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1)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2)

文︱吴志恩

图︱network&张林

情人节那天,7岁的儿子放学早,非要我请他出去吃个饭,不去大饭店,就去离家不远的炸酱面馆,吃那个京味炸酱面,看着那盘盘碟碟的黄瓜丝芹菜块倒进去,拌起来,吃的那个香啊!唇腮上都是那赫红色的酱。

吃完吧扎嘴:“好香啊爸爸,你说这能不能把味道存到盒子里,然后一打开,就又能闻到了?”

我说你小子跟我小时候想的很像啊,我小时候总是想,电影是有声的,要是有气味该多好啊?早餐吃油条呢,电影一放,场子里,满满的都是油条的味道,花开了看花呢,观众能嗅到花的香。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3)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4)

前几天在天津静海二姑家,姑父给我看他的院子,主房、厢房、过道,走进厢房,潮湿、发霉的味道顿时把我淹没了,与三十年前第一次到静海爷爷家厢房一样的味道,我就住在这样的厢房里。

读大学时候去看爷爷,也住厢房,也是这样的味道,可是这样的味道还在,爷爷却不在了,奶奶也不在了,爷爷奶奶的院落紧闭,院子里的枣树萧瑟的在北风里摇摆,让我陡生无尽苍凉。

如果味道可以储存,得有多少儿子说的那种盒子,来珍藏一个人的一生,一个民族的起承转合?得建多少博物馆,来留存那些个伟人的味道?

有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多少人,一辈子在寻找与他臭味相投的人。所以有人就说,找对象,最好的办法,不需要用眼睛,用鼻子就够了:蒙上眼睛,鼻子会告诉你真相,还能避免言不由衷的尴尬。

我脑子里总能想起来幼时的村庄,小小的村庄,低矮的石头房子,狭长曲折的甬道,我可以把平面图和效果图给画出来,如果技术问题解决,还可以做成动画放出来。可是,还有儿时的味道吗?

爬山虎在拔节,仙人掌铺满墙头,瓦松摇曳在夕阳里,妈妈蒸的红薯,春节时的萝卜馅饺子,喜来叔娶亲时的浓烈的爆竹的硝烟味道,是啊,谁还会对这些感兴趣呢?除了我和我的同龄人?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5)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6)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7)

鼻子真是最可爱的器官,它毫无假象可言,真真切切的告诉你它的感受。每次回到郑州,即便十年以前,首先抗议的,还是鼻子。每次回到老家,或者进山,太行山伏牛山黄山,最受用的还是鼻子。

大口大口的吸氧,田野上那满满的豆麦的清香,突如其来的雨点打在院里的那种土腥味儿,真实,真切,振奋着你的嗅觉神经。如果眼前是蓝天白云,晨风轻抚,大有今夕何夕,人生何求之叹!

好在从技术上,再好的影院和导演,还没有制造出这种嗅觉味道相配合的幻觉。

能《私人订制》吗?不能。

金圣叹临终,除了“莲子心中苦”、“李儿腹中酸”之对,还附耳于子,告之秘诀:“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道。”

一代才子,终究传儿口腹之欢,唇舌之欲,还原人间烟火。

“食色性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圣人说的也还是吃和味道。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8)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9)

音乐给人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回忆。我觉得美术也能,绘画也能,那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克拉姆斯柯依的《睡莲》,你不觉得似曾相识?!王澍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庭院池沼、山墙低徊,你不觉得依稀见过?!

味道有没有?人生如逆旅,我等都不过过客,尤其我这样寄居城里的乡下人、外乡人,城市的水土和口味终究不合心意,于我们豫西南老乡而言,吃一碗地道的老家烩面,当是何等的享受?!

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你远离故土,“享受”着都市的种种便利,还念念不忘故土味道,岂不奢侈?!然而不然,真的忽而实现了。

高中同学老张,本在郑州做其它行当,略有发家,业已致富,大约近年来苦于吃不到老家风味,或者尝遍太多家所谓方城烩面,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在我们大多数老乡徒叹奈何的时候,这家伙忽然操持起来店面,真枪实弹的干起来了。

方城炝锅烩面!没错!高汤、筋面,爆炒生羊肉,地道羊油辣椒,像模像样,周吴郑王,小青菜也格格整整的,完全是天上掉下来个小表妹,活色生香活蹦乱跳的就在你面前了,仿佛这“小表妹”的雪花膏头油气味儿,也端的是旧时味道,当年模样。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10)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11)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12)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13)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14)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15)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16)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17)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18)

记得第一次进店品尝,味道就先虏获了人心。

“熟悉的味道”,“就是这个味儿”,心头翻上来压下去的,竟不过这两句话。

等面端上来,吃下去,恍若隔世,疑心真的还是身在郑州,还是置身儿时?梦中?大有今夕何夕之叹!

然而环顾四周,环境清幽,卫生洁净,灯光温馨,服务周到,想不到家乡最接地气最土气的小店小吃,华丽丽的涅槃重生,嫁接到当代都市,开到我的身边来了。

不由得对老张刮目相看:我们想到的,仅仅还是想想,他硬打实砍大刀阔斧的干起来了已经,而且干得有声有色,漂漂亮亮,从此,念恋家乡味道的小伙伴们有福咯,郑州的人们也有福咯,地方美食进郑州,是对郑州饮食的补充、丰富和完善啊,善莫大焉。

老张的店除了方城炝锅烩面,还有秘制卤肉——对的,老张家的祖传,想起来,高中时候为啥伙伴们喜欢往他家跑?他家开着烩面馆、卤肉店,老伯婶子做着一手好饭菜,去了吃好喝好太欢乐。

不敢想,哎,老伯老婶不觉间业已下世,说多了都是眼泪,老张这一碗面,味道里不仅仅是乡情,更是亲情、回忆,以及责任和担当吧?妈妈的味道,还有妈妈的嘱托?

这就不仅仅是一碗面了,里面的味道,有着悠远的余韵。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19)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20)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21)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22)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23)

哎,这也算是广告了,老张的“张老炝”方城炝锅烩面,目前开了三家,一家在东北郊,一家在郑东新区高铁站南,新店在郑东商业中心南门。

为了增加顾客更好体验感,老张已经将郑东新区的店升级为“张老炝”方城炝锅烩面,张老炝”这个更接地气的名字,可是老张和“巴奴”创始人杜中兵于众多备选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还想再多开几家,为啥?食客们天天店里排队,老张觉得不落忍。

开吧,老张,让我们记忆中的味道,至今仍可触摸,让我们记忆中的味道,成为更多人记忆中的味道吧——得天下之美味而共享之。谁说,这不是文化?不是善念?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24)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25)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26)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27)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28)

方城烩面咋样(方城烩面味道)(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