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玹微

来源 | 小普的人文史观(ID:xiaopuview)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1)

她是鲁迅笔下《祝福》里的祥林嫂、《故乡》里的杨二嫂、《离婚》里的爱姑、《伤势》里的子君……

她是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

鲁迅对他笔下的女人向来是带着感情的,但对她,他有的只是义务。

义务,是法律的最低要求;法律,是道德的最低限度。

这是一种不带感情的付出,虽然养了她一辈子,尽了自己的义务,但也只是徘徊在道德的下限。

鲁迅终究避不开“渣男”的帽子,可他又有什么办法?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2)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3)

鲁迅的婚姻是母亲做主包办的,对方是绍兴的大户朱家。

当时朱安已经20多岁了,在那个时代是个“老姑娘”。

如此“高龄”还没出嫁,不是眼光太高,就是自身有问题了。

当母亲把订亲的消息告诉鲁迅时,鲁迅没有激烈反对。

不是他愿意,只是他不想顶撞母亲。

那时候的一大批“新民”,挣脱旧思想,引领新文化,却怎么也绕不开一个“孝”字。

如蔡元培、胡适、徐志摩等人,一个个顶着“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的牺牲精神,为“孝”而成全了一段段包办婚姻,而后上演了一出出“玩人丧德”的戏码。

亲是订下来了,但这婚鲁迅实在不想去结,足足拖了7年都没有完婚。

最后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谎称病危,才把留学日本的鲁迅骗回了家。

在留学期间,鲁迅挣扎着为自己的幸福争取过一次,他写信回家提出悔婚,但母亲不同意。

母亲也是旧时女人,深知悔婚的严重性。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4)

按绍兴当时的风俗,如果姑娘被男方退婚,无异于判了死刑,以后整个家族都抬不起头来。

这样的结果,让鲁迅不得不做出让步,对未婚妻提了两点要求:一要放足,二要进学堂。

可惜,这两点,朱安都没能做到。

被骗回家的鲁迅,面对事已如此的局面,不忍违背母亲的意愿,只能默默接受了安排。

一个新派人物,戴上假辫子,像木偶一样办完了仪式烦琐的旧式婚礼。

新婚当天,朱家为了讨好鲁迅,特意让朱安穿了大码鞋子,假装大脚,结果弄巧成拙,下轿时鞋子掉了,鲁迅的脸色风雨欲来般地阴沉。

在鲁迅看来,朱安的裹小脚已经让他难以接受了,想不到还玩这种掩人耳目的小把戏,简直是愚昧至极。

新婚第二天,鲁迅早早下了楼,佣工看到他的脸都青了。

这不是气的,而是印花被上的靛青染的。

鲁迅大概是捂着被子哭了一夜,以至于泪水晕开了靛青,染上了他的脸。

第二晚,鲁迅睡在了书房。

后来更是索性搬出了新房,睡到了母亲房间。

新婚宴尔,鲁迅就让新娘独守空房;

婚后没几天,他就回了日本,走上了弃医从文之路。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5)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6)

鲁迅学成归国后,辗转多地谋职,在绍兴的时间只有一年半。

在这一年半里,他很少回家,白天教书会友,晚上抄写古碑,借以打发漫漫长夜。

而朱安也过着一种守活寡的日子,一闲下来就默默一个人抽着水烟袋。

鲁迅从前不抽旱烟,但后来一支接着一支,抽得可凶了;朱安以前不抽水烟,但后来水烟袋不离手。

婚后寂寞苦闷的日子,逼得没法迁就的双方养成了这样一种聊以排遣的习惯。

对于朱安,鲁迅其实尝试着去接纳过。

但是,思想的碰撞,完全擦不出任何火花。

比如有一次,鲁迅跟朱安说,日本有一样东西很好吃。

朱安听完,马上说是的,还说她也吃过。

其实,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这是鲁迅杜撰的。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7)

鲁迅大概也是不懂寒暄的直男。

面对一个没啥文化的妻子,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该找什么样的话题,算是开了一个日常冷玩笑。

但是,朱安呢?

她回答得也很机械,只知道唯唯诺诺,随声说是。

这就相当于双方聊天,自己说了半天,对方却回答了一个“哦”。

这话还怎么接?

可能是自卑心理作祟,朱安不想被看不起,又加了一句,“我也吃过的”。

这在鲁迅看来,简直无话可说,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你去哪吃?

一来二去,鲁迅就认定了朱安“谈话不是对手,没趣味,不如不谈”,从此懒得跟她多废口舌。

发展到后来,鲁迅几乎每天只对她说一两个字。

早上朱安喊鲁迅起床,鲁迅从鼻腔里应一声“哼”;

喊鲁迅吃饭,也应一声“哼”;

晚上鲁迅熬夜看书写作,朱安问他门关不关,他才勉为其难地开口说一两个字“关”或者“不关”。

对于朱安,鲁迅只把她当作一件礼物,他说:

“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对于母亲的安排,鲁迅不敢拂逆。

但在结婚的那一刻,他就决定了,“结婚前一切我听你做主,结婚后一切我自己做主,那时你们可得听我的”。

所以,对于母亲给的这一件礼物,鲁迅默默地接受了。

但也仅仅把朱安看作一件礼物,接受之后,再怎么处置,那都是自己的事了。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8)

逆来顺受的朱安也曾抗争过。

一次在绍兴,一次在北京,一次在晚年。

鲁迅担任北京教育部部员的几年里,有一次他回乡探亲,朱安准备了一大桌子菜招待亲友。

可是在席间,朱安竟然当着亲友的面指责鲁迅的种种不是,鲁迅全程一言不发。

这次爆发,没能挽回什么,反而让他俩的关系更僵了。

另一次是全家搬往北京后。

在母亲鲁瑞的寿辰上,朱安忽然穿戴整齐地走出房来,朝着亲友跪了下去,说:

“我来周家已许多年,大先生(鲁迅)不很理我,但我也不会离开周家。

我活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后半生我就是侍奉我的婆母(鲁迅母亲)。”

说完叩头,退回屋里。

两次抗争,像极了宫斗戏里的钩心斗角。

朱安不是伟人,她只是当时社会普普通通的一个女人,和绝大多数女人一样。

她有着脾气,有着心计。

她第一次抗争,是失望的,但饱含着希望,她希望鲁迅回心转意;

而第二次抗争,是绝望的,她不再指望鲁迅,但为了不被赶回娘家,她紧紧抱住了周家。

她恼羞成怒,她一腔怨气,却也做不出离家出走的壮举。

只能说一句很没骨气的“活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

旧时的女人,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办?

就像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中所说,娜拉离开家庭的三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要么“饿死了”。

那个时代,追求幸福的女人几乎是没有出路的。

晚年的那次抗争,不是因为鲁迅的冷漠,却是由鲁迅所引起的旁人的冷漠。

随着鲁迅和鲁老太太的去世,毫无谋生能力的朱安生活日益艰难,在周作人的提议下,朱安打算卖掉鲁迅的藏书。

一时之间,许广平和上海文化界的人纷纷来信劝阻,并登报声明。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9)

面对朝不保夕的困窘,以及上海方面的责难,朱安忍不住嘶吼:

“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

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从“礼物”到“遗物”,朱安用了一生,最后不得不接受她是“物”的事实。

她其实早已习惯像“物”一样生活,没有追求,没有波澜。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10)

搬往北京后的第四年,鲁迅和周作人两兄弟闹掰了,鲁迅搬出了大家庭。

在这次搬家前,鲁迅和朱安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一次的“长谈”。

他说,自己决定搬出去住,问朱安什么打算,留在这儿还是回绍兴娘家?

如果回绍兴,他会按月寄钱。

其实这是鲁迅想要休掉朱安的一种委婉表达。

虽然有两个选项,但鲁迅真实的想法是,要她回绍兴娘家去。

朱安老老实实地谈了自己的想法,说这儿待不下去,娘家也不想回去,只能跟着你鲁迅走,给你洗衣做饭打杂。

回娘家,朱安是肯定不愿意的。

因为她在出阁之前,就牢牢记住了家人对她说的那句话“活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

更何况,此时的朱家已经败落,房产也变卖了,她已无娘家可归。

无论在哪儿都得靠鲁迅的接济过活,但朱安只想一成不变地活下去。

鲁迅无可奈何地同意了她的想法。

他之所以同意,并不是为朱安着想。

而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决绝——不再和周作人一家有任何瓜葛,“凡归我负责的人,全随我走”。

到了新胡同,家小人少,朱安一下子就变得引人瞩目起来了。

但她似乎不太机灵,完全没有作为女主人的应酬能力,好几次尴尬收场。

鲁迅当时在北京的高校教书,常有女学生来做客。

她们剪短发,穿黑布群,落落大方,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这些“新时代”的女性打量着朱安,就好像在看一件老古董。

许广平后来更是直言不讳地称她是“旧社会的遗产”。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11)

是啊,在这群反抗旧家庭、跑到大城市来的女大学生心里,这样一个守旧的小脚女人实在大煞风景。

尤其,她还是自己的偶像、先生鲁迅的妻子。

鲁迅对于女性的观感,一度是悲观的。

但是在经历了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后,鲁迅重新认识了女性的美好,如《记念刘和珍君》所言“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最终在许广平的敦促下,鲁迅干脆利落地离开了北京,去往上海,奔赴新生活,带着许广平。

至于朱安,“因为是母亲娶来的,所以送给母亲了”。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12)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13)

朱安的一生,“寂寞的活着,寂寞的死去,寂寞的世界里,少了这样一个寂寞的人”。

当时报纸登出了她的一份小传,其中有这样一句,“人生依无价之文人,而文人且不能依”。

一个“依”字,道出了朱安悲剧一生的根源。

朱安可怜的,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鲁迅也是可怜的,他同样是牺牲品。而他在牺牲自己的时候,成全了朱安。

在那个年代,倘若鲁迅不娶她,或者娶她之后又休了她,那她只有死路一条。

鲁迅不爱朱安,那朱安爱鲁迅吗?

倒也未必。

朱安爱的,是自己名义上的丈夫,是自己的名节,是从一而终的婚姻理想。

她嫁的如果不是鲁迅,那她也会“爱”上那个人,成为他忠实的妻子,一生追随。

而鲁迅之所以娶她,仅仅出于对母亲的孝顺。

鲁迅现任妻子朱安简历(无性无爱41年鲁迅妻子朱安)(14)

朱安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但也不能完全怪命。

鲁迅一共给过她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第一次是让她放足、进学堂,第二次是问他跟着母亲住还是回娘家,第三次是想让她以周家义女的身份出嫁。

但这些机会,都被思想古板的朱安拒绝了。

或许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朱安思想落伍。

她的可悲,在于嫁给了一个太过前卫的丈夫。

那个年代, 即使如政商界大小姐、进过学堂的张幼仪也被思想前卫的徐志摩吐槽为“乡下土包子”,何况她一个地地道道的传统女人?

有鲁迅这样一个不凡的丈夫,朱安该是幸福的;

可事实上,有这样一个不凡的丈夫,朱安是不幸的。

朱安自始至终都不明白丈夫的成就,她也没享受到丈夫盛名之下的恩宠,有的只是不被理解的冷眼旁观。

倘若朱安嫁的不是鲁迅,而是门当户对、平凡如她的普通人,那她的下场也不会这么惨。

可是,朱安当初嫁的不就是门当户对的周家长子周树人吗?

自始至终,朱安要嫁的是周树人,而不是鲁迅。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