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灯会一起云赏灯吧(豫园商城分时段赏灯凭票入园)(1)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正月十五闹元宵、赏花灯是很多市民的保留项目。上海今天告别绵绵阴雨,天气晴好,不少市民外出赏灯。

豫园灯会一起云赏灯吧(豫园商城分时段赏灯凭票入园)(2)

记者从豫园方面获悉,豫园商城已实施分时段赏灯凭票入园方案,不仅备好了美美的花灯,还集合了许多元宵纳福习俗和非遗体验项目,主打老城厢民俗体验。

豫园灯会一起云赏灯吧(豫园商城分时段赏灯凭票入园)(3)

在手扎兔子灯和元宵大戏中体味民俗

昨天一早,记者来到豫园商城,佩戴口罩,打开随申码、进行电子测温后方可持票入园。尽管如此,晴好的天气依然吸引了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拖着可爱的兔子灯走街串巷,手扎兔子灯是上海人“白相”城隍庙的共同回忆。昨天上午,66岁的上海“宝藏爷叔”李建国在豫园开课了,免费教市民游客扎一盏传统兔子灯。“制作一盏兔子灯,从备料起至少有60个步骤,哪怕是熟手,扎一只20厘米宽的兔子灯也得花4个小时。”他告诉记者,兔子灯骨架尤其关键,他会遵循传统工艺,选用三到五年的竹片,这样更有韧性。

豫园灯会一起云赏灯吧(豫园商城分时段赏灯凭票入园)(4)

正值寒假的尾声,围坐“学艺”的大都是孩子。授课时,李建国已提前扎出兔子灯的轮廓,把材料备齐,再分发给参与学习的小朋友,然后耐心地教授搭框架、糊纸、粘毛等工序,边演示变讲解,“兔子灯要用雪梨纸,洁白且透光度好,这样点起蜡烛更好看”“轮子要用木头的,用砂皮磨到光滑平整”……他觉得,兔子灯里的学问应该让更多孩子知道,手扎灯彩的元宵民俗要代代传承。

豫园灯会一起云赏灯吧(豫园商城分时段赏灯凭票入园)(5)

除了手扎兔子灯,豫园也准备了丰富的民俗体验。在老城厢,元宵开大戏也是一种年俗。今年元宵期间,与华宝楼对应的海上梨园于2月14日、15日接连上演昆曲《天官赐福-折子戏专场》。与此同时,苏绣、剪纸、皮影、西洋镜、活字印刷等30余个体验项目,则分布在豫园商城的文昌路、旧校场路等街巷中,与游客一起互动。

豫园灯会一起云赏灯吧(豫园商城分时段赏灯凭票入园)(6)

老城厢过去有正月十五走三桥的习俗,来豫园走九曲桥也是上海人新春的习俗。记者看到,九曲桥广场已经放置了蛇形通道,在入口、桥面等重要区域都有专人维持现场秩序,引导游客“不走回头路”。今年,九曲桥畔准备了“九曲廿肆”灯组,豫园相关责任人表示,创意来源于江南春日的四个节气习俗,由“立春吃春卷、雨水走三桥、惊蛰赏桃花、春分酿春酒”四组应景虎灯组组成,而到了夜间,桥下流水和光影遥相呼应,又是一番风味。

豫园灯会一起云赏灯吧(豫园商城分时段赏灯凭票入园)(7)

汤团日平均销量接近八万只

元宵节至,汤团店也是最热闹的地方。临近中午时分,位于豫园的宁波汤团店颇为热闹,不少市民游客坐在店里吃起了热乎乎的现煮汤团,店门口的外卖处也能购买生汤团,队伍秩序井然。

豫园灯会一起云赏灯吧(豫园商城分时段赏灯凭票入园)(8)

“帮我拿四盒黑洋酥,四盒蟹粉肉汤团,再加一个八宝饭。”家住闵行的王老伯,昨天特意和老伴一起逛豫园看花灯,他说,元宵节吃汤团是上海人的习惯,宁波汤团店是老牌子了,买点咸的甜的汤团回家,全家都能尝尝。

宁波汤团店经理徐正留介绍,今年汤团销售旺季与去年相比来得更早一些,从去年12月上旬就开始了,其中外带汤团的销量增长较为明显,目前销售占比约在40%左右。在各种口味的汤圆中,最受欢迎还是传统的黑洋酥汤团,单这一种口味销量就占了总体销量的六成左右,而榴莲汤团等新式口味则明显受到年轻客群的青睐,有的顾客还会带上一只榴莲口味的八宝饭组合成“榴莲全家福”,寓意新年“留住幸福”。

豫园灯会一起云赏灯吧(豫园商城分时段赏灯凭票入园)(9)

徐正留介绍,至今为止店里的汤团仍然采用手工包制,员工早上6点半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以确保每日供应充足。目前店内汤团的日平均销量接近八万只,“无论是堂食还是外带,我们都加足马力,全力保障元宵期间的供应需求。”

作者:徐晶卉

摄影:袁婧

编辑:张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