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嘉兴文史

味道,是有记忆的。

一粥一饭、一菜一汤,往往与一城一池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与一地一方的情感记忆息息相通。四季轮回,光阴流转。当历史事件渐行渐远,那些醇厚的经典味道却能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嘉兴,乃鱼米之乡,江海河湖汇聚交错,吴风越韵兼收并蓄,物产资源丰裕,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那些根植于嘉禾水土、沐浴着嘉禾人文的舌尖味道,早已与这座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成为一张张鲜活的文化名片、一个个生动的地理标识。

因为它们,绵延的岁月有了更多深情的回味;因为它们,平凡的生活有了更多温暖的期待……

腌 笃 鲜

腌笃鲜的正宗做法上海(腌笃鲜腌笃鲜是嘉兴民间的家常菜)(1)

春来

竹笋鲜

苍翠竹林里

破土而出的

那一颗颗竹笋

融进了晨露月辉

融进了泥土芬芳

融进了草木萌动的欣喜

融进了时光蕴育的温情

是春天的馈赠、大自然的恩赐

今天就让我们来品一道春笋入汤的美食

腌笃鲜的正宗做法上海(腌笃鲜腌笃鲜是嘉兴民间的家常菜)(2)

腌笃鲜是嘉兴民间的家常菜。

以前,乡间过年时多会宰杀肥猪。一头肥猪,大的二百来斤,小的也在一百斤以上,其白肉至少有七八十斤,不可能春节期间全部吃完。于是,便把猪肉腌起来,留待以后农忙时再吃。

其实,杀猪过年也是人们勤俭节约品质的体现。因为自己家杀猪吃肉,省掉了很多流通环节,自然便宜多了。人们还会把大部分猪肉腌起来,省着吃,往往吃半年以上。为了保证腌制的猪肉不会坏掉,在腌制时盐就放得比较多。

这样腌制的肉特别咸,怎么吃呢?有人就想办法把咸肉切成片,放在清水中浸一两个小时,一部分盐分溶解在水中,咸肉就不那么咸了,但是肉的香味却受影响。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以咸肉烧鲜肉的办法,于是就有了“腌笃鲜”。

特别是到了清明时节,春笋上市,咸笃鲜中加入几片春笋,更是美味无穷。

腌笃鲜的营养价值极高。鲜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咸肉中磷、钾、钠含量丰富,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的功效。春笋含有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钙、磷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纤维素含量很高,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明目等功能。所以,腌笃鲜流传至今。

查考字典,腌笃鲜的“笃”字,原本是个象声词,用以形容声音。硬物相击,说“笃笃响”,手指节敲门也如此形容。由此派生出“笃定”一词,有“敲定”“落实”“摆平”之意。

我们这里还说“水笃笃开了”,又派生出一个动词“笃”,说“让这汤多笃一歇儿”。腌笃鲜里的“笃”即从此讲。咸肉、鲜肉、竹笋,用文火,下功夫“笃”吧。

总之这是一道功夫菜,需要慢慢“笃”成。大约正是因为它“笃”得慢,不能速成,所以腌笃鲜这道菜属于民间家常菜,大酒家比较少见。

腌笃鲜历史悠久。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1687—1764)有一幅《春笋图》,图上题诗说:“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

从诗中可看出,买来的笋是春笋,春笋个头大,能切出大块用来配煮猪肉。这样说来,金农的这道菜当是“腌笃鲜”无疑了。金农不问厨娘只问老僧,连和尚也敢偷着开荤了,可见这道菜有多好吃。

腌笃鲜也称“咸笃鲜”,其制作方法非常简单,把腌肉和鲜肉放入清水锅,大火烧开,再放入春笋,文火慢“笃”即可。海盐有文武肉,做法亦类似。

腌笃鲜的正宗做法上海(腌笃鲜腌笃鲜是嘉兴民间的家常菜)(3)

腌笃鲜

腌笃鲜的正宗做法上海(腌笃鲜腌笃鲜是嘉兴民间的家常菜)(4)

腌笃鲜的正宗做法上海(腌笃鲜腌笃鲜是嘉兴民间的家常菜)(5)

腌笃鲜的正宗做法上海(腌笃鲜腌笃鲜是嘉兴民间的家常菜)(6)

腌笃鲜的正宗做法上海(腌笃鲜腌笃鲜是嘉兴民间的家常菜)(7)

○食材配料

主料:咸猪五花肉 500 克,鲜猪五花肉 300 克,春笋 250 克。

辅料:料酒适量。

制作工艺

1.将咸猪五花肉、鲜猪五花肉、春笋改刀,焯水。

2.将咸猪五花肉、鲜猪五花肉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料酒,加足量的水,大火烧开,小火炖1小时。

3.放入春笋,再炖15分钟。

美食特色

汤色纯白,咸味里透出鲜味,无论咸肉、鲜肉均油而不腻。

腌笃鲜的正宗做法上海(腌笃鲜腌笃鲜是嘉兴民间的家常菜)(8)

腌笃鲜的正宗做法上海(腌笃鲜腌笃鲜是嘉兴民间的家常菜)(9)

腌笃鲜的正宗做法上海(腌笃鲜腌笃鲜是嘉兴民间的家常菜)(10)

【来自公众号:嘉兴文史】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