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髌骨脱位后因为其常可以自行复位,所以容易被患者忽略,未能及时就医,仅当做普通的膝关节扭伤处理,进而得不到系统的诊治,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不仅影响日常工作生活,也可能损伤膝关节软骨。

今年20岁的周女士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平时热爱体育运动。6月前在一次运动中,不慎伤及左膝关节,当时感觉左髌骨向外侧滑动,而后屈伸膝关节时髌骨自行回位。周女士以为就是普通的扭伤,只是卧床休养,并未及时就医。休息7天后,周女士感觉左膝关节疼痛较前明显好转,再一次参加体育运动,但这次又把右膝关节扭伤了,伤情基本和左膝类似。再次休养1月后,周女士双膝疼痛逐渐缓解,并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往后的时间里,周女士双膝关节又多次发生髌骨向外侧脱位的情况,均自行复位,每次都需要休养一段时间,对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幸遇有相似病情同学的推荐,周女士来到了济南市中心医院张涛主任的诊室。

膝盖髌骨错位手术的恢复期(20岁女大学生运动后膝关节疼痛)(1)

详细了解病史后,张主任对周女士进行了细致的检查。查体发现,周女士双膝呈轻度外翻畸形,双侧髌骨内侧压痛,髌骨外推试验( ),恐惧试验( ),双侧J-sign( )。双膝关节CT检查提示存在双侧髌骨半脱位。综合目前病情,周女士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

膝盖髌骨错位手术的恢复期(20岁女大学生运动后膝关节疼痛)(2)

*术前膝关节CT提示双侧髌骨半脱位

膝盖髌骨错位手术的恢复期(20岁女大学生运动后膝关节疼痛)(3)

*术前关节镜下照片

考虑到周女士已经保守治疗半年的时间,并且双侧髌骨复发性脱位,张涛主任建议周女士接受手术治疗。张主任为周女士实施了关节镜下双膝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后5天周女士顺利出院。

膝盖髌骨错位手术的恢复期(20岁女大学生运动后膝关节疼痛)(4)

膝盖髌骨错位手术的恢复期(20岁女大学生运动后膝关节疼痛)(5)

*术后关节镜下照片

出院后,周女士按照康复计划积极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复查,周女士已经脱拐行走,并恢复了正常行走步态。目前顺利康复中。

什么是髌骨脱位?

张涛主任介绍说,膝关节正常屈伸活动时,髌骨在股骨滑车沟内滑动。当髌骨从股骨滑车沟内脱出,失去正常对位关系,就发生了髌骨脱位。绝大多数髌骨脱位均为外侧脱位,约占所有膝部损伤的3%。髌骨外侧脱位常见于青少年运动员和青年,20岁以下人群的脱位风险最高,青少年女性和较高的超重男性较易发生髌骨外侧脱位。

髌骨脱位有哪些临床表现?

张主任介绍说,髌骨外侧急性脱位的临床特征通常很明显,患者常述膝部“打软”,感到髌骨向外侧移动,随后出现重度疼痛,他们可能还会表示在脱位时听到“啪”声或撕裂声。其他表现可能包括:膝关节严重肿胀、关节积血、沿髌骨内侧缘触诊有压痛、压痛刚好位于股骨内上髁近端。

对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髌骨可能处在半脱位状态。髌骨半脱位是指髌骨过度侧向移动,其原因可能是创伤或关节韧带松弛。此类患者常诉膝部疼痛及弹响或咔哒声,偶有膝部肿胀、僵硬或关节卡锁。其他表现包括:髌骨侧方移位、局部压痛、髌骨运动轨迹异常、 髌骨恐惧试验阳性。

髌骨脱位怎么治疗?

张主任介绍说,当发生急性髌骨脱位时,应及时就医,脱位的髌骨通常能自行复位,若未能自行复位时需实施髌骨复位。复位后应行X线等检查,急性髌骨脱位通常伴发骨软骨骨折。若无明显的骨软骨损伤,在复位及全面评估后,应使用髌骨稳定支具固定损伤的膝部。此外,患者应使用拐杖协助行走。可按需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控制疼痛。康复早期应着重改善关节活动度以及减轻水肿和肿胀。通过适当的增力训练和膝部支具,急性髌骨脱位的运动员预计可在4-6周内重新开始运动。

膝盖髌骨错位手术的恢复期(20岁女大学生运动后膝关节疼痛)(6)

针对复发性髌骨脱位,往往需要手术治疗。内侧髌股韧带是膝关节内侧的最主要的髌骨稳定结构,内侧髌股韧带损伤、断裂、缺失是造成髌骨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的治疗方式,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切口小,恢复快的优势,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

济南市中心医院关节外一科,在科主任郭舒亚的带领下,在运动医学领域取得了稳定的发展。在常规开展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肩袖修补术、盂唇修复术等手术的基础上,也顺利开展关节镜下多发韧带重建术、韧带翻修术、软骨移植术等复杂手术,对肩、肘、腕、髋、膝、踝等各大关节的运动损伤的诊断治疗,均位于省内前列。多年来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受到了省内外患者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