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精英对话展望未来(读创诵读人间百味)(1)

在文字中相遇

在声音中相知

敬请收听读创/深圳商报“读创诵读”

—————————▼—————————

朗诵:赵玉(读创/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编辑)

imagewin/cms/2022/10/26-08-44-014687.mp3

点击小三角收听

《我们俩》与他们俩

作者:熊宗俊

《我们俩》影片是在一位“暖暖”的博友的博客里看到的。初看这名字《我们俩》还以为是什么爱情片,细看博文才知道讲的是一个北漂女孩孤身一人来北京跟一位孤老婆婆房东的故事。

看到那温馨的图片和温情的剧情,不由的也和博友一样,想到现在漂泊异乡的我,电影中老人与女孩的故事,让我想起第一次租房的经历。

2001年的夏天,我即将大学毕业,找到份在《阳光周刊》做记者的工作,报纸是新华社湖北分社办的子报。为了工作便利,我决定在分社附近找间房子。

我在几番找寻中,终于在一个烈日午后,找到了一处房子。小楼距单位不远,交通也很方便,真是闹中取静,能在这繁华乡找到此处,也实属不易。

房子在大道旁偏僻的小路上,穿过两房屋之间的缝隙,从窄窄的甬道进去。房子是一所新建的两层小楼房,门前有个不规则的小院子,一棵老梧桐树几乎遮满了整个院子。地方还算清幽、干净,也正合我意。

可是,屋子是两房一厅的布局,我一个人住显然太奢侈了。望着满眼的青翠和绿荫,真不愿就此舍去,决定想办法说服室友们一起搬来住。在我的极力推荐下,搬来了两个先工作的同学和我一起。

我们的房东也是一对老人,我们习惯喊他们“爹爹”“婆婆”。我们住在一楼,他们住在二楼,两层楼是分开的,这样避免了楼梯走动的干扰。

爹爹婆婆大概七十多岁,身体都还硬朗。知道我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而且在这附近工作,也都很喜欢。我们也了解到家里就剩下他们两位老人了,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生活,一年也难得回来几次,这楼是孩子们拿钱建的给他们养老住的。

我们的到来,打破了小楼的寂静。

小楼从此弥漫着欢声笑语,我们常常会为谁该做饭,谁该洗碗而争吵,有时周末我们也会邀请几位女孩子为我们下厨表现一番,不过大多数情况还是由我们表现,她们来点评。

爹爹看着我们也耐不住寂寞,常常会跑下楼找我们聊天,他喜欢讲他的亲身经历,我们也爱听那段岁月的传奇故事。

爹爹是个热心肠,看到我们学生又刚毕业缺东少西的,他就把家里的旧床、书桌、椅子都拿给我们用,还问我们:你们看还缺什么,楼上杂物房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拿着用。婆婆倒是心细,天气热发现我们风扇不够,还让爹爹买了个新的鸿运扇给我。住在这样一对老人的楼里,着实也让我们欢喜不已。

每当月朗星稀的夏夜,我们就喜欢在院子里坐在席子上乘凉,爹爹总是搬个小凳,一边抽着烟,一边扇着大蒲扇,讲述着自己的儿女。听爹爹说,他也有个女儿,在她十六岁那年,遇到了一场车祸,就倒在我们经常上班走过的那道路口……

周五的下午,是我独享的时光。因为报社经常要各处采访,到周五就交稿,所以下午就能提前回来,那时同学还没下班。那段日子,我喜欢一个人坐在院子的梧桐树下,感受着夏日缕缕清风的吹拂,这时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有时我会沏来一杯茶,拿着朱自清的散文,去游历那月光下的人生……有时我也会把椅子后倒头靠着梧桐树发呆,怀想着我家院子里那三棵大梧桐树,父亲把其中两棵相近的用绳子连起来,为我们几个孩子做个长长的秋千,那姐姐的叫声笑声,仿佛还在我耳畔回荡……有时我还会望着天边飘过的云,想像着哪一天当外面的爆竹连天,家家都在庆祝新年的时候,会不会有两位老人,望着一桌子的饭菜等待他们的儿女直至深夜……

相聚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就像那年的秋天。在一个秋风萧萧的下午,我们静静地离开了这栋小楼,两位老人目送着我们驶出那道路口,我强忍着没有回头,我怕他们看到我红红的眼圈。

小楼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单调。

多少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老人的消息。

深夜躺在床上看这部电影,看着看着想到现在的我,也不知换过多少次房,但再也找不回当时的那份温情了。

文创精英对话展望未来(读创诵读人间百味)(2)

熊宗俊,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华文文学学会理事、深圳红学会(筹)秘书长。多年来致力于人文通识教育,担任深圳中小学多家文学社指导教师。2020年参与主编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名师导读》。多次应邀在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图书馆、光明图书馆等地做主题讲座。

审读:孙世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