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是华北大平原东部的一座三线小城两个重要王朝是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京城的北宋王朝和后来迁都杭州的南宋王朝,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商丘在宋朝时叫什么名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商丘在宋朝时叫什么名字(河南省商丘市北宋)

商丘在宋朝时叫什么名字

商丘市是华北大平原东部的一座三线小城。两个重要王朝是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京城的北宋王朝和后来迁都杭州的南宋王朝。

按理说,北宋和南宋这两个封建王朝,根基一个在河南省开封市,一个在浙江省杭州市,与商丘市应该都扯不上什么关系。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商丘这座不大的城市却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除了上古时候的燧皇陵丶阏伯台丶帝喾祠等古跡说明此地历史久远,即便后来商丘的历史也大有说头。仔细梳理起来,这个小城市跟我国历史上颇为有名的北宋、南宋两个重要王朝,还真都有一些重要交集呢!

一代伟人有词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宋祖''指的就是大宋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而他,当皇帝之前较长一段时期就曾经在这里厮混!

赵匡胤年轻时担任后周王朝的殿前都检点。后周的首都在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当时叫宋州的商丘离开封很近,可以说是开封的门户,所以这位都检点大人还兼任着宋州的节度使,以保障首都的安全。

周世宗驾崩以后,继承王位的柴宗训还不足六岁。赵匡胤的弟弟和他的一帮哥儿们,导演了一出契丹入侵让赵匡胤率兵征讨的假戏。大军行至黄河岸边的陈桥驿,哥儿们发动兵变,共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戎马倥偬了半辈子,赵匡胤来到宋州,当节度使才有了华丽转身的机会,他当然觉得这宋州就是他的龙兴之地!于是就把他所建王朝的国号确定为大''宋''。

商丘文庙里有棵古皂角树,据传是赵匡胤的拴马桩。还有,梁园区清凉寺的大殿里,因为赵匡胤常常在这里消夏,以致这里盛夏酷暑也没有蚊子。这些传说都是为了证明赵家开国皇帝曾在此地活跃过。

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宣告北宋这一页翻了过去。

幸免于难的徽宗之弟康王赵构,于靖康二年[1127年]来到当时的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坛受命称了皇帝。他就是开启了南宋王朝的宋高宗。

形势所迫,在商丘登基不久宋高宗就南迁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此后南宋就一直在那里''偏安''直到灭亡。

虽然赵构作为皇帝在商丘为政时间很短,但毕竟他是在这里登基称的皇帝,这里是南宋王朝开启的地方。所以虽然时间短暂,史家仍然认为商丘对大宋王朝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商丘对大宋王朝意义之重大,还可以从两个封建王朝许多皇帝都曾经光临过商丘得到证明。

他们是一一

宋太祖赵匡胤:这位大宋的开国皇帝跟商丘的交集最多。

未发迹时他从信阳来北方投奔郭威,路过商丘城郊高辛里[今高辛镇]帝喾祠。不知为何他突发奇想要到祠里抽签问卜。这一向卜不要紧,竟得了个上上签。签上说他有天子命。他当生心中大喜。

帝喾,姬姓,名俊,华夏族,生于高辛,故号高辛氐,是黄帝的曾孙。他是"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前承炎帝、黄帝,后启尧帝、舜帝,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享寿100岁,死后葬于高辛(今商丘市高辛镇)。赵匡胤得了此签虽然高兴,却也不敢深信。又去阏伯台问卜。

阏伯名契,是帝喾的儿子,帝尧的异母兄。他被封于商,负责为氏族保管火种,还负责祭祀和观测火星。由于长期观测火星,他后来发明了殷历,被后人尊为火神。赵匡胤因为未敢深信帝喾祠的签才又来到阏伯庙问签,哪知庙又抽到的签还是这个结果。于是他大喜过望,对自己将来的皇上命深信不疑。当晚他在庙里就置酒开怀畅饮,喝得茗酊大 醉。

后周显德六年己未[959年]初他晋升为殿前都检点。这一年七月又拜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第二年春,他在陈桥驿被将士拥戴着还朝接受了年方六岁幼帝的禅让,改元建隆称了皇帝。因发迹于宋州,遂以''宋''为国号。

他下诏修帝喾陵寝,在商丘立''诏祀帝王陵寝碑考'',确定以帝喾陵为尸骨葬,其余诸陵皆为招魂葬。

宋太宗赵光义:赵匡义是赵匡胤的弟弟,后来改名叫赵光义。他原为赵匡胤的部将。其兄任宋州节度使时,他跟随其兄在商丘赵匡胤的任所报效。

宋真宗赵恒:景德三年[1016年]二月,诏改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真宗至应天府,诏升应天府为南京并诏建南京鸿庆宫,奉太祖、太宗像,侍其父圣祖[赵弘殷]之侧。八月,命内臣范仲淹的学生张方平主持,去鸿庆宫安放圣祖、太祖、太宗像并隆重祭祀。

宋仁宗赵祯:天圣三年[1025年]十二月,亲至南京[今河南商丘],赐酒臣民欢聚饮酒。六街灯火如昼,仁宗微行观之。天圣四年[1026年]十月二十三日,再次亲赴南京,奉安真宗御容于鸿庆宫并行祭拜礼仪。

徽宗赵佶:居南京[今河南商丘]时曾去鸿庆宫祭祖。

宋高宗赵构:徽钦二帝被掳后,康王赵构在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登坛受命于商丘古城南门外左侧之幸山堂。礼毕恸哭,遥谢二帝。改元建炎是为南宋之始。

北宋和南宋虽然都是赵家的天下,但同为我国历史上相当重要的封建王朝。它们各有不同的历史特点,但或多或少都与商丘有过关键性的交集。这彰显了商丘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位置,当然也增加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历史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