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阿里,他们从天南地北来到了杭州。正如冯唐所言,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他们的心中都有两首歌,分别给之前和现在的城市。

杭州三四线城市(我从一线的北上广深来到了1.5线的杭州)(1)

春风十里鹿先森乐队 - 所有的酒,都不如你

可遇不可求的事/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

北京:《十点半的地铁》李健

杭州:《春风十里》鹿先森乐队

杭州三四线城市(我从一线的北上广深来到了1.5线的杭州)(2)

孔懿

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事业群

92年,射手座

15年7月,我从北京来到了杭州。

第一天晚上到杭州,车一路从机场向西溪开,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建筑,没有繁华的夜市街景,没有热闹的街边夜生活,我对杭州的第一印象是——“穷”,是从繁华帝都的二环来到二线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的那种落差“穷”。

以前在帝都的二环,七八点下班,我可以去南锣鼓巷的酒吧玩玩桌游,心情不好的时候商业街随便逛逛。而来到杭州,这里除了西湖和工作,似乎没有生活。

这里的晚上很安静,安静地让我有点不适应。

说实话,不是没有动摇过,但更没有怂过,我一直相信能改变我决定的不应该是困难。

现在,我已经在这里待了快3年。我发现两个城市最大的不同是,北京是一个幸福感有落差的城市,那里四季分明,冬天大雪出了大太阳,会突然很幸福,而想到二环一个房间要4500一个月你会突然看到现实。晚上加班坐地铁听到一首歌,《10点半的地铁》,突然扎心。而杭州一直很温和,前两天我去了一趟西湖,坐在湖边想起了一首歌,《春风十里》。

我想,以后我会留在这座城市。

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要尘世的幸福

北京:《Don't look back in anger》Oasis

杭州:《Wherever you are》 One Ok Rock

杭州三四线城市(我从一线的北上广深来到了1.5线的杭州)(3)

饮雾

阿里云事业群

金牛座

一个最会做饭的美妆博主,爱好是撸猫、做饭、插花、旅行

15年4月1号,我交接了在北京的工作,当天下午,马不停蹄飞到了杭州。我的前同事都以为这是个愚人节玩笑,等他们反应过来,我已身在杭州了。

我是北方人,如果不是因为老公向往阿里巴巴的平台,可能我会一直在北方生活。

这里的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刚开始我一直想走。

但是因为爱吃,我留下来了。

以前在北京,我们吃饭比较重口,那时候我爱做的是干煸豆角、水煮肉片这些。到了杭州,我渐渐迷上了虾仁馄饨、春笋、冬笋、菜心、煲汤,我每天都给自己做便当。现在我们搬到了闲林,家里的厨房很大,再过不久,我们将会搬进属于自己的家。

杭州三四线城市(我从一线的北上广深来到了1.5线的杭州)(4)

以前在北京,我热爱摇滚。到了杭州,听的歌好像也没有这么重口了。

有猫、有他、有家,这样的生活,我觉得很好。

最后,打个广告——最近我们视频云团队做的一件大事:深圳云栖全球互联网首次8K直播,7天完成项目。请用五环之歌和我唱:啊啊啊啊啊啊~8k,我比企鹅多4k;啊啊啊啊啊啊,8k,视频云7天上了线。

生活没这么复杂/种豆子和相思或许都得瓜/你敢试/世界就敢回答

北京:《一个人的北京》海鸣威

杭州:《慢慢喜欢你》莫文蔚

杭州三四线城市(我从一线的北上广深来到了1.5线的杭州)(5)

笙玥

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事业群

92年,巨蟹座,单身

16年3月,我从深圳来到了杭州,当时是为爱走天涯。

头半年的生活很苦逼,因为我所有的朋友都不在这边。

印象最深的是,刚来杭州找房子的时候,一个保安大叔对我的帮助。因为这个暖心大叔,那一天如今回忆起来也变得温暖亲切。

那是我刚来杭州没多久,有一天我在外找房,忽然发现手机没电了,附近又没有充电的地方。对于初来杭州的我,一旦手机没电,就像切断了跟世界的最后一点联系。这时候,一个保安大叔解救了我。

他不但让我在保安亭充电,还告诉我要去哪里找房子。第二天,他甚至不上班,带着我四处看房子。我永远都记得他对我说:“一看你就是刚毕业的孩子,就没什么积蓄。如果有困难,我可以先借你,不着急还的。我大钱没有,几百块还是有的。”

当时,心里确实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在杭州我真的遇到蛮多好心的人,哪怕是路人都能让我有很安定的感觉。

在深圳,大家为了实现梦想,都行色匆匆。杭州,很江南很温润,在这里,我慢慢找到了在深圳没有的归属感。

杭州是我毕业之后呆的最久的城市,虽然我的爱情没能坚持到最后,但是我仍旧喜欢这里的温柔。

这样看你/用所有眼睛和所有距离/就像风住了/风又起

北京:《克罗地亚狂想曲》马克西姆

杭州:《River flows in you》李闰珉

杭州三四线城市(我从一线的北上广深来到了1.5线的杭州)(6)

簪缨 Vincent

阿里巴巴人力资源部

80后,北京人,奶爸

2016的一整年,奋力招聘的日子100%都泡在了杭州。2017年,我把家安在北京,把自己安在了杭州。如今习惯了京杭两地往返。

北京虽然是我的故乡,但比我小时候已经大了很多倍。每天即便早上六七点出门,依然会在上班路上堵上两个小时。杭州也堵车,但最多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对曾经住在北京的我来说,每天穿城而过,花上三四个小时并不稀奇。而在杭州,两年生活下来, 我已渐渐被杭州人“尽量在半小时车程内,实现生活、工作、社交”的观念同化了。

杭州是一座安逸的城市,商场、餐厅很少营业时间超过晚上11点;而在北京,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在杭州,人们会更在乎生活本身:想要体验繁华,半个小时就进城了;想要安静放松,半个小时也能进山了;要感受文化的味道,开车一转弯就是茶肆古刹。

快速发展的杭州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经济富庶,高科技蓬勃兴起,却依然有宁静、淡泊的底色。在这座城市,依然有一个空间能让人静下心,接触林间花香。

杭州三四线城市(我从一线的北上广深来到了1.5线的杭州)(7)

三年多的时间,我许诺自己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灵魂有趣,于是养成了三个习惯。一个是跑步,就在园区门口的樱花跑道锻炼身体。一个是看书。然后会更珍惜回家陪女儿的时间,记录下来和她的对话。

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找到生活,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于他们而言,若要择一城终老,也许就是杭州。是生活里的杭州,也是工作里的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