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1965年10月,我们出生的那一年是新中国出生率最多的一年,国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经过三四年的恢复也基本上走上了正轨,恢复了元气,虽然农村还是依然贫困,但基本上能够吃饱饭了,玉米面、高粱米、地瓜是哪个时候的主食,白面吃的不多,大米基本不吃(过年的时候吃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童年一段难忘的时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童年一段难忘的时光(我难忘的童年记忆)

童年一段难忘的时光

我出生在1965年10月,我们出生的那一年是新中国出生率最多的一年,国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经过三四年的恢复也基本上走上了正轨,恢复了元气,虽然农村还是依然贫困,但基本上能够吃饱饭了,玉米面、高粱米、地瓜是哪个时候的主食,白面吃的不多,大米基本不吃(过年的时候吃点)。

小时候家里虽然贫困,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的孩子们要上各种补习班,别说没有什么补习班,即使有也没钱补啊,每家的孩子都不少,大人每天忙着上班挣工分,成年男劳力一天十分,女劳力或未成年人一天八分,十分算一个工值,一个工值就两毛钱左右,所以啊小孩子根本就没有什么零花钱,也基本上没有什么玩具,那个时候上学也比较晚,九周岁才上一年级,也没有什么学前班,更没有什么幼儿园,太小的有爷爷奶奶或大点的哥哥姐姐们看着,稍微大点了就跟着更大点的哥哥姐姐们玩啦,那时也没有这么多的汽车,如果大队(就是村,那时叫大队)来了辆县里或公社(乡镇)的吉普车,那得围一大帮孩子看新鲜。

虽然上学比较晚,也不是每天瞎玩的啊,因为还要帮家里挖野菜喂猪,拾粪挣工分,如果太懒会挨家里大人骂甚至挨打的。那个时候孩子是必须讨好大人的,因为孩子多,那个孩子表现的好说不定奖励根冰棍、麻花啥的,别看现在觉得这些玩意不咋地,那时的冰棍也就是白开水加点糖精冻的,麻花也是面粉加糖精炸的,但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就是最好的美食啦!得表现好家长才会奖励的啊!

除了帮助家里干家务,挖野菜、拾粪补贴家用,剩余的时间还是不少啊,农村孩子也没有什么玩具,基本上就是夏天游泳,冬天滑冰车(都是家长或孩子自己做的),再就是用弹弓或夹子打鸟(现在可是不能打啦啊)、弹玻璃球、打鞭猴啥的,再就是顶架子(俗称斗鸡)、骑马打仗(两拨孩子各自架起一个孩子,两个被架起的孩子在上边摔跤),都是不需要多少成本的,每天都是灰头土脸的玩的不亦乐乎,衣服弄脏了坏了也是少不了被家长打骂,但依然改不了啊!

我记忆中的童年虽然生活苦涩艰难,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每天天然童趣释放,充满欢乐,不像现在的儿童必须上幼儿园、学前班,受到许多的约束,节假日还要上各种补习班、爱好班,承受着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太多的期望,虽然生活富足,零食、玩具丰富多彩,但少了许多天然童真。

我的童年生活虽然贫穷,但我的童年生活依然是快乐的,也是值得回味的,愿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