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武陟,大家都知道其肇始于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修武南部而置,县治在原武德县城(秦始皇东巡设武德县,即今武陟东部,晋永嘉二年(308年)废),也就是今天的武陟县大城村然而,这一次“武陟”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隋炀帝杨广登基不久的大业初年,废武陟入修武,大业十年(614年),又将修武县治移至永桥城(今武陟县大虹桥村)到大业十四年(618年),修武县亦废,这一年,隋灭唐兴,唐朝建立,是为唐武德元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武陟有什么传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武陟有什么传说
说起武陟,大家都知道其肇始于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修武南部而置,县治在原武德县城(秦始皇东巡设武德县,即今武陟东部,晋永嘉二年(308年)废),也就是今天的武陟县大城村。然而,这一次“武陟”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隋炀帝杨广登基不久的大业初年,废武陟入修武,大业十年(614年),又将修武县治移至永桥城(今武陟县大虹桥村)。到大业十四年(618年),修武县亦废,这一年,隋灭唐兴,唐朝建立,是为唐武德元年。
武德二年(619年),置陟州,复置修武县;武德四年(621年),又废陟州,分置武陟县、修武县。也就是这一次,才将武陟县城的位置确定在我们熟知的武陟“老城”,并始建城垣,开始了其1317年武陟县治的漫长旅程。到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又将废而复置的怀县并入武陟,从此形成延续至今、无甚大变的武陟轮廓。
一、“武陟”释义有几多
对于“武陟”这一地名,最早的解释出现在明末万历年间,已是“武陟”得名近千年之后了。陈于陛在明万历《武陟志》中说,因“周武王牧野之师崛兴兹土,故名”。另一种说法,见于1984年出版的《河南地名漫录》一书,对“武陟县”的解释是:“陟,登也……今焦作、修武一带,太行山余脉起伏,以‘陟’名,应取登山或山岭重叠意;又因原在修武境,故以武陟为名。”此外,还有人认为可能是来自秦置武德县一个原有地名的,亦有人认为可能是“武德”加“陟州”地名而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因从修武分出“升出修武”而得名的。曾任武陟县地名办公室主任的侯晏华同志,曾撰文进行探讨,认为分设后的武陟为原修武南部平原地区,取周武王登太行山之说与情不合;而武陟与修武两县平级,以原在修武境而言“升级”,也说不通。因此他认为还是以万历《武陟志》的解释最为可信。
而从历史沿革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陟州”是晚于“武陟”出现的,因而“武德”加“陟州”一说可以排除。从史料记载中看,在隋设武陟之前,也从未出现过“武陟”地名,至于《北史》、《周书》等所记载的武陟,是因其作者李延寿、令狐德棻皆为唐人,那时“武陟”已存在数十年,则此记述纯为阅读方便、便于理解而已。那么,历史的原貌到底是怎样的呢?
由于“武陟”出现于隋文帝杨坚之时,我们就不得不看看杨坚与武陟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二、沁水大战定隋基
杨坚是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他所推行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州县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被后继者的唐朝加以接续光大,为唐朝走向强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此后的中国各个封建朝代。恰恰就是在杨坚建立隋朝的前一年——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在武陟(当时还是怀县与废武德县)这块地方,发生了一场至今仍被列为经典军事战例的“沁水之战”(亦称“武陟之战”)。
这一年的五月十一日,已禅位做太上皇的北周宣帝宇文赟(yun)死去,前一年才登基的小皇帝宇文阐(原名宇文衍)还是个八岁的小娃娃,手无缚鸡之力。小皇帝手下的权臣假传诏书,由隋国公杨坚入拜左大丞相,统领百官,执掌朝政的杨坚已成为事实上的“皇帝”。相州总管尉迟迥身为国戚、声望素著,杨坚心生忌惮,于是派在长安的尉迟迥之子魏安公尉迟惇,以“会葬宣帝”之名召尉迟迥来京,结果尉迟惇到相州后一去不返。几乎同时,朝廷又下诏由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为相州总管,接替尉迟迥。
而韦孝宽心知此行甚险,因而非常谨慎,一路上走得十分缓慢,走到朝哥(今淇县)时,尉迟迥派大都督贺兰贵拿着书信等候韦孝宽,韦孝宽已觉有异,于是假称有病,派人去相州(治所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以买药为名打探消息。行至汤阴,遇到先去赴相州刺史任却从相州逃回的叱列长叉(叉的异体字与“义”同而大一号,故许多史料写作“长义”,误);韦孝宽的侄子韦艺任魏郡太守,属尉迟迥一党,受迥之命南来催促韦孝宽加快行程,韦孝宽严加查问之下,终于得知尉迟迥已生异心之真相。韦孝宽于是掉头急返,一路拆毁所经要道桥梁,带走驿站所备的换乘马匹,并命沿途驿站准备上好酒菜以招待尉迟迥兵马,韦孝宽老谋深算、多方施策,加上餐餐美酒佳肴的诱惑、顿顿大快朵颐的舒爽,果然将尉迟迥派出的仪同大将军梁子康一帮追兵给成功迟滞,韦孝宽得以安然脱身,回到洛阳。六月,尉迟迥公开起兵,随之,山东、河北、河南等数十州群起响应,一时拥兵数十万。杨坚随之下诏发关中兵,以韦孝宽为元帅,带领讨伐尉迟迥。
是年七月间,当韦孝宽带领兵马来到河阳(今孟州)时,尉迟迥手下的薛公礼正带兵围攻怀州(今沁阳),韦孝宽命宇文述等将其击破。七月三十日,韦孝宽军到达怀县永桥城东南,这时的永桥守将纥(he)豆陵惠早已投靠尉迟迥,永桥地处要冲,城池坚固,诸将皆请先拔此城,而韦孝宽却说:“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损我兵威。今破其大军,此亦何能为也。”意思是“万一永桥打不下,反倒影响全军士气,等到消灭了尉迟迥的大军,这还算什么问题”,从此在军事谋略史上留下了“城有所不攻”这一典范。《周书•韦孝宽列传》中接着说韦孝宽“于是引军次于武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武陟”应该就是后来的武陟县城——“老城”,而不是整个武陟县,因为该文中所提及的怀县永桥城此后一样属武陟县,所以这个“引军次于武陟”当即是“把军队驻扎在(后来的)武陟县城”的意思。此时,尉迟惇已率领十万大军进占武德城,并沿沁水东岸排兵二十余里,而沁河正暴发洪水,于是双方隔河对峙。
这时,杨坚委派的监军高颎(jiong)到达前线,遂令在沁水架桥准备发起进攻。尉迟惇军从上游放下火筏,企图焚桥;高颎命士卒在上游构筑水中障碍“土狗”,以阻火筏近桥。尉迟惇挥军稍退,想等韦孝宽军半渡之时,趁其军形不整加以攻击。而韦孝宽则抓住这个机会,乘机擂鼓齐进,待全军渡毕,高颎又下令焚桥,以绝士卒反顾之心。韦孝宽军见已无后路,乃奋力猛攻,大败尉迟惇军,尉迟惇匹马单骑逃回邺城。
随后韦孝宽大军追至邺城,尉迟迥披甲亲征,以大军十三万布列城南,双方展开决战。韦军初战失利,高颎等于阵前查看,发现有邺城士民百姓数万在一旁观战,于是指挥军队向观战人群放箭,观者顿时一片大乱,逃喊之声震天。韦孝宽手下的宇文忻趁机大喊:“贼败矣!”韦孝宽军士气大震,趁乱冲向对方,尉迟迥军大败,退入城中。当韦孝宽军破城之时,尉迟迥于登楼射杀数人后,无奈自杀。其时在八月十七日,距尉迟迥起兵仅六十八天。
此后不过月余,响应尉迟迥的各州叛军被尽数荡平,韦孝宽在这年的十月率军返回京师,十一月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而经典的“武陟之战”,则为其人生的终点刻上了一个重重的惊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