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诗玥 于悦

糯米粉混上艾草汁,里面包上豆沙、黑芝麻等馅料,一个青团就做成了。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吃青团也是清明节的民俗之一。近几年,这种南方民俗一路北上,清明节前,济南的大街小巷也卖起了青团。

一天卖出四五百个

今年青团销售挺火

“听说江南人把第一次吃青团叫做‘尝春’,碰巧今年看到有那么多甜品店都在卖,我就也想尝尝看。”4月3日,在恒隆广场里的熙心手作店,张女士买了四种不同口味青团,她在社交平台看到有很多人都在晒自己的青团,这让她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

青团是哪里的小吃(一店一天卖四五百个)(1)

在这家手作店的收银台旁,一排排青团还没到中午就已经卖出了大半。不时有顾客在结账时随手买走两个。

“这一单是四个芋泥和椰香奶冻口味的青团。”熙心手作恒隆店的店长李女士一边把打包好的青团交给外卖骑手一边说道。“去年的时候店内青团销量就不错,一天能卖出去一二百个,没想到今年的销量提高了那么多,到了周末一天能卖出四五百个。”

拾味中点泺文路店的店长陈先生表示,最近这段时间他们店里每天卖出的青团也有一二百个,店内的青团都摆放在货架上方最显眼的位置。

“我们清明节前一个月就开始卖了,最晚也就是卖到清明节。”李女士表示,今天店内芋泥和蛋黄口味的青团都已经不多了,订单里有60%都是来自网络外卖。“对很多老顾客来说,吃青团已经成为一种节日习俗,还没到开始售卖的时间,她们就会开始问什么时候才能吃上,毕竟下次再吃到就是明年了。”

青团是哪里的小吃(一店一天卖四五百个)(2)

记者在外卖平台查询发现,目前济南在卖青团的店家超百家,除甜品店以外,各大便利店、商超均有售卖,除了手作青团,五芳斋、沈大成等著名品牌也纷纷进入济南市场。

从熟悉到陌生

“北上”青团营销花样多

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从饿了么青团外卖单量排名来看,上海、苏州和南京的青团销量位居全国前三。而在北方城市中,北京、青岛、天津、大连和济南人最爱吃青团。

“我也是这两年才认识青团这种食物。”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刘女士小时候并没有见过青团。“小时候清明节妈妈会给蒸个馒头小燕子。这几年见到人们卖青团,我才知道清明节还有这种小吃。”

伴随着青团的北上,商家也在口味、营销上下足功夫,让很多北方人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青团的消费者。在熙心手作,编织篮里摆放着椰香奶冻、肉松蛋黄、红糖黑芝麻等6种口味的青团,据店长李女士介绍,其中芋泥和奶冻这两种口味是这两年推出的新款式,今年他们还在甜度和口味上进行了改良,根据顾客的需求调制了大家喜欢的口味,并且也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

青团是哪里的小吃(一店一天卖四五百个)(3)

“青团就是‘春日限定’,吃了青团会有那种春天的感觉。”济南市民徐女士今年也尝试买了几个青团,让她产生购买欲望的,正是商家的这些宣传。

拾味中点泺文路店店长陈先生表示,青团的售卖时间只有最近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大部分时候顾客购买这样的产品也是因为新鲜感,回购的概率并不大,所以作为季节性的商品推出,反而能够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需求。”

“大家对青团的接受程度好像越来越高了,清明节吃青团就像是端午节要吃粽子、元宵节要吃汤圆一样自然。这让人能够感受到南方的习俗和文化也逐渐融入了北方。”

民俗文化热情持续高涨

节令食品备受商家推崇

“北上”的青团为何如此受欢迎?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教授张晴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大家对民俗产品、文化产品热情持续高涨,也是源于一种文化自信。“青团和中国饮食文化的意涵是相契合的,尽管来自江南,但随着南北方的文化更加交融,好吃好看的青团自然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青团是哪里的小吃(一店一天卖四五百个)(4)

张晴认为,借着青团的热度去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同时进行促销,这就是差异性文化对促销的影响。“商家在互联网上捕捉到了这样的信息,进行季节性促销,并根据现在市场的需求、人们口味的变化,对传统食品进行了开发和利用。”张晴认为,商家如果能够把青团的文化和历史元素相联系并大力推广,市场的接受度就会越来越高,青团就也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民俗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