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一词竟起源于清朝(34加油)(1)

″加油″一词,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文体赛事、各类攻关等方面,都能听到,皆有具体的涵义。

实用方面,如:往飞机、轮船、汽车、拖拉机的油箱里添加油类燃料。给机械的轴承部位施加润滑油。做饭炒菜时,为了味儿香可口倒入食用油,做凉拌菜时加入小磨香油等,都是真正在"加油"。

加油一词竟起源于清朝(34加油)(2)

鼓劲励志方面,如:解放以前的拉纤、榨油、推拉超重物体前移等,需要多人群体性干活时,为了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油″鼓劲助威的劳动号子。及由此引伸为文体赛事竞技场上,希望运动员取得更加优异成绩,众多粉丝齐声呐喊:"加油!加油!″给参赛者增强兴奋感、意志力和自信心,鼓励创出更加出色的成绩。赛场上那此起彼伏的"加油″声,虽然是精神鼓舞,并非添加真油,但比添加真油效果更好,意义更大。成为了另一种"加油″的方式。

加油一词竟起源于清朝(34加油)(3)

一声 "加油″承载着满满的正能量。当我们去追溯"加油″一词的来源时,原来还有一则令人敬佩的故事呢?

据史料记载,嘉庆年间,有一个举人叫张瑛,一生为官三十余载,在兴义上任后,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每到午夜交更时分,他都会派两个差役去巡城。前面一个提着灯笼照明,后面一个挑着桐油篓紧跟,只要见到哪户人家亮着灯光,并伴有读书声,两人便会停下来喝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喽!″等读书人开门后,另一个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筒,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进读书人的灯盏里,并补上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随即又向另一户挑灯夜读的人家走去。

加油一词竟起源于清朝(34加油)(4)

就这样每晚给兴义城的读书人添加灯油,前后坚持了13年,风雨无阻,夜夜如此。在张瑛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学风兴盛,培养出了一批人才。10多年间,考取举人20余名,贡生8名,进士2名。他的儿子张之洞成了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这就是"加油″的由来。

如此″加油″一词,令人对张瑛钦佩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