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1)

在1996年的春晚舞台上,出现过这样一支四人男声组合,他们演唱了一首《九月九的酒》。其中最知名的那位歌手叫伊扬,其他三位名叫高松、安伟、韩特,当时也是小有名气的歌手,但观众似乎并不怎么熟悉。当晚的演唱,他们四人都表现得不错,赢得了一片掌声和尖叫声。

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2)

没人知道,其中一名叫高松的小伙子,当时正值事业鼎盛时期,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千万富豪,他开了五家娱乐城,旗下拥有着一千多名员工。据有人说,年纪轻轻的他,在歌唱界也没什么名气,之所以能登上春晚的舞台,是因为他给春晚赞助了20万给央视导演,这才参加了春晚的新秀联唱。有人笑称,高松应该是以老板身份上春晚的第一人!不过,这个说法,却被当事人高松给否定了。

高松的父亲是马鞍山的干部,母亲是名医生。虽然出身干部家庭,但高逸峰并没有读多少书,小时候很顽皮的他,很早就去了曲艺团,在各处走穴。那时,他主要玩的是快板、相声之类。大约在1995年,在海口的一次演出中,高松还认识了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因为当时姜昆的一位助理,是高松的安徽老乡。

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3)

高松从1990年开始,就创办了一家文化娱乐公司,那时他在海口的娱乐城名曰“望海楼”,在当地是一流的,一些演艺大腕也常会前去捧场,很多艺人都是免费来演出的。年轻的老板高松,与一些大腕们交好,这也让他的演艺事业红火起来,那段时间,不少地方都邀请他去唱歌、表演,所以说,高松在登上春晚舞台时,也是颇有点名气的歌手。

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4)

(左为张雨生、中间是高松,右为吴奇隆)

但是后来,也就是他登上春晚这年的年底,经过高管跳槽、又遇同行不正当经营等波折,导致高松的公司面临破产的境地!他欠下的债务高达300万余元,后砸锅卖铁还完所有债务,已经是倾家荡产了。面对所有人的压力,高松虽然几天内头发全白,但他却没有想过自杀,他只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挽回债主损失,可此时的他已无力回天了!

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5)

之前所有口口声声称呼“高总”的狐朋狗友,全面改为直呼其名。没有任何人借给他钱,为了维持生计,他开过摩的,干过出租,好在最失意的日子里,妻子一直对他不离不弃,支持他,鼓励他。直到有一天,他在合肥开了一间小小的包子铺。善于钻研的他,还发明了包子的馅料新配方,申请了专利。此时的高松,改名叫高逸峰,又开了数家包子铺分店。

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6)

期间,妻子一直是他的贴心人。由于他从小学习相声,对唱歌、曲艺等艺术形式一直很感兴趣,2010年8月,妻子悄悄地帮他报名《中国达人秀》,希望能圆他一个在舞台上唱歌的梦想。

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7)

站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高逸峰高歌一曲《从头再来》,演唱时他紧握着的拳头从未松开,更像是在对自己呐喊,从短暂的辉煌走到踏实的人生的高逸峰,用《从头再来》唱出了他对人生的新的感悟。高逸峰催泪献唱《从头再来》,成为当届最夺目的选手之一,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也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

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8)

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9)

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10)

之后不久,有一位蓬头垢面、没精打采的青年慕名找到了高逸峰,青年沮丧无比地对他说:“高叔叔,我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电子商务,五年来先后投进去五十万元,到头来,我的产品卖不出去,资不抵债。半年前,我的合伙人跑了。我已经无力回天,该何去何从?”

高逸峰问他:“你情愿为一件可以成功的事情奋斗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吗?”青年回应道:“当然愿意了!”

“那你愿意为一件注定失败的事情浪费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吗?”青年听了,直摇头。

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11)

高逸峰意味深长地说:“你已经在为一件注定失败的事浪费了半年时间了!半年前,你失败了,一直到现在你还在失败中纠结。世上没有永远不凡错误的人,错了,别浪费时间后悔。你总会发现,纠结和拖延带来的损失远超过失败。不用怕失败,但要有足够的勇气从泥沼中走出来,不再拖延。纠结不会带来任何结果。用过去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行,比什么都重要。”青年听后,握住高逸峰的手,激动不已。

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12)

人生的起起落落,命运的坎坷浮沉,已经让高逸峰成了一位生活创业中的哲理家。他听到这位青年创业失败无比挣扎、万分纠结的故事,就拿他的失败开刀,正反双向剖析,得出了“纠结失败才是最大的失败”的道理。

春晚就是一群身价千万的人(曾身价千万登上春晚)(13)

高逸峰能把说服点放在纠结于失败的伤害力上,夸大失败的副作用,让这位青年失败者拨云见日,可谓“负负得正”,觅得良方。最后祝愿高逸峰的跌宕人生,再创新的辉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