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断弦的瞬间:

场景一:“刚入手的古筝,开开心心调音的时候,“蹦”的一声,琴弦断了……都怪我不好,手笨不会调音,以后再也不敢自己调音了,嘤嘤嘤~~

不协调的琴弦(你也是琴弦杀手)(1)

场景二:考试的时候,当着评委们的面弹到《战台风》扫弦,战况激昂,but可能是我太用力了,吧唧一声,琴弦又又又断了,我听到他们笑了,我……有洞可以钻吗~~

场景三:刚在古筝老师那里调好琴,搬回家没多久,女儿弹高音最细弦的时候,断了,差点崩了女儿的脸……断弦事小伤人事大,在女儿面前丢脸了~~~

场景四:在直播,弹奏《女儿情》的时候琴弦轰的一声再次断了,又要表现出镇定自若的亚子,维持场子氛围,粉丝面前排场不能丢,太难了~~~

不协调的琴弦(你也是琴弦杀手)(2)

以上的情景,是筝友er跟小润聊他们“琴生中最尴尬、最惊险、最黑洞以及最难过的时刻”大家的分享。谁曾想过,一根小小的古筝琴弦,竟然给他们带来如此难忘又有些惊险尴尬的回忆,让人当场自闭!

古筝琴弦为什么会经常断裂呢,难道是打开方式不对?

以下原因看看你有没有中招,来对号入座了:

1.人为失误

如果你是购买的裸筝,需自行安装和调音时,有些新手小白并没有丰富的安装琴弦经验,将琴弦缠绕琴柱的一头过紧或过杂乱,调音时力气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导致琴弦断裂。其他情况,诸如不可避免的搬运不轻拿轻放、对古筝长期不打理不保养、弹古筝时力气过大等都可能导致琴弦断裂。

不协调的琴弦(你也是琴弦杀手)(3)

2.存放环境

北方过于干燥或南方过于湿润的环境都容易使面板变形,面板一变形,原本稳定的琴弦就被迫移动、滑动,处在紧绷的状态下的琴弦更容易自行断裂,这是不可避免和预测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不用过度担心,更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地方摆放古筝。

还有对古筝保养或清洁不当也会导致琴弦断裂。比如长期不保养清洁,面板被虫蛀或琴柱生锈,都会导致琴弦弯曲变形,最后就断了;又或者保养频率过勤,经常移动筝码导致琴弦移动等也是琴弦断的主要原因。

3.琴本身结构

这点你肯定不知道,古筝自身的结构有时是琴弦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古筝的每一个结构都会影响琴弦,牵一发而动全身,咱一个一个慢慢说:

先从琴码开始,古筝琴码的材质大多是密度比较大的木材,比如酸枝木、黑檀木或紫檀,而筝码头上的白色三角多为牛骨制品,有些古筝本身的筝码材质过硬或过软,牛骨不圆滑或有刀口,都会增加琴弦的摩擦,加上弹奏时共振的摩擦,都会导致琴弦易断。

不协调的琴弦(你也是琴弦杀手)(4)

牛骨琴码

第二个为琴孔,琴尾处的琴孔为凸起状或为金属材质,会增加与琴弦摩擦力,割伤琴弦,导致断裂。现在新出的内嵌琴孔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这种状况。

最后则为琴弦本身,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古筝琴弦都是尼龙钢丝材质,虽然很多品牌都标注为该材料,其实很多琴弦的含碳量不到位或含碳不均匀,都导致琴弦不结实,易断。所以选择品质高的琴弦也能避免这种问题,不因小失大,选对的才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