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严重的肝病,例如肝硬化、肝癌都与乙肝病毒的感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说乙肝炎病毒是后期严重肝病的前奏。据统计,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病人当中,15%~25%死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脏疾病。如果治疗控制得当,预后情况会非常好,如果控制不佳,则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乙肝病毒(HBV)通过皮肤、黏膜进入机体后,利用血液循环到达肝脏,肝脏是病毒的“靶器官”。HBV在感染肝细胞后,会改变肝细胞表明的抗原性,并刺激T细胞变成致敏淋巴细胞,攻击含有病毒的肝细胞,在清除病毒的同时,导致健康的肝细胞破裂、变性和坏死。
乙型肝炎患者要定期复查肝炎病毒指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可以反映出体内乙肝病毒的含量,HBV-DNA检测正常值应该是1000拷贝/毫升,如果低于这个值,说明病毒含量较低,病程发展缓慢,控制较好。
西医治疗以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而中医在治疗上则以抗病毒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并重作为治疗原则,应用可增强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功能,可清除免疫复合物,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像鸡血藤、黄精、人参、黄芪、白术、党参、灵芝、桃仁、丹参都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对肝硬化患者来说,胆碱酯酶和白球比是肝脏健康情况的风向标
在肝硬化阶段我们会重点看一下胆碱酯酶和白球比。胆碱酯酶是肝脏合成的一种酶,而白球比则是血浆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的比值,这两项检测的数值结果会反映出肝脏的合成功能怎么样,这两项检测数值越高说明肝脏的合成功能越好,晚期肝硬化肝衰竭的病人,都可能会出现胆碱酯酶低和白球比偏低的情况。
白蛋白对维持血容量以及血浆胶体渗透压起决定性作用,它能够扩充血浆容量、抑制血细胞成分的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流量等,有利于组织的修复和防止腹腔积液形成。
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常因一般扩容措施致使腹腔标准, 积液蓄积、腹胀加重、蛋白合成障碍,导致低蛋白血症,尤其是白蛋白低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出现腹腔积液及双下肢水肿。
因为肝脏是合成蛋白的地方,当这种合成蛋白的能力减弱时,中医临床上会使用很多帮助提升肝脏合成蛋白的中药来补虚,像生山药、白芍、和茯苓,都可以用来补虚和利水化湿。
肝硬化的失代偿期主要看门静脉高压的改善情况
任何疾病的发展都是渐进式的由轻到重,肝硬化也不例外,肝硬化时,因纤维组织形成,肝小叶结构破坏,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来自胃、肠、脾等处的血流大量瘀滞在门静脉内,使门静脉压力增高,达到一定程度后,形成门静脉高压。
当肝硬化患者出现肝腹水和门静脉高压的症状时通常进入了肝硬化的失代偿期,这时,中医治疗的重点放在了改善腹水症状,降低门静脉高压上。中医将门静脉高压可以当做淤血来辨证施治,通过施用一些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的中药来改善症状、降低指标。
而改善晚期肝硬化腹水的症状,重点在一升一降上,升的是白球比,降的是门静脉高压。临床研究发现,当人体白蛋白合成低于30克时,就会产生腹水,低于25克时,就会产生严重腹水,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的思维,在一升一降间使肝脏功能得到恢复,肝硬化得到有效地控制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