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第一次吃黄皮的情景,先拿在手上,毛茸茸的外表,软滑滑的,以为就是个不起眼的野果子,可怎么吃还是不知道。

东莞的本地朋友告诉我:把毛洗掉就可以吃了。

我问:不用去皮就能吃吗?

因为,我先是看到那上面有一层毛的,就估计皮不能吃。

朋友补充了一句:你是头一回吃这个吧!那就剥掉皮吃吧!

我照做,皮一撕开,一汪水直接顺着我的手指滑落下来。

手上剩下的就只有一粒超大的“骨头”(核)了,这个难忘的场景至今会时常想起。

吃黄皮就是吃这点水哟!告诉你,皮一破,马上塞进嘴巴里,要快!朋友笑着对我说。

第二颗黄皮是吃进嘴巴里了,可让我大出意外的是——那个酸啦!酸得我牙齿都在打颤,嘴唇僵住,眼泪水也出来了。

我本是特别不爱酸味的人,等了好一会,我才说出话来:这是什么鬼东西呀!

湖南老家有句老话:寡妈都酸得出儿来!指的是食物的酸味重得能让没有男人的寡妇生出儿子来的意思。

黄皮,这个号称南方的果中之宝,竟然让我尝到了奇酸无比的难堪。

于是,我信誓旦旦地对朋友说:再也不吃这个了。

时间过去快十年了,我对黄皮的印象也开始变得友好起来。

原来,随着我对黄皮的了解,以及后来多次吃过黄皮的体验,觉得黄皮除了酸点,它对人的身体还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黄皮是每年四五月开花,七八月结果,那么,吃黄皮就正是每年的酷暑季节了。

这样,黄皮的酸就成了清热止渴的“灵药”它那乳白色兼半透明的果肉是酸中带有一丝甜甜。

后来才进一步知道:黄皮也分酸与甜两个品种,我头一回吃到的应该是酸种了。

我是湖南人,我必然承认我一见到辣椒就会流口水,早年只认可辣是下饭开胃的好‘引子’

直到有一回,我问东莞的这位朋友:你们忌讳辣,那你们见到什么会流口水呢?

朋友毫不含糊回答我:酸东西呀!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当即,我就在脑海里无形地分辨出对两种不同味觉的人群来。

多年的东莞生活经历也让我培养出了见酸流口水的‘毛病’

事实证明:酸味是帮人生津开胃的不假,据说,人的口说也叫酸水。

有人告诉我,黄皮在中国种植已经有大约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黄皮到底与人的生活有怎样的瓜葛呢?

原来,黄皮被人利用还得从药用方面着眼,它除了含维生素C、糖、有机酸、果胶外,还含有黄酮甙、生物碱、香豆素以及酚类化合物。

这些被业内权威证实了的含量,对人的疗治与保健作用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与认同。

总归黄皮的有用价值,依次是:生津消食,化痰、理气、解郁热、理疝痛,在医治实践中用于防治流行感冒、治温病身热、咳嗽哮喘、小腹胀疼、疟疾、小便不利等。

另外,民间还把黄皮叫作“正气果”的,也是,健健康康的自然就气正了,因为,人活的就是一口气嘛!

只是,我还有个下意识的念头——黄皮这个名字起得有过于俗气,这不仅仅只因它的果皮呈黄色,而是我不自觉地要将黄皮与形象欠佳的社会“流子”联系起来,不知为什么。

说来真巧,正式名字的黄皮就有一个响亮的别名,就相当于乡间小孩子有个乳名一样,黄皮也叫黄弹!

黄弹、黄弹好,外形就像一颗子弹,威武霸气,有震慑力,对疾病。

广州黄皮水果(南粤水果黄皮)(1)

广州黄皮水果(南粤水果黄皮)(2)

广州黄皮水果(南粤水果黄皮)(3)

,