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北宋名臣,对内,他发起了“庆历革新”运动,为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奠定了基础;对外,他曾主持西北军务,彻底扭转了北宋对西夏屡战屡败的局面,堪称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死后谥号“文正”。

文未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词没见几篇流传的范仲淹何以谓之“文正”呢?

范仲淹最经典十首诗(范仲淹一生就留下五首词)(1)

范仲淹虽然不是“八大家”之一,但他的《岳阳楼记》却是脍炙人口的名文。在华夏大地上,凡上过初中的人,都能背诵出这一千古佳篇。尤其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至今仍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人生格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情怀,真可以说是不朽之句。

范仲淹流传下的词仅有五首,却是首首经典,成为各种宋词选本必选之作,俨然是一代大家。当时的宋词还没有摆脱五代绮丽柔媚的风格,而范仲淹的词却开阔豪气,舒朗遒劲,透出政治家的胸襟和底蕴,这让和他同时期的晏殊、稍晚一点的欧阳修都无法相比。

范仲淹最经典十首诗(范仲淹一生就留下五首词)(2)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思旅,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词的上片写景,下片写情。先由上而下,天高云碧,黄叶飘飘;再由近及远,秋水淡淡,寒烟氤氲,山映斜阳,水波连天,而一望无际的芳草,则延伸到斜阳之外。碧天、黄叶、寒烟、斜阳、芳草,交织成一幅旷阔的秋景图。过片的“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则有写景转入下片的乡愁。词人站在高楼之上,他不堪明月、高楼、独身的诱发,难以入眠,只得借酒消愁,而“借酒消愁愁更愁”,他不禁泪湿衣襟。“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说得何止是乡愁旅思,更饱含着无尽的人生忧患呐!

范仲淹最经典十首诗(范仲淹一生就留下五首词)(3)

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在西夏称帝,雄心勃勃进攻北宋,与宋朝发生了战争。1040年,宋朝在连续失利的情况下,派遣范仲淹去驻守延州。范仲淹整顿州兵,实行屯田,才使形势稳定下来。就是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最经典十首诗(范仲淹一生就留下五首词)(4)

范仲淹是苏州人,后在中原为官,他用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既道出塞下与内地环境的不同,也交代了时间和地点,那恶劣的环境让大雁都毫无留恋的匆匆离去。大雁南去,马鸣风萧,号角连天,长烟落日,孤城紧闭,气氛如此肃杀,环境如此艰苦。而在这万里之外戍边的将士呢?那一杯浊酒怎能解掉万里乡愁呢?在这“羌管悠悠霜满地”的夜晚,谁能睡着呢?满头白发的将军,满眼泪水的征夫,他们都在思乡啊!而“燕然未勒”,他们是不能回去的。

这是宋词中的第一首边塞词,也是宋词中最早的豪放词,对后来苏轼扩大词的表现领域,起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渔家傲·秋思》和《苏幕遮·怀旧》被多年编入中学语文课本。

范仲淹最经典十首诗(范仲淹一生就留下五首词)(5)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寒,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寒夜寂静,落叶飘零,月华如练,泪深于酒。全篇写“思”,却却全篇未见“思”字,很是精妙。情中有景,景中蕴情,字字句句洋溢着词人的缕缕愁思,反复吟诵,荡气回肠,极有感染力,许昂霄评其“铁石心肠人亦作此销魂语”。

范仲淹最经典十首诗(范仲淹一生就留下五首词)(6)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全篇都是口语,笔调诙谐幽默,看似宣扬无为、及时行乐,其实是词人因改革受挫的苦闷心理反映,为词中之别调。

范仲淹最经典十首诗(范仲淹一生就留下五首词)(7)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庆历六年,即公元1046年,范仲淹任邓州知州,营建了百花洲,本词即为应制之作。虽为应制之作,却写的文采飞扬,尽显旷达的思想,尽显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范仲淹最经典十首诗(范仲淹一生就留下五首词)(8)

仅存五首词,《渔家傲·秋思》、《苏幕遮·怀旧》、《御街行·秋日怀旧》千古传颂,《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也是词中精品。毛泽东主席曾说:“范仲淹词介于婉约与豪放之间,既苍凉又优美使人不厌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