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普遍认为德国坦克由始至终都先进。然而事实上,法国坦克在战争初期远远要比德国先进,甚至比德国更早制造了威力无穷的重型坦克。然而这种被法军寄予厚望的B1重型坦克,却没能在战争中表现出应有的能力,就不幸成为了德军的战利品。那么这种B1重型坦克,到底几斤几两,命运又如何呢?

一、靠谱的法军和不靠谱的设计

早在1919年的时候,法国名将,法国装甲兵之父让 巴蒂斯特将军就提出了超重型坦克的概念,这种坦克要求具备良好的越障性能,超厚重的装甲,以便于能够抵抗敌人的火力并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

二战时期世界全部类型的重型坦克(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重型坦克)(1)

(法国装甲兵之父让·巴蒂斯特)

这一构思很快得到了法国国防部门的注意,靠谱的法国国防军官们认为这个建议是非常好的,基于一战的经验,这种坦克一旦出现将可以为步兵提供非常到位的保护并撕裂敌人的防线,这简直是牛的飞起啊!

法国人说干就干,很快军事工业委员会就向法国重工业企业下发了招标计划,计划中要求这种坦克必须像能够行走的火炮一样,主要的武器要能够为步兵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并且安装在固定战斗室内,为了使得车身尽可能的减小备弹面积,主炮不需要左右射界,只要保留俯仰射击角度就可以了,同时这两需要一门副炮用于自我防护,例如摧毁敌人的坦克或者防御敌人的步兵,然后最重要的是这种坦克必须拥有厚重的装甲保证自身不会被敌人的火力摧毁。

二战时期世界全部类型的重型坦克(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重型坦克)(2)

法国的军官们到也是个现实主义,在一战后,坦克尚且处于支援步兵的定位时代提出了一个确实非常靠谱的构思,当然假如竞标企业靠谱的话。

这种简单的要求自然是难不住法国的企业工程师们的,1921年的时候出现了四个竞标方案,他们的原型车在1924年交付进行测试,每辆原行程都做了20公里的机动测试,但是显然它们的设计是非常的不靠谱的,三辆原型车在行驶过程中瘫痪,一辆代号SRA的样车干脆出现了重大故障,发动机必须整个更换,因此这一辆被直接的踢飞了出去。

二战时期世界全部类型的重型坦克(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重型坦克)(3)

(SRA样车)

这辆样车的正面非常接近后来服役的B1重型坦克,不过它的车身其实更像英国的MKD型坦克,并且使用了一个并不算好的发动机,还有它的炮塔看起来死为两门机炮准备的。

而叫做SRB的样车侧面则更加像B1坦克,不过它的油箱比SRA要更小一些,因此最大航程也小了一些,和SRA一样,它也采用了典型的一战坦克侧开门设计,所以法国陆军军官们也不喜欢它。

二战时期世界全部类型的重型坦克(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重型坦克)(4)

(SRB样车,你们这样玩实验车,你们要知耻!)

另一部参加竞标的FAHM样车的油箱更加的小,所以航程也更加的惨不忍睹,同时大量使用的铆钉结构也让法国军方极其诟病,双机枪塔的设计也没有满足最初提出的设计要求,因此也被踢飞了。

最后吨位最低的FCM21原型车油箱足够大倒是满足了法国军方的要求,然而由于设计仍然是停留在一战阶段的奇怪玩意因而也被法国军方踢飞了出去。

二战时期世界全部类型的重型坦克(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重型坦克)(5)

(FAHM样车和FCM21原型)

由于四个测试样车都被军方踢飞了出去,这让法国的竞标公司们非常的难堪,巴蒂斯特将军不得不亲自干预设计,在他看来SRA和SRB如果综合一下就是一个满足需求的坦克了,于是新的坦克就以这两辆为原型进行改良。

该说是法国军方靠谱还是说法国坦克兵之父不靠谱呢,为什么不选择重新搞一个更优秀的纯正重型坦克?非得执着于这玩意。

二、超级重装骑兵B1重型坦克

经过了坦克兵之父的干预之后,新的坦克设计在1925年开始,两辆坦克的设计被融合到了一起,为了不会再被军方踢飞,设计公司事先制作了模型,然后在1926年的时候又做了一些修改,因为军方反复的强调坦克是用于支援步兵的,而不是用于反坦克的,因此不需要使用威力更大的副炮,只需要一门固定在车身上的主炮和一门可以自卫并摧毁敌人现阶段坦克的副炮就可以了。

二战时期世界全部类型的重型坦克(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重型坦克)(6)

很快新的试验车被提交给了法国军方,不过它的副武器却严重的没有满足法军的要求,同时新式样车的性能竟然远远不如旧式样车,并且依然使用铆钉结构,这简直可笑至极,法国军方再一次将它踢掉。

你们这群法国军官到底在想什么?不需要反坦克?你们是搞笑么?信不信隔壁的德国人和苏联人听到了能笑死?

法国陆军这一次改变了要求,重型坦克除了要突破敌人的防线,摧毁敌人的碉堡外还需要和轻型坦克混编组成纯粹的装甲部队作战,因此对车辆的速度比原本的17公里每小时提高到了19公里每小时。

法国的工程师们又收集了32年的夏季演习数据,他们得到了一些比较客观的数据,新的原型做了一些改动,炮塔稍微的加大了一些然后装备了一门47毫米坦克炮,这一次法国陆军的军官们终于妥协了。

二战时期世界全部类型的重型坦克(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重型坦克)(7)

(最终定型后的B1坦克)

不管怎么说,最终样车终于通过了法国陆军的检验并在35年投产。不过新车仍然没有改进什么工艺结构,焊接没有大规模的投入,整体还是使用了铆钉结构,就像一战坦克一样,不过值得称道的是坦克的防御被加强了一些,47毫米炮的射速也比较可观,不但能够对付当时的大部分坦克,也能够有效的威胁敌方的步兵,并且沿用一战式的保守设计为坦克带来了比较好的越障性能,对于重型坦克来说这倒是非常优秀的。

前前后后搞了16年,却还在使用铆钉结构,你们有没有搞错?47毫米炮确实能够摧毁30年代初的绝大部分坦克,但是你们这些家伙的情报也太水了吧,对战争的预感也太差了吧,就是希特勒和库里克都早早就要求了威力更大的火炮。

三、B1坦克的服役历史

1940年德国绕过了马其诺防线进攻法国,在突破了比利时森林以后先头的装甲部队遭遇了法军的坦克阻拦,德军惊讶的发现目前装备的轻型坦克完全无法对付法军的钢铁巨兽,体格庞大的B1重型坦克完全无视任何德军的火力将德军坦克一一摧毁,只有德军的88毫米炮才能够摧毁这些庞然大物。

二战时期世界全部类型的重型坦克(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重型坦克)(8)

(被摧毁的B1重型坦克)

法国投降以后大量的B1重型坦克落入了德军手里,这些坦克多数被投入到了训练或者武装德军的二线部队使用,一些车辆被拆除了炮塔,然后装上了火焰喷射器,还有一些型号去掉炮塔以后装备了105毫米榴弹炮成为了自行火炮。其中一部分坦克还参加了入侵南斯拉夫,希腊,苏联的战争。

狡猾的德国人还把这一些B1重型坦克卖给了意大利人,意大利军队缺乏可靠的坦克,加上意大利在法国投降后从法国手里又得到了一些B1坦克,意大利人总共有了大约三十多辆这种坦克。

接下来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到,没错,意大利人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种重型坦克,虽然有几辆B1重型坦克被意大利工程师拆解测绘,但是他们根本没有进行过仿制,更没有能力生产B1重型坦克,所以意大利的坦克兵们在北非被盟军揍得哭爹喊娘。

二战时期世界全部类型的重型坦克(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重型坦克)(9)

(展览馆里的B1坦克)

这些B1坦克还是蛮可靠的,它们在德国战败以后还在法国军队里服役了几年,直到法国进行装备换代才将这种坦克退役,至今仍然有一些这种造型奇怪的坦克在军事展览馆里展出。

结语

B1坦克在最初被提出的时候确实满足当时的需求,但是这群法国的工程师居然拖拖拉拉一直搞到了30年代中期才投产,这时候B1已经脱离时代了好吧?居然还大批量生产,你们是认真的吗?

参考文献:

《B-1坦克》

《二战坦克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