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六回,发生在司马昭发动伐蜀之战前夕,相关人物分别为邓艾、钟会、王祥和刘寔。原文如下:
邓艾夜作一梦:梦见登高山,望汉中,忽于脚下迸出一泉,水势上涌。须臾惊觉,浑身汗流;遂坐而待旦,乃召护卫爰邵问之。邵素明《周易》,艾备言其梦,邵答曰:“《易》云:山上有水曰蹇。蹇卦者:‘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云:‘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将军此行,必然克蜀;但可惜蹇滞不能还。”艾闻言,愀然不乐。忽钟会檄文至,约艾起兵,于汉中取齐。
艾遂遣雍州刺史诸葛绪,引兵一万五千,先断姜维归路;次遣天水太守王颀,引兵一万五千,从左攻沓中;陇西太守牵弘,引一万五千人,从右攻沓中;又遣金城太守杨欣,引一万五千人,于甘松邀姜维之后。艾自引兵三万,往来接应。却说钟会出师之时,有百官送出城外,旌旗蔽日,铠甲凝霜,人强马壮,威风凛然。人皆称羡,惟有相国参军刘寔,微笑不语。太尉王祥见寔冷笑,就马上握其手而问曰:“钟、邓二人,此去可平蜀乎?”寔曰:“破蜀必矣。但恐皆不得还都耳。”王祥问其故,刘寔但笑而不答。祥遂不复问。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司马昭下定决心发动伐蜀之战,委任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军马。此时,屯兵陇西的邓艾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便让护卫爰邵解梦。护卫爰邵解梦的结果是邓艾此次出征,必将克敌制胜,但却难以返回。邓艾听罢闷闷不乐。而就在钟会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离开京城时,相国参军刘寔却对太尉王祥表示,无论是邓艾还是钟会,恐怕都再也回不来了。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钟会率部离开京城时的盛况,叫做“旌旗蔽日”, 意为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战国策•赵策一》中的“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小说中邓艾与钟会出征前所发生的这两个小插曲,在历史上都有迹可循。邓艾做梦解梦之事,源自《三国志•邓艾传》中。据该传记载:“初,艾当伐蜀,梦坐山上而有流水,以问殄虏护军爰邵。邵曰:按易卦,山上有水曰蹇。蹇繇曰: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曰: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往必克蜀,殆不还乎!艾怃然不乐。”小说照搬了这个记载,仅仅是将爰邵的职务由殄虏护军改成了护卫。
小说中钟会出征前相国参军刘寔与太尉王祥的一番交谈,虽然不见诸史料,但也依然能找到依据,不过发表这番言论的并非朝臣,而是一位深闺不出的奇女子。这个人名叫辛宪英,是曹魏大臣辛毗的女儿,她在《三国演义》中也出现过一次。据《三国志•辛毗传》注引《世语》载,得知钟会被司马昭任命为镇西将军并率部伐蜀,辛宪英就对侄子羊祜表示:“在事纵恣,非特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
为何在钟会、邓艾出征前会出现如此情况呢?其实理由也并不复杂。作为钟会而言,虽然早年得志,但其所作所为却引起很多人的不满,连他的哥哥钟毓都预言钟会有一天必将会祸及家族,不少大臣更是认为钟会必反,建议司马懿提前预防。而邓艾虽无反意,但为人刚愎自用,连司马昭的命令也敢违抗。司马昭看中两人的才能,故此让他们领军灭蜀,但暗中早已做好了预防措施。此后邓艾与钟会的被杀,也正是司马昭的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钟会、邓艾都是沙场宿将,但比起头脑来,却比司马昭差得太多太多。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