的壮丽篇章。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传智 通讯员:沥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枫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枫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罗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