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国祥大概念(干国祥口)(1)

晨山双语五年级永无岛教室在研究汉字

01

带大家做汉字研究——汉字研究性学习而已,还谈不上真正的有深度的汉字研究。

第一个大单元,以身体器官为基础的汉字。大家多半是吃货,居然选择了“口”部作为开始。

打开汉典网,部首查字,选择“口”部,跳出2854个汉字,今天比较常用的,也有二三百个。

这是一个历史的泥潭,汉字的迷宫,在这样的大迷宫里游走,如果没有线索,必然沉陷其中,难以自拔。

02

首先,今天以“口”字为部首的许多汉字,并不属于人身体上的“口”,也就是嘴巴,而是另外事物。

【金文】

,上面的口本就是一个圆,下面加个酒杯,表示杯子口那样,是圆的。

03

口字部经常在汉字中作为指示符号,表示指这部分。

譬如句字,其实就是勾字,或者钩字。外面是个一钩子的象形,口表示钩子钩的地方。

各,其实就是格子的格,上面是个反过来的止,止是表示方向的,口就是表示止的方向——把东西放在指定的格子里。

咎,就是各字,加一个人,大概是每个人承担自己的责任的意思吧。

干国祥大概念(干国祥口)(2)

【金文】

,一个又字,本就是表示右手(注意右和又读音一样,都表示手),口就是强调是右手——后来的汉字中,它上面反而变成了左手,看来古代人也已经不清楚汉字最初创造时候的奥秘了。

足,下面是表示脚的止字,上面的口就表示止上面的部位,这就是足,也就是腿部。

04

汉字中有些口字还表示城邦和国家,它其实应该是邑字的简化。这类字的口,不妨称它为“邑口旁”。

有些古老的地名属于这类字,譬如商周唐,其实晋、鲁、曹下面的“曰”,也是邑字的简化。它们都是国家的名称。

国字,简体写作國,外面是表示国界线的大框,里面是个或。而或,就是原初的域字,也就是原初并没有确定国界线,但有城墙的国字。用戈保卫的那个地方,这就是国。

后和司,本来是同一个字,司马,后稷,也可以就成后马、司稷,后或者司,都是管理的意思,司稷管理的是粮食,司马管理的是军事。司和后,外面都是一个右手,下面都是一个地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某个事物。

君,就是一只手拿着一样东西,也许是权杖,在管理一个城邦。

古、故、吉、咸这几个字,应该都是和城邦有关,而不是和嘴巴有关。

05

嘴巴的功能很多,最大的功能是什么?

吃货们坚定不移地认为,应该是吃东西。

用口字作部件,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的吃系汉字并不多,最有名的应该是“善”字,因为羊肉好吃(鲜字就是证据),所以本来是“饍食”也就是吃的意思,慢慢变成好的意思,再慢慢变成善良的意思——也是啊,否则善良的意思怎么画得出来?

还有一个可能是会意字的是“吞”,应该天可能就是“大”也就是人的讹变,所以这个字表示一个人在大吃。

啃应该是会意兼形声字,因为“肯”表示附在骨头上的肉,那么“啃”就形象地写出人们啃肉骨头的情形了。

较多的是用形声的方法创造的汉字:吃,繁体写作喫,古代读音是乞或者契;咽;喝;吮;吸;啖……

嗅字和吃有关,吃货们怎么可以不闻闻食物的香味?臭字是会意字,狗鼻子嘛。嗅字,会意兼形声,臭既表示读音xiu,也表示意思,口只是辅助工具而已。

吃饱了,还要“咂咂嘴”,咂是形声字。

嗝,也就是饱嗝,吃饱后的产物,形声字。

有一些后来的字,是外来的食物来到中国后,人们专门用形声的办法创造的:啤酒的啤,咖啡二字。

06

用口字部件来表示吃的汉字确实不少,不过比起用它说话、唱歌、骂人的汉字,那就太逊色了。

干国祥大概念(干国祥口)(3)

【甲骨文】

,表示一个张开大口在祈祝的人。因为只有长子才有这个权力,所以它后来就成了兄弟的兄,其实它本来的意思是“祝”,但同时还表示“咒”——诅咒和祝福,本就是同时进行的事情。骂、咒这些字里的两个口,都是嘴巴的意思,不同于哭、歡。

祭祀时往往要有祭品,“告”字,上面是牛,下面是口,先献上牛,再祈祷或者诅咒。

干国祥大概念(干国祥口)(4)

【金文】

,本应该读作“河”或者“呵”,它是嘴巴发出曲折动听的声音,也就是像唱歌那样的声音。

河流,或者说黄河,就是弯弯曲曲的河流。

哥,上下两个可字,表示声音曲曲折折,其实就是歌字。

吴,就是娱乐的娱字,一个人在大声歌唱。

号,下面是于,表示长长的曲折,听听船夫号子就明白了。会意字。

用口表示声音的文字太多太多了!

叫喊、咆哮、呼啸、呻吟、咏、吼、咳嗽、啼、嘀咕、呢喃、哆嗦、嚎……这些字,大多是形声字,偶尔有会意兼形声的,譬如:咏,永字是长的意思;吟,今是声音的余音。

07

汉字中还有一类很特别字,叫感叹字,往往用在句后,个别可以单独使用。因为是用嘴来感叹,所以往往有口字旁,用形声的办法创造。

如:吧、啊、吗、呢、哇、喽、呀、哎、咦、唉、哦、喔、嘿、噢、嗬、哼……

汉字中还有一类字叫拟声字,譬如轰隆隆、淅淅沥沥等,这里有些字就是用口字来组成的。

如:咩、哞(牛叫声)、呜、咕噜、呼噜、喵、咪、叽喳、咔嚓、吧嗒、嘎、噢、哈、啪、嘟、嗡、呜呼、嗡嘛呢叭咪吽……

人们用这些拟声字,或者来“吓唬(两个形声字)”动物,或者来“呼唤(也是两个拟声字”宠物。

08

有些身体的部位与嘴有关,譬如喉咙、嗓子、嘴巴、咽喉、舌头,都有口字。

除了吃东西和发出各种声音,人们还可以用它咬、吻、吐、唾、啐……这些都是形声字,其中咬和吻也是会意字。

当然嘴巴还可以经过练习,掌握另外的本事,譬如学会“吹”,也就是吹奏各种管乐,像笛、箫、号、哨等。

不过最高的艺术是“名”,也就是用它来称呼万物。

名,上面是夕,也就是月亮,表示夜晚。夜晚看不清人,就用自报名字来辩论——暗号也是。

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他就会不说名字,而说“是我”,口说自己,就是“咱”字。

有了名字,就可以交流,互相“叮嘱”、“吩咐”。

如果不知道名字,就得去“问”。问是个会意兼形声字。不知道不敢问,最后只能“哑口无言”——言是会意字,口中吐出的声音;哑是形声字。

有口不能言,这是最大的“哀”:一个人用衣服遮住嘴巴,这是哭泣的情形,所以这是一个会意字。

开口,就是启齿。

干国祥大概念(干国祥口)(5)

【甲骨文】

干国祥大概念(干国祥口)(6)

【金文】

,是一只手(又)推开一扇门,再加一个口字,是表示开口说话吗?

09

还有些含口字部件的汉字,是传统的部首法查不到的。

有一个特别的汉字“曰”,不是“日”,而是口字中加一短横,表示说的意思。一部《论语》,经常就是“子曰”开始。曰是会意字。

两个“曰”字叠起来,就在了“昌”字,显然它就是“唱”的意思。昌,就是重复着说,说得好听,后来就成了唱歌的意思。昌是会意字,唱字形声兼会意字。

倡或者娼,就是唱歌的人。

曷字上面,就是个曰字。曷,就是何,问为什么,所以是曰字头。

嘴的第一大功能,就是“曰”,就是“名”,就是“唱歌”。

口字里面加一点,就是一个“甘”,甘甜的甘。甘是会意字,甜也是会意字。

香字下面,不是日,也不是曰,而是甘——甘甜就是香甜啊。

口的基本功能是吃,但最大的功能却是说——这也是以上汉字研究所显示的。但口最美妙的功能,是吟、唱、歌——我以为。

【2017年6月13日于晨山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