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见习记者吕映雪)7月20日,有武汉市民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留言,称美团外卖“杀熟”,和公司同事点同一家外卖,同样的地址,配送费却不一样。

美团外卖自配送可以设置配送费(美团外卖这个操作看不懂)(1)

图为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留言截图。

长江网记者了解到,7月20日上午10时左右,武汉市民朱女士与同事各自在美团外卖APP上点外卖,两人同时选择了“一道粉”店,分别点了一碗粉加配菜。结算时却发现,同一时间、同一家外卖、同样的配送地址,配送费却有差别。朱女士的订单显示,配送费原价7.6元,活动减3元后4.6元。而同事的订单显示,配送费原价7元,活动减3元后4元。朱女士告诉记者:“连送外卖的都是同一个骑手,还是同一时间送达的。这个操作的确让人看不懂。”

美团外卖自配送可以设置配送费(美团外卖这个操作看不懂)(2)

美团外卖自配送可以设置配送费(美团外卖这个操作看不懂)(3)

图为朱女士及其同事外卖截图。朱女士提供

长江网记者于7月20日下午致电美团外卖APP官方客服,客服人员并未就此问题给出合理解释,仍然让人看不懂。该工作人员说:影响配送费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配送时间,如遇到高峰期、极端天气,配送费可能产生差价。另一种情况是配送方式,不同的配送方式可能产生差价。值得一提的是,朱女士遇到的情况,并未涉及客服人员所说的配送时间、配送方式不一样,而是相同情况下配送费出现差别。

美团外卖自配送可以设置配送费(美团外卖这个操作看不懂)(4)

美团外卖自配送可以设置配送费(美团外卖这个操作看不懂)(5)

图为朱女士及其同事外卖截图。朱女士提供

近年来,有关“大数据杀熟”的案例不少。2020年12月17日,界面新闻发布,自媒体“漂移神父”在购买了美团会员后订餐时发现,同一时间,同一家店,未开通美团会员的普通用户配送费为2元,而开通了美团会员的用户配送费却为6元或4元,皆高于普通用户的价格。

所谓的“大数据杀熟”,是社会公众对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对用户进行“画像”分析,从而收取不同价格等行为的概括性说法。中国消费者协会曾揭露“大数据杀熟”的六种现象,从针对性营销、到“不同人不同价”、再到概率算法等,算法精准地为消费者定制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形式的价格歧视。

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出网络经营者应当公平公正对待广大消费者,反对利用消费者个人数据画像,采取算法应用,锁定特殊消费群体,实施价格歧视、价格混淆等销售策略。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制定发布《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大数据杀熟”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差别待遇行为,其中包括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根据交易相对人的支付能力、消费偏好、使用习惯等,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或者其他交易条件。

【编辑:熊展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